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电影之夜对打,头部营销平台竞争谁是赢家?

两场电影之夜对打,头部营销平台竞争谁是赢家?
2024年06月24日 17:09 导演帮

上周,电影圈热点除了上海国际电影节,还有两家平台趁着上影节的热度光明正大地叫起了板。前脚抖音电影奇遇夜,攒了一波明星艺人站台打call,后脚微博电影之夜,恨不得搅动整个娱乐圈,霸占自家热搜榜。

从热度上看,2024微博电影之夜6月16日落幕,盛典24小时直播观看总人次8.3亿,全站讨论量1167万,话题热搜上榜155次。2024抖音电影奇遇夜平台内话题4.5亿次播放,总话题26.8亿次播放,直播视频只有2441.1万人看过。

从品牌上看,2024微博电影之夜主办方微博,联合主办东方卫视,官方合作伙伴HUAWEI pura70系列,智界S7,特约赞助TOM FORD,农夫山泉,行业合作LONGINES。而抖音电影奇遇夜去年还有京东plus冠名,今年似乎没有大品牌的身影。

从播出平台上看,2024微博电影之夜官方直播平台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优酷、咪咕视频,囊括了五大视频平台。而2024抖音电影奇遇夜播出平台抖音、CCTV6电影频道,联合播出平台抖音极速版、抖音火山版、今日头条、西瓜视频、鲜时光TV,可见抖音还在自己的生态圈内。

相较之下,微博作为老牌社交媒体传播平台,大哥地位依旧,但抖音举办属于它的电影之夜,也有它的目的,即树立电影营销品牌。抖音作为后起之秀,它的强势崛起与野心,也显而易见。

1

荣誉并不重要

微博与抖音两家以电影之夜的形式对垒,今年已经是第二年了。从年份上看,今年是微博电影之夜的第7届,而抖音电影奇遇夜只是第2届。

无论从规模、形式,还是嘉宾阵容、影响力来看,抖音电影奇遇夜都像是mini版微博电影之夜。两个活动都是一样的亮相环节+晚会环节,嘉宾重合率极高,亮相的新剧组也几乎都重合,去了抖音的明星艺人几乎都去了微博,只不过去微博的明星艺人和新片剧组更多。

在两个电影之夜活动中,除了有去年上映电影的主创团队亮相,包括《消失的她》《八角笼中》《三大队》《年会不能停!》等,更重要的其实是对近期上映影片及待映新片的展示,比如《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狗阵》《云边有个小卖部》《沙漏》《白蛇:浮生》《胜券在握》《烟雨霏霏》《重生》《默杀》《逆行人生》《异人之下》《解密》《沙海之门》《水饺皇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抖音电影奇遇夜的开场曲歌词融入了即将上映的新片片名,主持人串场时不断cue台下的新片剧组,晚会上的表演也几乎与新片有关,有新片主题曲演唱,比如黄绮珊演唱《云边有个小卖部》的主题曲《向云端》,还有相关电影的情境演绎,比如徐峥、王骁穿着外卖服扮演外卖员宣传新片《逆行人生》。

微博电影之夜的红毯亮相仪式多了一些花活,明星艺人亮相红毯,与智界S7合影,抽专属电影票签名贴在“微博电影院”形式的签名墙。剧组阵容上多了《出入平安》《野孩子》《沙海之门》《蛟龙行动》《传说》《唐探1900》,明星阵容上也多了章子怡、王一博、王俊凯、郭富城等明星与顶流嘉宾。微博电影之夜开场秀,邓超以类似脱口秀的形式串起了所有新片剧组,也一直在cue自己的两部新片《沙海之门》《胜券在握》。

2024微博电影之夜颁发了29项荣誉,光演员类的荣誉就分为年度进取演员、年度青云期待演员、年度表现力演员、年度闪耀演员、年度魅力演员、年度品质演员等12项之多。其他类别,影片类占8项,电影人类占5项,导演类占4项。

2024抖音电影奇遇夜颁发了15项荣誉,同样是演员类的荣誉占比最高,有抖音电影年度演员、抖音电影年度口碑演员、抖音电影年度实力演员等9项之多。

在荣誉类别上,我们可以发现,变着花样的荣誉名称几乎给所有到场艺人一碗水端平,显然将专业含金量这一评判标准放到了一边,更像是给所有当红艺人、有潜力新星的一次集中展现的机会,也不免被路人诟病。

毫无疑问,在微博电影之夜期间,微博热搜榜单全是明星艺人红毯话题,#王一博 不化妆##娜扎 花仙子##章子怡 微博你们真会##邓超被架走#等等无非是哪个明星的服饰妆容、哪个明星的表现出圈。

不同之处在于,抖音还设有抖音电影年度电影种草达人、抖音电影年度电影垂类创作者。而实际上,早在2016年,第一届微博电影之夜的荣誉里,就包括微博大V类的荣誉,比如微博人气电影博主、微博人气电影视频博主、微博人气影评人,只是近两年微博取消了针对自媒体优质用户的荣誉。由此可见抖音对用户的重视,在晚会上,抖音电影奇遇夜也有对电影达人的精彩展现,微博在这一点上似乎有些忽视作为产品最重要的用户。

实际上,在所谓的XX之夜,重要的从来不是荣誉,而是注意力。无论品牌方,还是明星艺人、新片片方,谁在这个夜晚获得的关注度越高,谁就是赢家。

打造这样的电影荣誉盛典,对于两个平台而言,一方面,它们都想利用明星效应为平台带来关注度,吸引更多的用户流量,提升商业属性与品牌价值,另一方面,它们也是各自秀肌肉,抖音在奇遇夜反复强调平台的电影营销定位,而微博的定位似乎早就超出了电影营销的板块,更多是利用明星产生更多的溢出价值。

抖音电影奇遇夜也在走微博电影之夜曾经走过的路,虽然整体规模和影响力远不如微博,但也是维系抖音平台电影生态的重要动作。随着入驻抖音的明星越来越多,微博的明星效应势必会分流,一旦微博的明星优势不再,它的影响力恐怕也会日渐式微。

2

不再一家独大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9月,抖音、快手、小红书、哔哩哔哩、微博五大典型新媒体平台去重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0.88亿,渗透率达到88.9%,三大梯队态势基本形成。

其中,抖音以7.43亿月活、同比5.1%增速独占鳌头,微博月活虽然还是位居第二,但在五大平台中是唯一的负增长,月活4.85亿,同比增长-1.2%。另外,抖音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从去年9月的108.4分钟提升至115.2分钟,微博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本就不足抖音的一半,甚至不升反降。

曾经的微博,将传统的电影营销带入新媒体营销的新局面。有研究称早在2010年,《让子弹飞》就成功将微博评论和名人效应结合在一起完成了低成本造大势,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分析指出微博热议度与电影票房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失恋33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后会无期》等青春片的营销成功,都离不开微博这一营销阵地。

《2023微博电影白皮书》显示,2023年微博用户在电影营销方式的消费偏好上主张“去伪求真”,对夸张的情绪营销、过度吹捧、拉高期待值等方式较为反感;电影官方福利活动(如包场、抽优惠券)是用户最感兴趣的电影宣传方式,其次是明星在微博上对电影作品宣传推荐、主题创作活动,官微互动、扫楼/路演/直播、角色号等丰富多元的营销活动也受到用户喜爱。

这组调查数据背后其实反映的也是微博存在的问题,营销号过度吹捧、饭圈引战拉踩都是微博娱乐生态如今的弊病。

最初的原创图文社交平台,发展至今变成内娱活人难寻,遍地营销号饱受诟病,粉丝应援刷数据引反感,负面舆情难控,僵尸粉越来越多,依托粉丝经济建立起娱乐生态从而攫取大量关注与流量的微博,如今也积重难返,可以说是成也娱乐圈,败也娱乐圈。

在微博一家独大的时代,微博自然是各大片方的必争之地,是电影营销的不二存在。要知道,当年的新媒体营销渠道只有微博、微信、客户端,俗称“两微一端”,逐渐这一渠道变成了“两微一抖”,又加入了B站、快手、小红书。

随着媒介的更迭,大量的用户注意力已经走向了短视频。曾经独属于微博的碎片化、速度快、强互动、全民性的优势也不再明显,在那个时候,只有微博能达到的效果,如今其他短视频平台几乎也能做到。

除了在电影宣发方面进军,抖音对电影的野心也在从下游往上游拓展。抖音在2022年年初收购票务平台,当时影托邦入驻抖音电影购票平台,在购票页面里,与猫眼、淘票票并列,并且排在猫淘前。如今,抖音将影托邦直接更名抖音电影票,在购票机制上,不再将猫淘第三方选项与抖音电影票入口并置,而将猫淘作为小程序的形式接入。

同一时间,微博与猫眼电影达成合作,也想完成从宣发到实现票房转化的闭环。不同于抖音在自己的生态内单打独斗,微博走的是强强联合之路。

目前,抖音电影票业务目前也只是抖音app里作为电商般的存在,没有清晰的入口。一方面,这种购票方式与电影短视频内容的强关联,用户精准性与购票转化率或许会更高。但另一方面,购票入口只在搜索相关电影内容时才显示,或者需要搜索“抖音电影票”才能出现,未免也有些过于局限。

毫无疑问的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正逐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固化的微博还能坐拥多少领地,它的江湖地位又能维持多久,这场流量争夺战的最后结局才能告诉我们答案。

流量在分流,大而全似乎比不上专而精,找到平台各自所对应的用户,才是各平台宣发战的最终出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