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新设立人工智能(新工科大师班) 扩招创新班

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新设立人工智能(新工科大师班) 扩招创新班
2024年06月25日 14:01 未来网教育看点

据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琳,2024年该校为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全面升级六类班型:新设立人工智能(新工科大师班),继续实行基础学科拔尖计划班,新增多个新工科拔尖班,扩招人工智能(未来技术班),扩招创新班,革新设置学域班。

一、学校2024年招生方面有哪些新亮点、新变化?

李琳:为了配合今年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大工全面升级六个班型。

  一是新设立人工智能(新工科大师班):

  学校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强化“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融合。2024年,为了培养更具特色的人工智能领域交叉复合型人才,开设人工智能(新工科大师班),即本研专业随学术大师科研方向,可在全校内专业任选,并采用部分省份高考直接招生和入校后从人工智能(未来技术班)选拔相结合的方式,为考生提供多次选择机会,符合条件100%保研。大师班的孩子可以进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以获得半年以上世界名校交流的全额资助和进入顶尖企业实习访问机会。

  二是继续实行基础学科拔尖计划班:

  学校拥有华罗庚数学、张大煜化学、王大珩物理学、钱令希力学、计算机科学5个拔尖计划2.0基地,各位家长可以上网查询这种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的含金量,以上班型均实施本研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条件100%保研。

  三是新增多个新工科拔尖班:

  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储能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建筑类、材料类等众多专业设置拔尖班,强化全流程、体系化、链条式、贯通式顶层设计,实施本研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条件100%保研。

  四是扩招人工智能(未来技术班):

  2023年,学校首次开设人工智能(未来技术班)和(创新班),增加高保研率的人工智能+的专业,即一年级强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和大类学科基础,二年级根据学生意愿在人工智能、智能车辆、智能制造、精细化工、智能建造、生物工程等未来技术班特色专业内自由选择,分流时依据学生兴趣任选专业,各专业均等设置保研名额,符合条件100%保研。目前经过一年的培训,在校学生认可度、满意率都极高,那么今年我们将由去年的150人扩招到今年的210人,给与更多优秀学子选择大工的机会。

  五是扩招创新班:

  今年,我们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类、化工与制药类、智能建造、工程力学、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均设置创新班。培养时强化研究型教学及创新性实验训练,选派知名教授担任导师,一对一开展指导学业、科研和科创竞赛,大类分流充分满足学生专业意愿,保研比例达50%。即在小班授课,30人中就有15人可以得到本硕博连读的机会,创新班的专业班型数是很多的,比例也是很高。

  六是革新设置学域班:

  学生可根据兴趣在学域内任选除上述特殊培养模式班型外的普通专业,在大一结束时,不根据学生绩点或者成绩,真正做到让学生能再任选域内所有专业,这种培养模式给学生一个认识专业、主动选择专业的机会。

二、请您介绍一下,2024年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特色和新变化?

李琳:大连理工大学作为211、985、双一流建设等国家高等教育重大工程全部入选的重点大学,始终以为国培养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今年,大连理工大学进行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实施学域培养。

  即在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学科前沿、未来技术、颠覆技术等领域搭建知识体系新框架,各学域根据域内学科特点制定统一的学域培养方案,加强深情怀、厚基础、宽视野、重交叉、强实践课程设置,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需求。特点有二:

  一是域内任选。学校推行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构建具有大工特色、符合时代需求的书院育人和学域培养模式。除人文社科学域外,所有普通类录取考生在书院内通过1-2年的学域培养后,可根据兴趣在学域内任选不含特殊培养模式班型的普通专业。简而言之,每个学域内专业都极其相近,没有专业属性不同的专业放在一个学域,且学生在大学第一年通过深度交叉的通识教育真正认识每一个专业,在大一结束时,不根据绩点或者成绩,真正做到任选域内所有专业,这种培养模式给学生一个认识专业的机会、一个主动选择专业的机会。

  二是跨域兼修。在一年级结束时,学生可按照“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的原则,在不同学域间进行转专业,实现高成功率的跨域兼修。简而言之,当学生在域内可以任选的同时,想跨学域转到别的学域下专业时,大工对每名学生给与极宽转专业条件,在大一结束时,不根据绩点或者成绩,学生转出专业无门槛、不限制,转入是否成功看转入专业的标准要求。2023年,学校转专业成功率非常高,真正做到任选域内所有专业同时,给学生一个高成功率转专业的机会。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大工继续实行跨类辅修。即学校设置部分专业可以辅修,实施跨学科门类、跨专业大类的主辅修,从而培养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同时,面向2024级本科新生,学校紧跟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发展趋势,建设面向全体学生的AI核心进阶课程,并在全国首家数字书院引进国际顶尖高校开设的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学习、人机交互、数据科学等,培养学生人工智能模型建构和智能+专业能力。

  大工今年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三家长和考生诚意满满,欢迎大家关注大连理工大学。

三、就业问题始终备受考生和家长关心,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李琳:大工人才培养过硬,毕业生广受社会认可。学校本科生升学率为55%以上,有10%左右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出国留学的学生中60%进入了全球TOP100的海外名校。学校每年要接待中国建筑、航空工业、华为、国家电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45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校招聘毕业生。就业的学生中,七成进入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和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八成以上选择在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发展。同时学校拥有中央部委和超过25个省级定向选调资格。经统计,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以及辽宁大连等地。

  同时,在此我也想跟各位考生和家长分享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即在理工科985大学就读,跟您未来就业的地域没有关联,比如广东的生源77%回到了广东、浙江的生源62%回到浙江、江苏的生源53.8%回到了江苏,而且都是特别好的就业单位,因为在985、211、双一流A类的大连理工大学读书,学生未来不仅仅好就业和就业好,会面临众多500强企业offer,是需要选择的“幸福的烦恼”,所以欢迎各位考生关注并报考大连理工大学。

四、升学是家长很关心的,学校的对内深造、对外交流情况能介绍一下吗?

李琳:大连理工大学目前深造率已经超过了55%。学校实施本研一体国际化人才培养,除了留在国内继续读研外,还有很多学生去了qs前100中众多顶尖高校深造。

  大工已与45个国家和地区的318所高校和22个国际组织与联盟建立了合作关系,现有各类长短期国(境)外交流项目近400项。

  比如学校和院系提供国际化基金等资助,利用寒暑假和小学期等时间组织学生赴世界知名高校、国际组织、企业机构访学交流。2023年全年派出学生近1000人次,主要前往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法国等国家开展短期交流活动。

  又如学校与80余所国外大学签订交换学习项目协议,学生可赴友好高校进行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双方互认学分、互免学费。2023年派出近百名学生前往德国、美国、瑞典、西班牙、日本等国家进行交换学习。

  再如学校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联合培养项目,获得两校学位,即本科双学位或中外本硕连读;还可以通过学校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世界知名高校进行学分学习、实习或攻读博士学位等。2023年共计274名学生通过各类项目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布里斯托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高校进行联合培养。

  大工希望这种宽视野、强交叉、重实践的培养,让更多优秀学子学成报国,而大工校友现在也是这么做的。

五、如果考生和家长还想更全面地了解大连理工,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和渠道呢?

李琳:我今天说的众多信息大家可以登陆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招生网查询,也能查询到学校2024年招生简章、分省招生计划、专业介绍、录取分数、我们招生宣传组的宣传行程以及各地招生老师咨询手机号等信息。

  同时,我也特别欢迎大家关注抖音账号“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招生”,关注微信视频号“大工招生”。我们已经在上面做了很多次的直播,未来也会邀请上述高保研率培养的班型专业名师与大家见面,与家长交流互动、答疑解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为了满足大家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要,我们分地区建立了全国各省的招生咨询微信群,群里有各省招生宣传组老师及专家、学校招办老师、同省学长学姐等,每天在线为考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咨询服务。欢迎大家微信搜索“大工招生”小程序,下滑选择“微信社群”,点击进入后选择右上角对应省份,扫码即可入群。

  高考是我们在人生众多关口中的一个,所以,各位学子请放松心态,不要太紧张,因为你们每一位为梦想奋斗的考生都能够金榜题名的,都能够考入理想的大学和心仪的专业的。同时,保研率高、专业选择率高、就业率高,能看海、能滑雪、冬暖夏凉的大连理工大学等你来,等你一起来创造未来!大工愿与您连理,期待我们在校园偶遇的那一幸福瞬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