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青年问禅师,禅师拿出了哈佛大学的订书针

职场青年问禅师,禅师拿出了哈佛大学的订书针
2019年05月01日 19:00 人生资本论

今天我想分享的职场教练内容,是如何订订书针——这需要花时间去学吗?

需要。

因为魔鬼就藏在细节之中。

这是前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王振耀先生教给我的经验。

多年之前,他给我讲过一段他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培训的经历。

其中的重要启发就是:如何订订书针。

王振耀先生说,“我在哈佛一年,通俗点讲,学的就是钉钉书针”。

当时他有四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有没有问我,这三页纸是干什么的?"

有的地方民政局长到我这来,我就给他们几页纸,测试测试。

他们就会当当弄整齐,咣咣订。我说你测试不及格。对方说不整齐吗?

我说,你有没有问我,这三页纸是干什么的?

后来我到壹基金公益研究院来,同样的测试,一个年轻人问我,你这是做什么用的?

我说别考了,这句话就80分了,我就是要这句话。你想想过这一关有多难?”

——坦率的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所谓的“互联网思维”。

而究其理论原型,就是斯涅克的“黄金圈法则”:从why-how-what向外延伸,而不是依据what-how-why的逻辑。

代入黄金圈解释就是,这位年轻人问这三张纸用途的时候,其实代表了他在思考why——他因为什么原因要钉这三张纸,得到准确的描述时,他才能启动how的步骤,即选择怎么钉。最终把what闭环(做什么)。

有的分析者将从内往外的思考模式叫做非凡模式,然后把从外向内思考称为大众模式。我不评判这种分类,我能说的是,至少从内往外的思考能更快的抵达事物的本质,进而让行动更有效率和意义。

“满足普通人的普通需求”

不同的用途,有什么订法?

要看你的上级。

你要送的这个对象有什么阅读习惯,这是最重要的。

如果是讲话稿,在左上角斜着订,方便翻。做资料保存,在左侧订。如果他平时用夹子,就用夹子。

如果是随便翻翻就退回去了,那可能用一个曲别针就行。

你要研究他,领导人也当客户来研究,要明白普通人的普通需求”。

——leader是一个具体的普通人,而不是一架机器。

这是事实,同时也是许多人在职场中容易忽视的事情。因为期待leader打开上帝视角,而leader本身做不到,所以这种错误的期待也是很多误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是普通人,就会有优势,以及优势的反面。

我经常会听到一些创业公司的言论,比如

“这家公司的CEO应该学会管理,而不是亲力亲为”、

“这家公司的CEO天天在见客户,公司的事反倒管不好”。

事实上,错误的期待,有时候也会对leader造成一种伤害:比如有的CEO真的会反思,是不是自己哪里有问题。

然后去翻翻书看看大公司CEO的金句,发现自己好像真的有问题。接下来的故事是,他真的像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的CEO去做了,然后公司更困难了。

所以不正确的认知才是最大的压力,而不是市场。

“后来部长每天不扫一眼,会觉得缺了点什么”

送报告的时间有哪些讲究?

每天早上八点之前。

这条经验我是从法国学来的。

法国政府工作日的上班时间是早上九点,他们的救灾应急中心就要求每天早上九点之前,要把灾情监控报告送走,送不到就别送了,因为九点之后很多部长都要开会,看不了”。

“我们是早上八点上班。所以减灾中心要在每天的7点20分,编辑完过去24小时的灾情报告,给部长以及各业务联系单位送去。

部长不在,就塞门底下。后来部长每天不扫一眼,会觉得缺了点什么”

——这里讲的就是非常典型的“向上管理”。

关于这一点,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总结得很清楚。很多人会认为这种卡时间的做法无关紧要。

只是,知识工作者最大的资源投入确实就是时间。

相似的经历我也有过。早上8点45分领导的办公室门准时关闭。所有材料的报送时间都是倒推到凌晨开始准备。临近关门时间,送材料的同事要悄无声息的跑着追电梯。

我的一个曾经的leader在这方面,一直用类似的经验去工作。

他的leader需要一样资料,他准备好之后交出去了。

第二次,他的leader又要了一份类似的资料。他就觉得不对劲了:不能总是被动的交付。

于是,他准备好了一份清单,每过一个季度,就让他的leader勾一遍,勾好的内容,很快制作完成送到办公室。

从那以后,他的leader再没机会去提这方面的需求。

“为什么一定要用完领导人的全部注意力呢?”

报告多少页?

一页。

在哈佛的一项重要训练,就是如何写备忘录。

教授会问大家,知道领导人阅读文件的最大耐心是几页吗?

每个同学都说了自己的看法及原因,有的说十页,有的认为是五页,争论不休。

通过近一个小时的讨论,最后举手表决,大家认定不能超过三页,如果超过三页,任何人都不会那么聚精会神了”。

“我想,既然大家已经认定为三页,教授就可以好好讲讲三页的写作方法了。

但老师接着又进行引导:三页是领导人阅读精力集中的一个边界,为什么一定要用完领导人的全部注意力呢?

这一次,一致的意见很快形成,那就是一页最好。

一页怎么写?

教授讲道,如果不留出抬头,写清楚备忘录的日期和内容,那么就不可能一目了然,而如果仅仅是一段话,又过长,人们阅读起来也会费神。

因此,若是稍微长一点的内容,就一定要分两段来阐述,并且在每个段落之间还要空一行,以便更为清晰地阅读”。

——关于极简汇报,广为传播的例子是,贝索斯禁止在亚马逊会议中使用PPT,替换方案是六页纸备忘录。拒绝PPT理由是,人的大脑天然适应叙事,故事具有说服力,列表是分享观点的最烂方法。

实际上,克拉克-坎贝尔将管理的极简风引入项目管理汇报之后,形成了一页纸项目管理(OPPM)。

无论怎么变,有12个步骤是一定要创建的。

它们分别是:目标;责任人;矩阵;子目标;主要任务;子目标和主要任务一致;报告日期;报告日期和主要任务一致;计划进度;风险;成本;预测。

所有的执行方案汇报,灵魂都在于这12个步骤。

所以,我今天分享这些,并不是希望大家沉迷于钉钉书针的细节。

而是看到这其中投射出来的思维动力循环:

当leader给你派“任务”时,用黄金圈法则去定位真正的任务;

把leader视为你达成任务的资源,而不是上帝;

向上去管理你的leader对于任务的预期&想法;

更具体点,用一页纸去管理你的leader

leader都是具体的普通人。

满足工作有效性,既要考虑到体系的能力,也最好能理解个体的具体特点——深夜一点,孙正义赶到一个关于广告的会议现场。

两个小时过去了,孙正义说:

“我好困,我要回家”。

但是员工不能让他走。

“等一下,现在给您去拿冰激淋”。

孙正义最喜欢红豆抹茶冰激凌。

“哎,没办法,半夜吃冰激凌会胖”。

孙正义一边表示不满,一边还是把冰激凌吃了。

然后几乎每过一个小时,孙正义都会说“困了要回家”,

每到这个时候,员工都会拿出泡芙等他最喜欢吃的东西。

于是孙正义看到了最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