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H-13“苏族”世界第一款军用直升机 为后来者奠定成功的基础

贝尔H-13“苏族”世界第一款军用直升机 为后来者奠定成功的基础
2024年06月27日 14:12 时光倒流二十年

来源:hawk26讲武堂

当笔者为“山姆大叔”驾驶直升机时,很明显陆军投入了相当多的成本来让笔者活下来。

一架贝尔-13直升机载着两名重伤的联合国士兵降落在韩国的一个机场。受伤士兵将被送上一架C-54运输机,送往日本的一家军事医院。

现代军用直升机配备自封闭油箱、冗余液压系统、飞行员座舱旁边的碳化硼装甲板。如果我们必须驾驶这些大型直升机深入战场,我们觉得自己拥有了能用金钱买到的最具生存能力的机型。然而,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初期的贝尔H-13“苏族(Sioux)”轻型直升机更像是一辆空中自行车,笔者实在无法想象骑着那样一辆摇摇晃晃的东西参加战斗。

本文是“兵工厂生活(Armory Life)”网站发布的介绍文章,作者Will Dabbs, MD,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一部分贝尔H-13直升机甚至配备了火箭弹和机枪。

有一件经典的航空极客T恤上写着:直升机实际上并不会飞,它们只是将空气击落(HelicoptersDon’tReallyFly.TheyJustBeattheAirintoSubmission.)。这句话有一定程度的真理性。

西科斯基VS-300两栖直升机。当伊戈尔·西科斯基(IgorSikorsky)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实用旋翼机时,当时的固定翼飞机已经造型优美、性感、强大且酷炫。相比之下,上世纪30年代西科斯基具有开创意义的VS-300两栖直升机,看起来就像一只银色的怀孕河马。早期直升机的外形美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

初始

1942年首飞的西科斯基R-4是第一款量产型军用直升机。该机主要由管状金属制造机身,机身外覆盖织物蒙皮,驾驶难度极高。

世界上第一种军用直升机西科斯基R-4。

R-4的发动机上并没有调速器,因此飞行员在调节主旋翼桨距时,必须手动调节发动机功率。此外,旋翼由围绕钢梁建造的木制肋板构成,外部覆盖织物,因此产生的变形无法控制,对于飞行平衡有一定的影响。

贝尔H-13直升机搭载美国第8军、联合国军司令马克斯韦尔·D·泰勒将军,视察澳大利亚陆军第28军Britcom旅。《芝加哥论坛报》的一名记者在体验过一架直升机的飞行之后,说:“操纵杆就像风镐一样摇晃,飞行员必须始终紧紧握住操纵杆。只要他稍稍放松一分钟,直升机就会失控。普通飞机的飞行员说,很容易分辨直升机飞行员——他总是在发抖。”

澳大利亚皇家军团(3RAR)的士兵将一名受伤的澳大利亚士兵送上美国陆军贝尔47D-1“苏族”直升机。二战期间,R-4执行了一些救援和侦察任务,数量并不多。此时,直升机设计还没有完全成熟,无法开启自己的黄金时代。美国第一架真正实用的直升机就是贝尔H-13。

技术细节

贝尔H-13于1945年首次试飞,当时还算不上是一架直升机。

贝尔H-13直升机的结构非常简单。H-13由贝尔47直升机改进而来,机身和尾梁都是由简单的焊接管材制成。两个对称的油箱裸露在机身外部较高的地方,机身采用一对前部弯曲的管状滑橇当作起落架。双叶主旋翼还包括一对较小的惯性稳定短叶片,主主旋翼呈90°角。虽然这个系统似乎有点不解释,但在实际使用中相对平稳可靠。

1953年“北海洪水”应急救援演习期间,一架H-13直升机搭载一名专家起飞。笔者服役时驾驶的CH-47“支奴干”直升机配备两台莱科明涡轴发动机,总功率可达9000轴马力。相比之下,H-13安装一台莱科明TVO-435-A1A六缸水平对置发动机,功率约260马力。

一名美国陆军飞行员准备驾驶H-13直升机,让荷兰贝娅特丽克斯公主和艾琳公主体验飞行。该机可以搭载三人机组,机舱下方是独特的“肥皂泡”吹制有机玻璃座舱罩。这种球形座舱成为H-13“苏族”最显著的特征。伟大的侦察直升机H-13轻型直升机的巡航速度为135千米/小时,最大起飞重量不足1360千克。然而,这已经足够了。以此为基础,富有创造力的美国大兵已经能用这架笨拙的直升机完成一些令人惊奇的事情。

H-13直升机吊运油桶。在无人机和侦察卫星普及之前,H-13直升机的主要任务就是帧数侦察和情报收集。它能够从条件简陋的地点垂直起飞和降落,同时利用地形掩护完成侦察任务,这改变了战场的格局。然而,将其作为侦察直升机才是刚刚开始。

AH-13武装直升机

该机甚至还有一种早期的武装直升机型号,被称为AH-13(也称为AH.1)。这种武装直升机固定安装两挺勃朗宁M1919或M60机枪,可以向前方射击。

一架贝尔H-13直升机从韩国后方指挥部起飞,地面上可以看到其他的H-13直升机。虽然只配备了有限武器的AH-13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轰动,但它是美国陆军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的前身。而武装直升机几乎改变了陆军的作战模式。

电影《雷霆谷》的宣传海报,可以看到改装过的H-13直升机。

AH-13的驾驶舱经过重新设计,变得更小。

1967年上映的经典詹姆斯·邦德电影《雷霆谷(You Only Live Twice)》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直升机,可以看到四架SPECTRE H-13武装直升机正在日本上空追逐驾驶着旋翼机的007。

真正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在朝鲜战争期间,这种创新性的轻型直升机在执行侦察和攻击任务时,确实很酷。

几名士兵将伤员抬到美军H-13直升机上。

然而,H-13真正值得纪念的是,为医疗后送领域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如果你能够在士兵受伤后一个小时内,将其送到医院,那么他活着见到家人的机会就会大幅提升。通过直升机将受伤士兵直接从战场运往后方的野战医院,彻底改变了战术格局。

将伤员固定在H-13机身两侧的托架上之后,有时还会盖上一个大型防护罩,避免下洗气流影响到伤员。

执行医疗后送任务的H-13直升机通常在机身两侧各安装一个托架,用于固定载有伤员的担架。托架前部还配备了一个丙烯酸防护罩,可以包裹伤员的头部,避免他在飞行过程中免遭风吹。伤员在飞行过程中无法得到照顾,而且飞行过程可能会相当狂野,尤其是恶劣天气情况下。然而,这架简陋的医疗后送直升机拯救了无数生命,它还为后来的伟大事业做出了贡献。

银幕明星

热门电视剧《陆军野战医院(M*A*S*H)》于1972年播出,源自1970年的同名反战电影。

H-13直升机为驻韩美军第8集团军第8076机动陆军外科医院(MASH)带来一名伤员。

这部电影改编自理查德·胡克(RichardHooker)1968年的小说《陆军野战医院:一部关于三个军医的小说(MASH:ANovelAboutThreeArmyDoctors)》。电视剧《陆军野战医院》播出了11季,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之一。

博物馆中的H-13直升机,布置成朝鲜战争的冬季机场。

H-13医疗后送直升机将伤员送往野战医院接受治疗,是该剧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标志性的开场重头戏。H-13直升机独特的声音反复出现推动剧情前进,这部电视剧使H-13成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直升机之一。

结语

几乎所有的现代军用直升机都可以追溯到这架简陋的贝尔直升机。

贝尔H-13直升机在位于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穆罗克试飞单位(尼尔·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追踪为月球着陆设计的飞行器。

越战初期,H-13甚至还被当作侦察机使用,随后被OH-6“尤卡斯(Loach)”取代。该机的民用型贝尔47直升机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执行人员运输、灭火、搜寻走失儿童和喷洒农药等任务。在上个月,笔者还在一个航空网站看到一架贝尔47直升机正在出售。

1977年,西班牙海军一架H-13直升机停在罗塔海军航空兵基地。

笨拙、简单、动力严重不足但用途广泛,H-13为其他一切军用直升机奠定了基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