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市场观察 | “打折”力度加大 今年以来近百只公募基金宣布降费

每日市场观察 | “打折”力度加大 今年以来近百只公募基金宣布降费
2024年06月28日 18:23 云妹盘金融

▍今日公募首发及上市盘点

数据来源:wind

首批三只港股央企红利主题基金成立

近日,首批三只港股央企红利主题基金同步发布了基金合同生效公告,这预示着该批基金正式成立运作。据悉,三只港股央企红利主题基金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均超过4000户,合计募集资金达34亿元。

首批三只港股央企红利主题基金分别为南方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广发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和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根据公告,单只产品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均在4000户以上,合计募集金额达到34亿元。具体来看:南方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有效认购总户数为4591户,募集金额为11.1亿元;广发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有效认购总户数为4414户,募集金额为11.65亿元;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有效认购总户数为4002户,募集金额为11.25亿元。(证券日报)

多只宽基ETF早盘即出现显著放量

6月28日,多只宽基ETF早盘即出现显著放量。Wind数据显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额已超13亿元,华夏及易方达沪深300ETF同步放量。(新浪财经

博时移动互联主题混合A、博时移动互联主题混合C基金经理赵易因岗位调动离任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博时移动互联主题混合A与博时移动互联主题混合C的基金经理赵易因岗位调动离任,与郭晓林共同管理博时移动互联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赵易于2024年6月28日离任,随后继续担任博时科技创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博时沪港深价值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博时时代领航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将上述基金经理变更事项按相关规定向中国证刓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基金经理变更备案手续。(金融界)

博时沪港深价值优选A、博时沪港深价值优选C基金经理肖瑞瑾因岗位调动离任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博时沪港深价值优选A,博时沪港深价值优选C的基金经理肖瑞瑾因岗位调动离任,并将仍然共同由基金经理赵易管理。离任基金经理肖瑞瑾,离任日期为2024年6月28日,原因为岗位调动,他将继续担任博时科技创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博时科创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博时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博时科创板三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博时创新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博时数字经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博时半导体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博时成长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博时回报严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关于此次基金经理变更,公司已按规定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变更手续。(金融界)

▍行业动向

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1万亿元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1.24万亿元。公募基金总规模不断攀升,继4月底总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后,5月底总规模再创新高,首次突破31万亿元。(证券日报)

年内公募自购近39亿元 货币基金成公募自购主力

据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今年来一共有127家公募机构对旗下产品进行过自购和赎回,其中有114家公募机构进行过2690次自购,103家公募机构进行过810次赎回,最终合计净申购金额38.82亿元。从基金类型来看,货币基金成为自购主力。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今年来公募机构净申购旗下货币基金14.49亿元,占总金额的37.33%。其次是股票型基金,今年来公募机构净申购旗下股票基金11.42亿元,占总金额的29.42%;再次是债券型基金,今年来公募机构净申购旗下债券基金9.55亿元,占总金额的24.60%。(新华财经

“打折”力度加大 今年以来近百只公募基金宣布降费

6月28日,公募基金“降费潮”仍在延续。近日,中银、兴业、鹏华、泰信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旗下基金降低费率。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百只公募基金宣布降费,其中包括主动权益、债券、ETF、FOF等多种类型产品。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降费是一种让利于民的行为,长期来看,此举有利于提高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促使基金公司提高运营效率,追求更多元化的收入来源。(上海证券报)

纯债基金也“疯狂” 年化10%收益背后藏隐忧

近日,随着长端和超长端利率持续下探,中长债基金强势不改,多只中长期纯债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超过5%,年化收益率更是突破10%。持续走牛的债市刺激了投资者的神经,一些散户蹲点电商渠道评论区高呼收到了“恐龙蛋”。对于个人投资者争抢长债基金的行为,不少机构作出风险提示,当前债券收益率已接近历史低位,部分机构在长期债券的暴露较多,存在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长债基金的波动性明显强于短债基金,个人投资者应依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配置。此外,还有观点认为,随着越来越多交易型机构成为长债持仓主力,在交易拥挤度、赎回方面均存在一定风险。(中国证券报)

中证协摸底2023年券商研究业务经营情况

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启动对2023年券商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经营情况的统计调研工作,以客观反映券商相关业务的开展情况,促进业务健康发展。据悉,此次统计旨在全面审视券商研究业务的运营状况,统计项目不仅涵盖了研究部门的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配置,还深入到分析师团队构成、研究销售部门效能、首席经济学家角色、境外研究布局、客户覆盖及佣金收入、研报产出、外部专家服务情况等多个维度,与往年类似。(新浪财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