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见却不靠谱的择偶观念,三个字

一种常见却不靠谱的择偶观念,三个字
2024年09月25日 20:50 时光倒流二十年

来源:KnowYourself

最近,我的好朋友又又又一次宣告约会失败了。

「聊不到一块去」,这句话我在朋友口中听到了不下五次。但要让她展开说说什么样的人能聊得来,她其实也很模糊。

不止是我朋友,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都把聊得来视作一条很重要的择偶标准。

这玄乎的聊得来到底是什么?它真就那么关键么?

聊得来的人 

的确对我们更有吸引力

聊得来这个词听上去多少有些有抽象。

我们不妨先来回想一下,那些让我们产生这种感觉的时刻,通常发生了什么:

有共同话题:你们关心相同的事情,或者有着相似的经历,这些事情就成为了打开话匣的契机。

有相似的喜恶:比如有一致的爱好,相似的艺术品味。甚至共同讨厌某个东西也能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

沟通上很顺畅:你们表达和接受信息的风格是契合的,一来一回的聊天不会觉得尴尬,对话是自然发生的,不会苦思冥想地寻找新的话题。

情绪上有共鸣:对方懂你的笑点泪点,你们有着类似的情感反应,悲欢好像是相通的。

价值观也同频:你们在工作、生活、社会事件等重要议题上的理解是相似的。

在聊得来的人身上,我们往往会感知到以上几个维度的叠加。

我们会发现彼此有着较为一致的认知和情绪,在很多方面都不谋而合,甚至产生了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

图片来源:午夜巴黎

这种同频的体验,在心理学里被称为相似性吸引

不少研究都发现,人们的确容易被与自己相似的人吸引。即便不是实际上的相似性(我们真的很像),只是感知到彼此的相似性(我觉得我们很像),也会激发对对方的好感[1]

相似性可以是外在的标准,比如年龄、性别、社会地位,也可以是内在的,比如性格、爱好、价值观。

当我们把聊得来作为择偶的重要标准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寻找和我们有内在相似性的人。

在《浪漫爱情心理学》一书里,对这种追求有着更加浪漫化的表述,那就是共通的生活感觉。

心理学家布兰登认为,浪漫爱情的最佳状态是两个人有深刻共享的生活感觉。生活感觉是人们对世界、生活和自身的最深刻、最广泛的态度和观点的总和[2]

当我们发现另一个人和自己有着相似的生活感觉时,就像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种熟悉会让人感觉安全和舒适。

就像在电影《花束般的恋爱》里,男女主在初次见面时,就发现彼此在很多生活方式上展露出惊人的相似性,喜欢同一本书同一部电影,甚至对待石头剪刀布这种小游戏都表示了同样的不解。

图片来源:花束般的恋爱

2010年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当我们能够在亲密关系里验证自己,觉得伴侣能够真正了解我们,关系质量和幸福度就会更高[3]

聊得来正是让我们体验到了这种被验证的感觉。当我们发现对方很多层面上和我们契合,感受到对方和我们一样看待生活,就能快速拉进彼此的距离,自然而然地产生想要亲近的念头。

但追求绝对同频

会阻碍关系

聊得来的确为关系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用它去筛选伴侣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

那开头提到的我朋友,为什么在约会过程中会屡次挫败呢?

我们最近一次见面时就认真复盘了下她的这些经历,最后得出的一致结论就是她过于注重聊得来,甚至于被它所禁锢住了。

总觉得要有相同的爱好和合拍的语言,才能踏入和发展一段感情。

但仅仅依靠聊得来,建立起来的关系其实很脆弱。

首先,这可能让我们无法看见真实的对方。

追求聊得来,归根结底追求的是那种同频共振的体验,这让我们感受到强烈的被确认感。

但在现实生活里,这种体验无疑是稀缺的,因为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存在。

图片来源:夜以继日

当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寻求对方身上和自己相似的部分时,必然会走向失望。

之前提到的电影《花束般的恋爱》,表面上讲述了一对百分百合拍的恋人走向分手的遗憾故事,但其实,男女主角的恋爱是很悬浮的。

大学时代,男女主角借由外在的种种标签走到了一起,比如相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艺术品味,看似两个人的精神十分契合,但关系的出发点不是“我看见了你”,而是“我在你身上看到了自己”。

而当男女主角走出校园,置身滔滔生活之中,两个人的差异开始凸显。男主从一个曾经的文艺青年变成只看得下成功学书籍的销售,女主仍旧对工作抱有理想化的想象。

两个人都觉得是对方出了问题,差异横亘在两个人之间,就成了感情的威胁,在一次次冲突中爱意不断消磨殆尽。

图片来源:花束般的恋爱

以相似性开启的爱情,一定是减分制的,因为在之后的关系里,更多涌现出来的是不同。

在关系早期,我们倾向于在对方面前展示更好的自己。但相处久了,时刻维持曾经光鲜的形象是很困难的,同时我们自我暴露的意愿也会加深[4]

一项研究就发现,新婚的夫妻如果发现伴侣并不如当初想象得那么美好,不满情绪会日益增加[5]

这对我们来说是场试炼。爱人身上的玫瑰色滤镜消失之后,我们终将会发现对方身上不同的部分,总要学会去面对那个真实的另一半。

如果我们依旧用自身的期待去投射和要求对方,很难建立起真实而深刻的连接。

图片来源:幻想之爱

只看聊得来,可能还会遮蔽其他同等重要的择偶标准。

身处不同的生活阶段,我们的情感需求会发生变化。

年轻时的恋爱很纯粹,可能因为有共同的爱好、说不完的话就走到了一起。随着个人的成长,现实变得更加复杂,我们考量关系的维度也会变得更加多样。

也许你们当下很聊得来,但如果缺少一致的生活目标、未来规划、价值取向,关系也无法走得长远。

图片来源:重庆森林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可以很好地阐释这种转变。

他认为,爱情是由亲密、激情和承诺一同构建起来的。这三个要素就是爱情三角形的三条边,每个要素的强度都可能发生变化,于是爱情三角形就会衍生出各种大小和形状[6]

在关系早期,聊得来能让我们体验到强烈的激情。

但在长期关系里,激情逐渐消退,亲密和承诺会变得更加重要。亲密和承诺结合起来的爱情是一种相伴之爱(companionate love),它更加安全和稳定,关系的满意度也会更高[6]

聊得来更像是关系的一张入场券。进场之后如何面对新的挑战,靠聊得来这个标准是无法预测的。

同频不是常态

调频才能走得更远

关系里同频的状态注定是暂时的,怎么去处理那些不同频的部分,才是长期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亲密关系里,两个人存在差异再正常不过,不同的环境和经历塑造了我们各异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这些大大小小的差异是否会成为关系的威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么对待它,这考验的是相容的能力。

图片来源:老友记

刺激-价值观-角色理论认为,我们在一段亲密关系里往往会经历三个阶段[7]

刺激阶段:关系之初我们主要会被对方的外部特征所吸引,比如外貌、声音、社会地位。

价值观阶段:开始深入了解对方的世界,衡量双方有没有相通的态度和观念。

角色阶段:双方经过不断磨合后会形成相对固定的分工和角色,共同面对生活里新的挑战。

在关系后期,也就是角色阶段,两个人能否相容就变得尤为重要。

举个例子,一对情侣在性格层面存在差异。一方性格外向,喜欢参加各类社交活动。另一方较为内敛,倾向于在空闲时间里独处。

如果双方愿意相容,外向的一方会试着去理解,独处是伴侣恢复能量的方式,社交反倒是耗能的;反过来,内向的一方也愿意去接纳伴侣的社交需求。

差异固然还存在,但因为两个人都愿意正视和处理它,差异就不会成为影响关系的潜在危机。

图片来源:爱在午夜降临前

对差异的开放式态度,也为关系赋予了新的活力和可能。

在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里,我们不仅能够体验到强烈的情感联结,还习得了探索和自我拓展的机会。或是养成了新的习惯、或是体验了新的事物、又或是刷新了自己的观念。

就像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在一次采访里说的那句话一样,「一个人有了爱情,孤独消失了,同时,看世界的角度、眼光也会变得不太一样。」[8]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自我得以不断生长,这何尝不是接纳差异带来的礼物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