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突然,但东北经济真的支楞起来了,我仔细研究了下

挺突然,但东北经济真的支楞起来了,我仔细研究了下
2024年06月20日 21:31 人生资本论

还真的有点突然。

东北经济长期被唱衰,但最近,诸多迹象表明,东北经济真的要支楞起来了。

会不会是昙花一现呢?我们先看这两组数据:

一是关于人口吸引力的。去年,辽宁省人口净流入8.6万人,扭转了连续11年人口净流出的局面。吉林省的人口在2022年还净流出18.07万人,到2023年就净流入4.34万人。

一是关于GDP增长的。今年一季度,东北三省的GDP增速均跑赢全国。吉林省GDP同比增长6.5%,增速排全国第一黑龙江增速5.6%,比全国高0.3个百分点。辽宁同比增长5.4%,比全国高0.1个百分点。

这样的势头能保持下去吗?

年初哈尔滨因为冰雪旅游成了网红城市。东北三省都可以搞冰雪旅游经济,但这并不足以撑起区域经济的长期走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要看两个方面:外贸进出口和工业产业的发展。

恰是这两个方面的表现,预示着东北经济复苏不会是昙花一现。

一季度,黑龙江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3%,增速居全国第十位。

进出口数据如此亮眼,是由于和北方邻居的贸易爆发。今年1-4月,黑龙江对俄罗斯的进出口达到748亿,同比暴涨14.5%。

而且,黑龙江和俄罗斯的连接会越来越紧密。首座跨境公路大桥——黑龙江大桥,首座跨境铁路大桥——同江大桥,都是在近两年开通的。

还有更令人惊喜的,就是图们江出海口的打开。

整个东北地区除了辽宁之外几乎没有出海口。而图们江航道长期以来被锁死,直到这次普京访华,签订了重磅的两国联合声明,点燃了关于这个东北出海口的畅想。

一旦图们江可以顺利通航万吨级货轮,来自黑龙江和吉林等东北腹地的大宗货物可由铁路公路运到珲春,然后装船运出,与我国沿海地区实现海运联通,极大提升运输效率。

更何况俄罗斯近些年在搞北极航道,那么来自图们江的中国商船,就可以出日本海,经北极航道前往欧洲,大幅缩短传统走苏伊士运河的航线距离。

当这些运输大动脉恢复供血,东北老重工业基地的”铁锈地带“,就会成为外循环经济的”桥头堡“

此前东北经济的全面落后,始于改革开放后,沿海开放城市加入到与大洋彼岸的国际贸易大循环中。

如今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的改变,我们与大洋彼岸的裂痕越来越深,东北地区反而会处在内外双循环经济的交通枢纽位置。东北的进出口贸易长期看好。

再来看看工业产业的发展,东北的数据同样亮眼,特别是吉林。

今年一季度,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比全国高4.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长春的汽车产业在加速回暖。一季度,中国一汽实现整车销量74.3万辆,国内销量居汽车行业第一。

此前布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开始发力。东北首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一期项目在今年一季度投产,中国一汽旗下纯电高端轿车红旗EH7上市,在北京车展一鸣惊人。

沈阳、大连等重点城市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也都取得了突破,吸引了包括硅谷在内的国际高科技企业纷纷设立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

当然,东北经济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比如说民企活力不足、国企规模不大。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东北三省加起来才5家,还不及山东的零头。

东北留住优秀人才也很难。根据媒体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留本省的比例只有11.89%。

尽管如此,东北经济近两年的良好表现不会是昙花一现,因为有三个趋势是未来二三十年内不可逆的。

首先是国际政治局势变化。决定了中国和北方邻居之间的贸易往来必然会越来越紧密,跟与大洋彼岸之间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

其次是陆权时代的崛起。东北的地理位置突然变得优越起来,而地理位置决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方向,甚至也影响着一个区域的营商环境和经商意识。

最后是中国的发展策略。正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史无前例的重视安全。东北无论作为粮食生产基地还是”大国重器“的产业基地,都会得到更多的资源倾斜。

未来三年,中央金融机构对辽宁的投放金额将超过5万亿元。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一味唱衰东北经济可休矣。

我是马江博,大关注我,关注趋势与财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