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中国企业为何在非洲所向披靡

口述:中国企业为何在非洲所向披靡
2019年01月17日 16:54 出海传媒

非洲已经成为中国美国的一线角逐之地。

这块遍布60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第二大洲的土地,是中国与美国的共同客场。从早期的彼此试探,到后来的针锋相对间或偶有合作,双方一曲探戈跳了半个世纪,而现在,角逐的暂时战果是美国气急败坏而中国埋头深耕。

1月14日,《纽约时报》以《在非洲与中国企业竞争,美国公司面临困境》为题刊发了一篇深度报道,通过对美国与中国在乌干达竞标一个价值40亿美元的炼油厂项目的内情报道,旨在传达一个建议:美国公司在非洲土地上开展类似项目竞标难敌中国,但如果美国政商各界团结一致则有望赢得某些胜利。

事实上,如文中所揭示的那样,美国之所以在非洲难敌中国,甚至因此导致特朗普政府在去年下半年屡次发出针对中国非洲工程建设的激烈抨击并提出了相应的美国版“非洲战略”,其核心在于中国企业通过援外项目与海外开发项目的实施,在非洲确立了难以撼动的政治与经济地位,并培养出一批强大的盟友。

这使我想起我做过的一个非洲项目。它正是中国公司如何在非洲的重要市场上所向披靡,但又不得不承担巨大政治及国际关系风险的典型例子。

到苏丹

在两条尼罗河交汇之处,坐落着燥热土地上一座荒凉的城,这里是苏丹的首都喀土穆,向东北可顺河航流而至红海,在它的南方,则蕴藏着南苏丹丰富的石油资源,地下长长的输油管线曾经昼夜不息地运送南部的石油。

在我进入到这行之时,南北苏丹尚是一个苏丹,但已经发生了断续半个多世纪的内战。后来,苏丹分裂,手握四分之三石油储量的南苏丹独立。苏丹需要南苏丹的石油,南苏丹需要苏丹的炼油设备、地下的石油管线以及港口,双方达成暂时的稳定。

虽然是一个不发达国家,但正如所有贫穷国家一样,阶层的森立筑起的高墙,让一批最有权势的人足以牢牢握住这个国家的命脉,并参与进所有重要决策。

于是,当贫穷国家决定进行某项重大项目的建设,这些人往往会结合自身所操控的业务情况,做出某种最有利的选择。

这个项目的情况是苏丹决定进行一项同时包含基础设施与现代农业、涉及巨量土地面积的建设。彼时,距离中国明确“走出去”战略已经过去了十年,正是中国大型央企在海外做项目最如火如荼的黄金年代。而在当时,这个项目恰也吸引了英国的一家老牌基建公司,它与几家美国的设备公司联合起来,也对这个项目跃跃欲试。

不过,与《纽约时报》这篇《在非洲与中国企业竞争,美国公司面临困境》里与两家中国公司对垒,经历了近一年波折最终取得阶段性胜利的美国主角不同,这家英国基建公司并没有波折很久便得到了结果:失败。

原因很简单:中国可以以援外项目的方式对苏丹进行这项建设。

当时的中国,在这类海外基建项目上充满雄心,当一个项目以援外的性质进行,则基本意味着在那个台上的企业背后,有一整个国家的力量在支撑。这是任何公司哪怕是庞大的跨国公司都无法抗衡的力量。

“我们所向披靡”——是那个时代所有做过大型海外成套项目人的一致自我评价。

关于援外项目,虽然国内舆论总会出现一些不了解内情的声音,认为“中国到处大撒币”,似乎是我们的政府将钱白白送了出去。但事实上,中国的援外项目与欧美日国家有着大大的不同。从5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援外成套项目以“讲政治”为主,但如坦赞铁路这样的精品工程,已经为中国企业打下声誉。

80年代之后,中国的援外体系开始改革,且目标非常明确,这一点从对外援助归口于经济部门管辖而不像发达国家一样援外是归口于外交部门管辖便可看出:这一阶段的援外实际上是被定位成增进国家经济利益的工具,从国家到项目的选择绝对是进行了非常明确而清晰的“经济账”计算后的产物,而非一般无知者所想象的“大撒币”。

这也就是说,当发达国家执着于以清晰划分在外交管辖下的“援外”项目试图从人权、政治体制等方面“援助”那些贫弱国家的污染、饥饿等问题时,中国的援外项目正目标清晰地坚定地走在以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路上。

也因为这个阶段的中国援外项目,诸多从装备制造到信息科技再到基建领域的中资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国际业务经验、了解国际规则,从非洲、拉美地区成功转战欧美市场,开始了自己的海外发展之路。2010年起,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这就是中国借实施援外项目为先导,实则扶持起中资企业“走出去”的真正战略意义所在。

苏丹急撤

当时苏丹驻华使馆负责此项目的官员,正是一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便来到中国的“中国通”,能说一口北京话的他在这个使馆里的官衔至今保持着稳步晋升。

我在做海外项目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便是,虽然会说汉语已经基本成了各个国家驻华外交官的必备技能,但越是不发达国家的外交官,其对中国、中国人、中国人中国企业的明暗规则的了解才会越深,因为他们不像其他国家的驻华外交官会每隔几年就换人,他们可以在自己国内用某些手段来保持自己始终在中国任职外交官,这对他们来说会形成某种良性循环:越深、越稳带来更深、更稳。

总之,经过谈判,项目以优惠贷款的方式进行。中国的总包方是B集团,提供保险服务的是中信保集团,提供贷款的是国开行;苏丹方面则由D集团来对接,苏丹提供基于石油资源的主权担保。在政府层面,则主要是中国的商务部以及苏丹的工业部、驻华大使馆进行对接,同时几方之间亦需要多方同时对接。

优惠贷款是在1995年纳入援外种类范畴的,成为中国对外援助新的业务类型。彼时,传统的援外类型包括无偿援助、无息贷款,但条件所限,往往额度很低,无法满足中国援外以大规模基建为主的目标,而优惠贷款额度高、周转快、服务范围广,一经推出迅速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类型,并且推动了中国对外援助支出规模的增长。

合作敲定,苏丹便派出了一个庞大的队伍来到中国,他们包括:苏丹工业部部长、农业部部长、D集团的总裁一行人等。在B集团位于北京的那栋装饰极为考究的总部大楼里,B集团子公司的头儿接待了他们。

不过,这次的所向披靡,却在半年后的苏丹动荡里荡然无存。

按照此次合作的约定,这个项目必须由中国公司总包,由中国公司施工,设备的95%以上须采购自中国公司。这也意味着,虽然是“援助”,但实际上苏丹并不会得到真金白银的打款,款项将由国开行直接付给B集团及一众中国供应商。不过,苏丹将得到一个漂亮结实的大坝、耐用的公路,以及大片的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然后按照优惠利息进行还款便是,如果还不了款,那么主权担保下的石油资源及其某些附属设施将可被用来抵债。

无论怎么看,就好像我们刷刷信用卡就买到了迈巴赫,如果还不了,那就让银行拿走我们的一套房子,是很划算的事情(严肃了半天开下玩笑)。

而很不幸的,苏丹恰恰是在“这套房子”上出了问题——南苏丹战乱再起,石油管道陷入瘫痪,中信保下调苏丹评级。这直接导致苏丹不再符合之前合同中所需要的条件,并且其主权担保亦无法足够涵盖风险。

大家一起去到喀土穆的时候正是中国的春节期间,这也是燥热的喀土穆一年里最平静柔美的时候。枪声在遥远的南苏丹,而自以为箭在弦上明日便可发的我们尚未意识到局势在一夜之间便发生了变化——高层决定立刻终止此项目,所有人员立刻撤回中国。

所有人近一年的周密思虑、带着D集团的人走访中国供应商遍布各地的工厂、无数次会议与夜不能寐,一夜间回归零点。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项目的无果而终;对于整个行业,这是太常见的事情。国际关系,往往既是事件缘起的契机,也是最大的变数所在。而无论如何,有时即使未能达成某个特定的目标,但项目人的最低目标也是实现最大程度的双方关系建设,以期达到善意的影响。

当美国在去年开始屡次批评所谓的中国“诱骗其它国家掉进精心准备的债务陷阱”,以便“最终使中国在债务国获得更大的政治影响力”,这令熟悉中国完整援外项目的人——从业者、外交官、乃至受援国——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如《纽约时报》这篇报道所讲,美国企业在非洲不敌中国,是真的;但从所谓的“政治影响力”来看,中国的援外项目本意是合作共赢,受援国得到好的设施,中国企业卖了设备并且进行了国际化“拉练”,这类基建项目本来就难以也不可能附加政治诉求,而如果要说某些受援国因此在国际事务上力挺中国的话,那只能说是在这样的工程推进过程中,对方极大地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进而更加支持中国的国际理念吧。

别忘了,在那个黄金年代里,有我们这样一批人投身在这个行业,带着他们行走在中国的土地上、工厂里,我们中的大部分都籍籍无名,但一腔热血惟愿把事做成、把事做好。

所以没错,我们就是所向披靡。

作者   戴西南

出海传媒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