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A股展现出一种久违的“韧性”。
就拿今天的创业板来说,上午一度下跌1%,但午盘后,马上就能拉红。
而从日线级别上,每一次的深度调整,也能在很短的交易日内修复。
前天,在马斯克Grok3发布之后,DeepSeek也紧接着发布了关于NSA的技术论文报告。
显示出在AI这条路上,中国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当然,在Grok3发布会上,位列中间C位的,其实也是两位中国人。
总之,在科技这条赛道上,A股的信心是彻底起来了。
这让我想起从网上看到的一句话——
春节后的上涨是一次市场自发的上涨,会比924这种政策行情更有韧性。
01
ETF份额少了800亿
作为一个平时喜欢挖数据的小编,观测ETF的份额变化算是我的常规工作。
我本以为,在科技创新,外资流入,估值拔高这多重buff的加持下,ETF产品的份额也会出现大幅度的增加。
但事实上,除了人工智能、软件、机器人这种极致的细分赛道产品,份额出现增长之外,大部分ETF产品的份额,都出现了下滑。
我统计了一下,自2025年2月5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至2025年2月19日,ETF的份额变化情况。
在算上几只新产品(比如自由现金流ETF)之后,全市场权益类ETF的区间份额,减少了860亿份。
这个数据,我想会低于很多人的预期,毕竟924那波行情,冲的最猛的那些创业板、科创板产品,一天的份额增长,都在百亿级别。
而这回,像科创类、中概互联网这些高弹性产品,份额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滑。
所以,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ETF产品出现份额下滑,和上涨的市场之间形成反差,只有小部分比如机器人、AI方向的产品,出现了明显的份额增长。
我想了一下,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
第一,解套卖出需求。
从科创50、科创100这两个科创指数的走势上看,经过春节后的一波行情后,点位已经接近10月8日的高点。
我之前做过统计,10月8日,是那一波暴涨行情中,ETF整体份额增长最快的一天,同时,增长最显著的,也是创业板、科创板这类ETF。
而节后这波上涨后,指数正好处于散户大批量解套的区间, 所以资金会出现流出。
第二,细分赛道投资需求。
之前梳理过,今年以来,有很多投AI,投机器人,且风格偏小市值的主动基金,获得了显著的收益水平。
虽然被动基金,没办法做市值下沉,但也能通过“题材收缩”的方式,帮助投资获取细分赛道的超额。
像前面提到的人工智能、软件、机器人,这些都是非常细分的ETF产品。
相比于科创板指数,这些细分产品的行业集中度更高,进攻性更强,也更容易吸引资金。
02
ETF规模增加超千亿
不过,与份额变化形成反差的是ETF规模,同样的统计区间内(自2025年2月5日至2025年2月19日),权益类ETF的规模,增加了1180亿元。
所以ETF这个产品真的挺神奇的。
在市场下跌阶段,大家都在借用ETF工具来抄底,ETF份额持续增加,规模也在不断积累。
而在本轮市场上涨阶段,ETF份额虽然少了,但因为净值涨上去了,规模其实也在增加。
规模增长前10的产品我列在下面了——
说几个有意思的地方。
首先是沪深300,永远的神,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3只产品,规模增长都超过50亿元。
其实从份额上看,统计区间内只有华夏的沪深300份额增加了,而华泰柏瑞和易方达的份额都是小幅下滑的,但因为沪深300区间涨了3%,所以二者的规模不但没跌,还增长了。
其次是中概互联,在份额下滑258亿份的前提下,规模逆势增加了46亿,只能说中概股最近表现太猛了,流出的份额,都被涨幅给填平了。
另外,两只黄金类ETF也出现了规模大幅增加的情况,我看了一下数据,年后这波,黄金ETF是普遍的份额+规模双增长。
虽然ETF是一个交易型产品,但很显然,相比于股票资产,黄金的投资属性更强,份额增长更加稳定。
我也按照基金公司的维度,统计了近段时间规模增长最显著的几家管理人。
整体看下来,ETF的规模增长,基本上和管理人ETF规模挂钩,排在头部的依然是易方达、华夏和华泰柏瑞。
而排在中游的管理人,也有各自的特点。
富国的港股通互联网ETF,在统计区间内基本上没有出现份额的减少,所以在这波互联网集体上涨的行情中,规模大幅增长。
摩根资管,虽然ETF产品不算太多,但旗下的港股红利指数ETF,也是统计区间内份额以及规模,增长最多的红利类产品。
其实每家管理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还是要多看多了解。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