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光股份:重组困难户被人四度举牌,大股东增持提价

宝光股份:重组困难户被人四度举牌,大股东增持提价
2016年11月23日 09:57 野牛股票APP

11月18日,宝光股份(600379.SH)被第二大股东西藏锋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四度举牌,已合计持股20.92%。因重大事项未公告,宝光股份21日、22日连续2天停牌。

11月22日晚,宝光股份公告,自11月22日起未来十二个月,西藏锋泓将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参与司法处置等方式,进一步增持公司无限售流通股,增持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

此前几年,北京融昌航是宝光股份的第一大股东,但基本只做了一件事——推进重组。短短两年,就运作了四次重组,可惜均以失败告终。作为一个袖珍好壳,总是备受青睐。北京融昌航倒下了,西藏锋泓站了起来。

“被逼上位”的新任第一大股东宝光集团,此时居然抛出所谓“增持计划”,当然十有八九是在矜持扭捏、自抬身价罢了。既然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在二级市场抢购增持,宝光股份的身价自然就高了。那么问题来了,西藏锋泓到底有多大的兴趣来争夺这块“唐僧肉”呢?

反复重组,屡战屡败

2016年8月,北京融昌航因为与西藏锋泓等公司的债务纠纷,导致股权被司法拍卖。西藏锋泓以约5.89亿价款拍得其3015万股宝光股份的股票,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2.78%。

此后,西藏锋泓又通过大宗交易及二级市场不断增持宝光。截至11月17日,西藏锋泓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已持有宝光股份4933.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92%,成为宝光股的第二大股东,逼近新任大股东宝光集团的持股比例。

随着股权被拍卖,由融昌航推动的第四次重组也就此终止。原大股东北京融昌航,正式宣告出局。

融昌航欠债与还债都与西藏锋泓有关,看起来西藏锋泓捡漏捡得“恰到好处”。但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形容北京融昌航和西藏锋泓,也并不确切。

在西藏锋泓“逼债”之前,融昌航不是没有时间和机会“翻身”。可惜,时也命也,就是成功不了。

2014年6月,北京融昌航以7.08亿的高价(溢价58%)从华安财险及其一致行动人安徽特华投资手中接过了20.01%的股份,成为宝光第一大股东。此时便欠下了一笔债务。

此后,北京融昌航及其控制人杨天夫共谋划了四次重组。

2014下半年,杨天夫计划把自己旗下曾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泰富电气资产注入宝光,但因为红筹架构拆除工作较为繁杂而落空。

2014年底,宝光股份又将重组目标瞄向珠宝商恒信玺利,因为价格没谈拢,也以失败告终。

2016年2月,宝光又宣布拟置出现有资产同时收购新媒体资产偶偶网。然而方案刚出来22天,又突然更换重组标的,变为金石威视。

然而2016年9月,因为融昌航股权被拍卖,宝光与金石威视的重组被迫终止。

号称“资本市场达人”的杨天夫,大概没预料会在宝光股份上栽跟头。但宝光股权一开始就是靠举债得来的,最终因还债失去,也在情理之中。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融昌航的离开,导致原二股东宝光集团被迫“上位”,成为了第一大股东。更令人讶异的是,宝光集团不但拉了个一致行动人,还抛出了增持计划,声称要加强实际控制力,打响了“股权保卫战”。

大股东“逢场做戏”意在提价

之所以讶异,是因为原二股东宝光集团,向来被市场认为无意掌控上市公司。就在2016年4月,还曾有意清空股权,把股份全部转让给北京融昌航、天风睿兴投资中心、盘实投资顾问三家公司。

只不过当时设了个条件,以第四次重组成功为前提。重组没成功,所以转让也就此搁置。但是宝光集团的“去意”,已人尽皆知。

宝光集团,可以说是宝光股份的亲爹。而宝光集团的亲爹,则是中国西电集团,都属于国资控股。

宝光股份2002年上市,业务单一,盈利一般,市值也不大,是一个良好的壳资源。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谋求上市的西电集团IPO受阻,宝光一度被看作上市捷径。但2010年中国西电IPO重启并成功上市后,宝光股份对西电集团的意义便不再重大。

2013年6月,华安财险及其一致行动人安徽特华投资增持到20.01%,超过宝光集团的19.59%的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宝光集团也非常淡定,并没有“夺位”之恨。

之后北京融昌航反复折腾,重组来重组去,也没见宝光集团有任何不满。甚至融昌航第四次重组的时候,还提出清空股权,可见本身对公司并无任何留恋。所以现在宝光集团和西藏锋泓的针锋相对,才令人玩味。

11月17日晚,宝光集团公告,与第三大股东陕西省技术进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合计持有22.56%的股权。宝光集团还计划在未来十二个月内继续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5500万元。

而就在当日,西藏锋泓完成了之前5000万的增持计划,持股比例达到20.9%。

宝光集团守住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却也只是暂时。

随后,似乎是为了阻挡来势汹汹的西藏锋泓继续增持,宝光抛出了一纸公告,称要核实西藏锋泓的《详式权益报告书》,就此停牌。

至今仍在“核实”中。

宝光集团真是为“重拾控制权”?不见得。虽然这几年公司盈利逐年上涨,但对比西电,仍然九牛一毛,基本面并没有很大改变。

而且,业务是业务,壳是壳。在第四次重组时,宝光集团就已经提出,要回购宝光股份置出的全部资产、负债和业务。如果要得到业务资产,让新大股东再来一次重组就行,并不需要砸钱获得控制权。

所以,抛出“增持计划”,很可能只是为了自抬身价。君不见,迄今为止,宝光集团还没真正花半分钱。

中小股东们喜欢“增持计划”,股价会蹭蹭涨。要转让股权的大股东们,也喜欢在更高的市场价位让对方接盘。

就算是在谈判桌上,也必须让对方摸不准自己的底牌,才能得到好价格。如果一开始就暴露自己“去意已决”,那还有什么筹码可谈?

总之,矜持一点,高傲一点,才值钱。

当然,如果作秀作太过,对方不接牌不给赏,就尴尬了。

所幸,从西藏锋泓不差钱的作风来看,宝光集团的秀应该会有人捧场。至今,西藏锋泓为获取20.9%的股份,已耗资约9亿,此时不可能善罢甘休。

目前,如宝光股份这样的壳资源,市场价一般在一二十亿,所以,西藏锋泓也许还没觉得太贵。接下来,谈不拢就继续市场价增持,谈得拢就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和解。

无非如此。

待这一场纷争的尘埃落定,重组了四次都以失败告终的宝光股份,迎来下一次重组也就不远了。

根据11月22日宝光股份回复问询函的公告,西藏锋泓出于看好上市公司发展前景的考虑,于近期实施了新的增持计划。

对于实际控制人的地位,西藏锋泓表示,后续是否增持以谋求公司控制权,取决于与现有实际控制人在进一步推动公司经营发展、完善内控体系和公司治理、维护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等方面达成一致,行使自身股东合法权利等方面获得现有大股东的配合与支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