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建有那么多水果蔬菜都姓“番”?

为什么福建有那么多水果蔬菜都姓“番”?
2025年01月16日 15:36 时光倒流二十年

来源:壹读

最近,“番茄为什么姓番”突然冲上了热搜。

网友们突然发现,在福建,果蔬界“番”姓家族似乎格外庞大:番石榴、番木瓜、番荔枝、番茄、番薯等,都姓“番”。

(左至右)番石榴、番荔枝、番木瓜、番茄、番薯|图源:图虫创意

为什么福建有这么多姓“番”的水果蔬菜?

在福建,“番”姓家族很庞大

在汉语词典中,“番”这个字主要是指外国或外族。

在闽南地区的传统用语中,“番”也泛指海外,且这个字不仅运用在水果蔬菜的名字上,还曾一度广泛出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去海外叫过番,外国商船为番船或番舶,从海外流入的银元叫番银,仿制海外风格的建筑叫番仔楼等等。闽粤地区的方言中,外国人还被称为番人。

同理,“番”字在果蔬界也是一种身份标识,表示这类果蔬是从海外引入。

如我们常见的番茄,也称番柿,原产地其实是南美洲。明代园艺学家王象晋在其所著的农学书籍《群芳谱》中描述:“番柿,一名六月柿,茎如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来自西番,故名。”我国当代文学家汪曾祺也曾在散文《五味》中提及番茄,表示它是刚流行了几十年的果蔬,“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

除了番茄,还不得不提名番薯,也就是地瓜、红薯,其原产地也是美洲。番薯进入中国的过程相当坎坷。华中农业大学学者陈朝鲜在《从中国常见农作物的汉语别名看其产地及输入》中表示,欧洲第一批红薯是由哥伦布于1492年带回欧洲,而后经葡萄牙人传入非洲,再由太平洋群岛传入亚洲。16世纪后期,番薯又分多次从东南亚传入我国东南沿海的闽广两省。

想象着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中国的番薯,捧在手里热乎乎的烤红薯仿佛更香甜了。

图源:图虫创意

当然,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番”姓作物,不止以上两位。众所周知的花生,原名番豆,原产自南美洲。北方常见的玉米,原名番麦,也来自美洲,曾经还是印第安人培育的主要粮食作物。重庆、湖南等地区离不开的辣椒,也曾叫番椒,原产自中南美洲热带地区。

全国范围内的“番”姓果蔬虽多,但原名流传下来的不多,唯独福建地区,现在还有很多水果蔬菜保留着“番”姓原名,如口感绵软似奶油冰激凌的番石榴、外观像佛头又像大荔枝的番荔枝、可做水果直接食用又可用来煲汤的番木瓜等。

图源:图虫创意

为什么福建姓“番”的果蔬尤其多?

首先,福建占据对外沟通交流的地理位置优势。

如上文所说,大量“番”姓水果原产地都来自美洲,而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与美洲隔太平洋遥遥相望。1565年,西班牙在菲律宾宿务岛建立殖民地,并在1571年将菲律宾马尼拉作为其东方贸易中心,更进一步拉近与福建地区的距离,极大便利了与福建地区的交流贸易。

其次,福建向来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地区之一。

从宋元时期至清朝,福建拥有泉州刺桐港、漳州月港、厦门港等多个国际大港口,福建泉州还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建地区也长期处于对外开放交易的繁荣环境中。据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记载,当时常到泉州贸易的国家,有几乎遍及东南亚各地的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元代来访中国的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在记录其见闻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曾这样描述当时名为刺桐的泉州市:“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

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源:中国国家地理《海底沉船,复原中国“大航海时代”》

尤其在明代时期,内有郑和七下西洋,七次从福建长乐太平港开洋,并且,隆庆元年,明代政府还在漳州海澄设县,开设“洋市”,准许商船与海外东西二洋贸易;外有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欧洲开启大帆船贸易航线,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横渡太平洋,通过马尼拉到达福建月港,积极与我国交易。在海内外交流贸易的需求推动和当时政府政策的鼓励下,福建闽南沿海一带曾经“商旅络绎,番船云集”“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福建商人对外贸易的同时,自然也为福建地区引进大量海外产物。

当然,同样受开放时间和地理位置影响,福建地区的“番”姓果蔬多来自美洲,且主要在明代被引入。不过,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对外交流沟通并非仅发生于宋元明时期,贸易对象也不局限在美洲和欧洲国家。在不同时期被引入的外来蔬果中,还有“胡”姓、“洋”姓两大家族。

其他代表外来物种的姓氏

首先, 这些姓氏里,资历最老、包含果蔬品种最多的,当属两汉至隋唐时期被引进国内的“胡”姓家族。

“胡”字,古代泛称我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

春秋战国时代,中原诸侯并称诸夏与中国,与周边各族相区分,非我族类都称“胡”。

两汉时期则常常用“胡”指代匈奴,后来又将指称范围扩展到“北方和西方的其他少数民族”。多以东汉《说文解字》为根据的《集韵》曾明确指出:“胡,虏总称”。汉武帝时期,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从长安经今宁夏、甘肃、新疆到达中亚细亚内陆的丝绸之路,此后,这条连通中西的干线上,“商旅不绝于途,使者相望于道”。于是,“胡”姓小伙伴开始随商贸交流一起大量涌入中原。

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示意图|图源:中国国家地理《丝绸之路,点亮东方和西方》

隋唐时期,“胡”字所指代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包括天竺、波斯等西域诸多国家,来自这些地区的物品也多冠以“胡”姓。如白居易曾作《寄胡饼与杨万州》一诗,称来自西域的一种面食为胡饼,并大赞其“面脆油香”。

因此,在农作物界,“胡”姓主要指来自亚洲,尤其是我国北方或西北方地区,且大多数在汉代就进入我国的水果蔬菜。

如水芹菜,一般认为是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时传入,因此古代又称它为胡芹,如今河南柘城仍保留着这样的称呼。

水芹菜|图源:图虫创意

再如大名鼎鼎的减脂蔬菜黄瓜,又名胡瓜,原产地为东印度的西北部,汉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时带入我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菜三·胡瓜》中也曾记载:“张骞使西域得种,名胡瓜。”到东晋,赵王石勒才将它改名为黄瓜。

很多菜里必不可少的大蒜,原名也叫胡蒜,它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已有两千多年。同黄瓜一样,也是由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内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蒜》:“王逸曰:张骞周流绝域,得大蒜、葡萄、苜蓿。”正可印证它的来历。之所以后来改名大蒜,是因为它确实比内地小蒜个儿大。

还有原名胡桃的核桃、原名胡豆的豌豆、原名胡荽的香菜、名字里仍然保留“胡”字的胡椒等等,“胡”姓作物规模之庞大,也可侧面反映出古代丝绸之路上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的繁盛。

其次,果蔬界最新兴的当数“洋”家族。

无论是在汉至唐代从陆路引入中原的“胡”姓作物,还是宋元明时期走海路进入中国的“番”姓作物,都离我们现在生活太远。离我们时代最近的,还得数“洋”姓家族。

清代康熙时期,人们开始用洋人来称呼那些欧洲来的传教士。在清代,尤其是在中晚期传入中国的作物中,有不少也用“洋”字冠名,其中,不少“洋”名字保留至今。

如原产自地中海沿岸的洋花菜(也叫菜花)、洋葱、洋白菜等,都是在18—20世纪传入我国。

还有其中一些成员按理说应该姓“胡”、姓“番”,不知何故,它们在外周游了一圈,后来随着传教士漂洋过海到来,因而被冠以“洋”姓。

如南方人口中的洋芋,也就是北方人称的土豆,虽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却是由欧洲传教士和商人带到我国的,因此也冠上了“洋”姓。

还有俗称“鬼子姜”的洋姜,原产地本是北美洲,17世纪时先传到欧洲,再绕一圈从欧洲传入我国,因此也被划到了“洋”姓中。

洋姜|图源:图虫创意

另外,除了上述三大家族外,还有指代较广的“西”姓和“海”姓家族。

如以西方的“西”冠名的西兰花、西葫芦、西芹、西瓜等,它们虽然原产地不一致,有的原产自地中海沿岸,有的原产自美洲,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从方位上是从西方输入的。

如西瓜,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是在五代时始入中国,从新疆一带传入内地。西芹又称洋芹,是从欧洲引进的品种。西兰花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一带,在19世纪末从欧洲传入中国。

来自西方地区的蔬果姓“西”,那来自海外的,也可以直接姓“海”,最典型的莫过于海棠,《本草纲目》在解释海棠花时曾表示:“凡花木名海者,皆从海外来。”另外,前文提到的原产自美洲的辣椒,在四川一些地区也被称为海椒。

海棠|图源:图虫创意

最后,还有部分作物干脆以原产地名为名字的一部分,主打一个简单直接。比如“莴苣”两个字,作为蔬菜名字乍一听有点奇怪,和来源一挂钩就显得合情合理了:据《清异录》记载,莴苣最初是呙国使者进献的贡品,该蔬菜也因此得名。唐太宗时期传入我国的菠菜,又称菠棱菜,因为其原产地为波斯。我们常吃的石榴,古时也称为“安石榴”,原产地是古代西域的“安国”“石国”。饭桌上常见的荷兰豆,也因由荷兰人引种入华而得名。

所以,别小瞧饭桌上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水果蔬菜,它可能历经千辛万苦、翻山越海,才能被你吃上一口。

【参考文献】

【1】 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 [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陈朝鲜,从中国常见农作物的汉语别名看其产地及输入[J].农业考古,2011(01):33-40.

【3】海底沉船,复原中国“大航海时代”,中国国家地理 2010年10期.

【4】丝绸之路,点亮东方和西方,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05期.

作者:章南

编辑:田纳西

值班编辑:敏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