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匠 | 对话“小系列”导演汪俊:以小切大、举重若轻、尊重观众,诠释「小满胜万全」

剧匠 | 对话“小系列”导演汪俊:以小切大、举重若轻、尊重观众,诠释「小满胜万全」
2023年12月01日 20:11 剧研社

“《小满生活》展现的是具有东方智慧的家庭观念,就是「小满胜完全」。”

11月23日,由汪俊执导,秦昊、蒋欣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小满生活》在CCTV8和优酷开播,当晚,剧集的实时收视率峰值即破2.4%,位居同时段全频道电视剧第一。

《小满生活》是导演汪俊继《小别离》《小欢喜》《小敏家》后,第四部描摹都市生活的现实题材作品,以叶逸凡(秦昊饰)和何嘉如(蒋欣饰)因二胎换房为切入口,讲述了三对夫妻的婚姻生活,刻画出一系列啼笑皆非的烦恼和温情趣事,进而传递出一种健康的家庭生活观念:小满即安,知足常乐。

而这亦是汪俊本人事业沉淀的感悟之一,从台前演员和幕后导演同步尝试,从90年代执导《党的女儿》《屈原》,到00年代的《像雾像雨又像风》《浮华背后》《别了,温哥华》《金耳环》《四世同堂》,再到10~20年代的《苍穹之昂》《我的美丽人生》《大时代》《夫妻那些事》《小》系列三部曲,以及《如懿传》《在一起》等剧集,他逐渐在演出和掌舵多种题材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属意的方向,如今深耕都市生活剧创作,并且做出了金字招牌,也是「小满胜完全」的一种真实体现

01

以小切大

小切口折射大社会

传递朴素生活价值观

“口子开得很小,伸进去很有深度和广度,看上去是家长里短,但是里面透着人物宽广的内心世界。”

汪俊坦言,之所以打造出“小系列”,是因为自身不太习惯宏大叙事,更喜欢聚焦于一个话题点,表现一些有特点的小人物或者是中产的尴尬人生境界,以小切大,折射社会百态。

例如《小欢喜》锁定高考,《小别离》锁定中考,《小敏家》锁定二婚,这次的《小满生活》则锁定二胎和学区房。

同之前的《小欢喜》《小别离》一样,《小满生活》依然以三组家庭为主要观察视角,以点带线,呈现大多数家庭的生活状态和核心问题

叶逸凡和何嘉如是一对典型的恩爱中产夫妻,两个人职业体面,生活和工作各有所长。面对着因二胎和换房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彼此有争吵和冲突,但是始终愿意坐下来,一起商量解决问题。

田甜(王鸥饰)和老公田东(李解饰)是一对少见的“上山”夫妻。田东是一个公司老板,田甜原为一个养尊处优的美貌阔太太。结果田东突然想远离都市,回归山林,带着一家开启了山里的田园生活。谁料,田东竟然破产了,一时无依无靠还背了一身债的田甜只得带着儿子重新适应社会,寻找自立自足的机会。

对比叶逸凡和何嘉如的大众感,田甜一家的生活并不多见,而这恰恰是主创为了增强真实感的特别设计,并且同步填补出都市剧不常见的猎奇感,营造出一种贴地飞行的氛围,为“小系列”进行了微创新

汪俊说到,田甜夫妻的原型是他经采访了解到的,当下有很多企业家在山里打坐、养生,他们早已厌倦天天应酬、做生意、搞人际关系的日子,不想再为了赚钱而拼命,渴望脱离都市的强刺激生活,去一个恬静的地方,开荒种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希望这组新鲜的家庭关系可以引发大众对这一类人的兴趣。

另外,汪俊亦提到原型丈夫的实际初衷,原来老公去那个地方生活,除了修身养性、回归山林,还有一种托孤的想法,想让儿子强大起来,继承他的家产,同时也想妻子能够在没有他的情况下独立支撑这个家,支撑企业,所以老公其实用心良苦。

陈立(任重饰)和侯元元(张龄心饰)是叶何二人同一类型的反面,他们不像叶何二人亲密无间,互相欠缺真正的尊重、沟通和信任度。映射了现实里夫妻关系的阴影部分。

作为大城市外来户的代表,陈立夫妻因女儿回原籍考试而分居两地,分开前,掌控欲极强的侯元元悄悄在家里安装了监控,担心陈立出轨。这无疑为夫妻关系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三对夫妻各有看点和剧作功能,大部分家庭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当然,他们在特性之外,又有共性,即《小满生活》的内核——小满胜万全的价值观。

不管营收如何,三组家庭都没有想要实现特别宏大的理想,他们有些佛系,均是选择脚踏实地去满足自家的小确幸、小欢喜,享受平凡人的幸福时光。以叶逸凡为例,他从未想过住别墅、开豪车,想的只是让孩子上学能近一点,妻子不用太辛苦。再以陈立夫妻为例,他们也没有太多的妄想,只想尽力让女儿考个好大学。

“不要把未来图景和愿景规划得太高大上,满足不了就会带来很多焦虑,知足常乐的小满生活更治愈,有余地才有成长和进步的空间。面对焦虑、面对纷乱的现代生活,如何保持一定的定力,不让欲望来左右自己,避免走向欲望的反面,这是现代家庭比较实用的观点,也是这个戏要传达的朴素价值观。”

02

举重若轻

用轻喜剧诠释社会话题

用“不完美”和演员特性

刻画“贴脸式”人物

除了精准锁定社会话题和描摹当代家庭的共性和个性,“小系列”大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偏轻喜剧的风格氛围。

尽管剧集讲述的是社会话题引发的生活困境和家庭矛盾,但是汪俊始终喜欢且善于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去呈现,输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看似冷峻的矛盾,本质因爱而成,切莫因可以跨越的阻碍忘记组建家庭的初心以及共餐齐乐的温暖,所遇的困难能够合力克服

“用轻喜剧的方式化解问题,是我拍现实题材话题剧的一个方法。用调侃、自嘲的方式表现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焦虑,反而能够让观众有更深入更理性的讨论。”

相关方式方法在《小满生活》的人物和剧情细节足以见得,尤其是男主角叶逸凡。这个人有着强烈的鲜活感、烟火气和代入感。

首先,叶逸凡是一位现代“葛朗台”,为了省钱换房抠门至极,特别贪小便宜,去蛋糕店疯狂试吃,想要吃饱为止,给儿子过生日只买一块切角蛋糕,拿一把韭菜苔到何嘉如领导家做客。

其次,叶逸凡爱吃醋,担心何嘉如同事对她有非分之想,会阴阳怪气宣誓主权;第三,叶逸凡更有小男人的一面,一言不合就上演“倒立解压法”,像一个需要安慰的小男孩。

尽管缺点多多,但是在对待家庭方面,叶逸凡不失为一个好爸爸、好丈夫和好儿子,做任何事情都是站在家人过得更舒服的角度考虑。每当家人因为自己的努力获得快乐,他都会发自内心开心。

简言之,叶逸凡是一位“不完美”的完美丈夫,有普通人的优缺点,没有特别大的理想抱负,或者暴富的不切实想法,只是本着爱老婆、爱孩子、爱家庭的本心,沉浸于点点滴滴的小满足,是一个典型的小富即安的现代男人。

角色的生动性离不开演员的精彩表演,汪俊透露,在《小满生活》开拍前,他曾特别针对叶逸凡身上的特质和秦昊沟通过,双方一拍即合,一致认为要展示一个立体化的平凡丈夫,符合当下的审美,更像观众身边的人。

据其介绍,《小满生活》筹备于《隐秘的角落》刚刚播完时,鉴于秦昊在剧中饰演的张东升过于阴郁且深入人心,甚至成为新一代荧屏阴影,汪俊也曾担心,从“杀人犯”到贴心丈夫,会不会转变太大,观众不能接受。不过和秦昊聊过之后,汪俊打消了一切疑虑,一是秦昊本身是很优秀的演员,有极强的可塑性,能够完成这个人物;二是秦昊自己也有突破和改变的想法,对叶逸凡有自己的理解。

再有,生活中的秦昊本身和叶逸凡有些相似,风趣诙谐,嘻嘻哈哈,对老婆体贴入微,还是个东北人。对此,汪俊说到:叶逸凡设定为东北人是开始就想好的,因为从轻喜剧的角度讲,东北的语言体系适合轻喜剧的表达,幽默,俏皮话、歇后语,如果设置成南方人喜感有时候出不来,加上秦昊是东北的,所以就这么设置这个人物。”

由此,从风格和角色及演员的择选上,也能看到汪俊掌舵都市生活剧的方法,即用富有反差感的轻喜剧表达严峻话题,用演员自身的特性刻画“贴脸式”人物

03

从演至导

更加靠近观众的导演之路

无论是《小满生活》的秦昊,还是“小系列”,抑或是过往剧集拍摄中,在演员选择上,汪俊无疑有着独到的眼光,也有捧人的能力,早些年的陈坤、现在的周奇、李庚希均通过他的剧走进了大众视野。

这种选演员的能力,或许是和汪俊本人的表演经历有关。他是少有的演员出身的导演,复盘汪俊的导演之路,他是从话剧演员转型到导演,并又在导演和演员之中可以完美转换角色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汪俊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表演,提到他的转型之路,汪俊直言,因为“年轻人的自尊心。”。

他当时在校成绩不错,可是经推荐试了一部戏之后,导演没有任何表态,只是让他和男一号一起住一个星期。汪俊忍不住去导演,得知项目组想要一个具有沧桑感的中年男演员,汪俊的形象完全不符合,可是碍于他是推荐来的,又不知道如何拒绝,只能先安排驻组。

这给了汪俊极大的打击,让他产生了做导演的想法,能够掌控一部戏而不是听他人安排。不过现在想来,人生有磨难是好事,彼时可能是困境,但是长远来看,是对成长的帮助。假使没有这件事,汪俊可能还只是一名无名演员。

一年半之后,经过努力学校和天赋使然,汪俊考上了中戏导演戏,开启了导演之路。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完全放弃了表演。毕竟,表演和导演有深度关联,分别是戏剧台前幕后的两个重要端口,经验可以互通有无。

汪俊回忆到,他在中戏演的首部戏是李莉导演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他在里面扮演反派刘子和。之后又陆续出演了一些角色。

在他看来,演员的经历,能够让自己在导演的路上能够更加游刃有余,从各方面揣摩角色的性格,力图剧作品质尽善尽美。所以哪怕是做导演有了代表作,汪俊依然没有停下演戏的步伐,先后出演过《男人帮》《我爱男闺蜜》《夫妻那些事》等剧。其中,《男人帮》中恐婚的钻石王老左永邦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汪俊在《男人帮》中

“电视剧的灵感来源主要于第一次做案头的时候,在于现场即兴发挥的东西,我的灵感一半来自于和演员之间的相互碰撞,我会忽然想到让演员怎么样怎么样,在家沉思闷想只能想布局,演员的表演会让你忽然茅塞顿开,电视剧需要经验的积累,来自于对行业的熟悉程度,因为电视剧会有意外,要有应变能力,来改变思路。”汪俊说道。

正式担当导演是在1991年,那是汪俊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的第二年,他被调入总政歌剧团工作任导演;同年,他与别人联合执导了主旋律歌剧《党的女儿》,获得第二届全国文华大奖、第六届全军文艺会演一等奖及导演一等奖。

这明显给了汪俊信心,而这以后,他又在1993年和1995年分别执导了歌剧晚会《军营儿女》和民族音乐剧《芦花白·木棉红》,各自获得文华优秀新剧目奖及解放军文艺奖和全国歌剧观摩演出一等奖、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届全军文艺新作品奖和戏剧导演奖。

通过出演话剧、执导歌剧、晚会和音乐剧,汪俊可以面对面看到观众对于作品的反应,比其他导演更加明白观众的情绪诉求,这让他高度尊重观众当下的情绪反应,为他日后拍摄现实题材作品打下了基础。

1996年,汪俊执导的首部电视剧《若男和她的儿女们》播出,讲述了上海一家人的故事,在豆瓣收获了7.3的高分。这部剧开启了他的剧集导演之路,同时也是他树立都市家庭生活剧招牌的起点。

而后,凭借《夫妻那些事》《我的儿子是奇葩》等作品,汪俊在此类剧集的经验愈发深厚,2016年的《小别离》更是迎来厚积薄发,一跃成为都市家庭生活剧的金牌导演,《小满生活》的收视再度证明了这点。

提到与观众的交流,以及观众与创作的关系,汪俊曾言:“虽然收视率不是一个评判作品好坏的硬性标准,但是他会追着所有创作者跑。拍给谁看是创作之初的最大问题。如果定位在收视上,那么目标观众就是所谓的‘三高人群’,观众心理学是一门很重要又在不断变化中的学问。做导演,就是将所知所学,用一种最容易让观众接受的方式叙述出来,把宏观的东西讲的完整,才可能挖掘最好的作品。我这个年纪的人所经历的和所受的文学影响都是比较深沉的,但过于沉重的哲学与文学思考不能放在电视剧中,多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有时将问题挖掘过于深刻,观众反而不爱看。导演要渐渐学会收起自己的美学趣味,寻找观众爱看的类型。”

真正尊重观众,或许就是汪俊的核心秘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