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艾石理论:艺术循进优存定律简注

王艾石理论:艺术循进优存定律简注
2022年03月26日 21:53 湖社书画院

关于艺术优存定律,本书在各个章节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都进行过相关佐证论述。而本章目的则是对宇宙自然循进优存规律进行直白化解读,以便读书朋友更好地理解新艺术定义中提出的艺术优存定律。

大家都知道,宇宙非常深奥神秘,但只要略作深度追问,你就会发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会遵循同一个规律,即在守恒状态下不断向前运动、不断在优胜劣汰中不断本位循环,我们把这一现象叫做递增循进律(这里的增并不是绝对的增长增加,弱化也是一种增进)。比如大树,从小往大增长,没有人看过大树越长越小。在大树成熟的时候,会开花结种,种子再发芽长成小树,小树再长成大树,如此循环往前。树在循环过程中不断自我劣汰,自我优化,以期实现守恒的诉求。

动物和人类的生命也是在递增循进律下运动的,出生,长大,生育,衰老,死亡,再出生死亡,永远在往复循环之中期求守恒。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动物植物,个体生命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消失。死亡,其实是生命原子的回归,是递增循进律的环节。

除了生命之外,人类的思想境界同样受递增循进律影响。例如佛门修行,依次概分为沙弥、和尚、罗汉、菩萨、佛,当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超越到佛之上的时候,又循归到沙弥之前的原点上。由此反推,修行者的每一个进步,就是一个循进。

在动物和人类的生命递增循进过程中,以及前面章节对人类起源的论述,我们确定,我们作为宇宙中的一个人,我们并不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基因是亿万年前循进优化而来,我们的肉体是细胞生物通过生化电反应控制的基因利用宇宙中的物质组装而成。我们是谁,没有人知道。我们之所以感觉到我们是我们,是因为人类的思维记忆等不能通过基因保存遗传到下一代的躯体中,故每一个新的躯体诞生,就会产生出一个具备独立思考的新思维系统,这个,我们把这个工具叫做意识思维,就是这个意识思维让我们以为自己就是自己。从终极角度来说,,假象的目的是控制人类在不同社会环境下进行相对应的生命优化守恒活动。比如人还在动物时期,与动物一样,哺育下一代属于纯洁的本能性优存行为。当人的思想循进到一定度值时,哺育下一代被渗入求福报的功利思想。我们在其它章节已有论述,主观的功利福报思想无疑是思维假象,目的是优化个人生命生存度。所以,功利思想仍然没有摆脱基因守恒控制。

树、人、及所有动植物的这种递增循进优化守恒活动,都是由宇宙规律决定的,我们称其为优存定律。简单通俗的说,是物种在本能的基因传播循环活动中为保障生命基因永恒存在而自然劣汰优化的宇宙性的客观规律。

好比狮群,最强壮的公狮才有资格与母狮交配繁育后代,当雄狮衰老后就会被年轻的强壮雄狮赶走,并杀死老雄狮衰老基因所产生的幼崽,促使母狮尽早发情生育。在狮群中,强壮的雄狮优先交配权、杀死弱者基因的幼崽、守卫领土等行为均归属于本能的优存定律范畴。

再看人类,为什么高富帅、白富美更受异性青睐,其根本原因是高富帅、白富美的内在基因更加纯正,外在条件更具生存力,故人们本能的选择高富帅、白富美作配偶,其内在动因就是基因优存定律所支配的。比如人类对异性美与丑的定义,美是基因为了保持永恒存在,为了选择更好的基因与之交合优化,而本能的识别异性基因优劣的直观表象。这个直观表象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它受个人生存环境与个人生存度所影响,但它的动因均是指向优存的。如有的民族以胖为美,有的部落以长颈为美等,其终极动力因均指向优存。

我们在“人类存在的意义”一文中也有论述,人、动物、植物等,都是一台生命基因优化、传播、繁殖、守恒的机器,我们吃饭、喝水、呼吸等生理活动,最终目的都是为基因优存而从事的宇宙物质能量吸收加工的工作。男人喜欢美女,女人喜欢帅哥,只是被肩负优存使命的基因欺骗利用而已。

不仅如此,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最终都指向优存。

包括人类一切主观客观、理性感性、形而上形而下、空间时间等等思想概念和人文思想活动,以及人类生活中对衣食住行的品质欲望、吃喝玩乐的愉悦欲望、生活幸福感、快乐感等等,在优存层面全都是统一的,终极动力因是一致的,一律受优存定律支配与影响。

优存定律也很好的解释了地球物种的演化过程,否定了某些物种起源理论,弥补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不足。

综上所述,毫无疑问,人类艺术活动同样指向优存,不同的是,艺术所扮演的是人类生命总调度师角色,在宇宙规定性下遵循递增循进规律中作用于人类一切生命精神活动,终极任务是优化人类生命生存度,保障生命守恒,实性任务是为达成人类完美生命精神世界服务的,我们称其为艺术优存定律

艺术优存定律在实性中是不断向前运动的,人们通常把这一运动现象叫做创新创造。

也就是说,递增循进的优存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创新创造被认知利用后,必然转变为常识,再必然有新的创新创造产生,替代或淘汰旧的常识。

对于人类而言,创新创造并不是凭空发明创造一个东西,世界上所有物品都是宇宙规定设计好的,目前的人类还没有能力超越宇宙,自己来发明创造一个物品来。

人类的一切创新创造,其实只是寻找和发现,我们通常将这类寻找发现称作创新创造而已。

读者们一定会质疑,汽车、飞机、电脑、手机明明是人类发明创造的,为什么说人类没有发明创造呢?

我们看汽车,是人类发现了宇宙间的蒸汽动力后制造了发动机,制造车身使用的金属是人类在石头泥土中发现了金属元素后经过加温提炼出来的,制造汽车配件所使用的塑料是人类在天然石油中发现提炼出来的。明确的说,不是人类发明了汽车,而是人类发现并利用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组装制造了汽车。核武器、卫星、电视等等,都是同一个原理。

艺术也不例外,人类所有的艺术创新创造都是在遵循宇宙客观规律下的探索与发现的一种高于哲学的哲学性活动,终极任务是为生命基因优存服务的。

为了顺应传统思维,我们在本书中仍然将艺术的探索发现活动称作创新创造。

艺术的创新创造围绕一个核心运动,我们把这个核心叫做美。

在学术界,主流学者把美列为主观范畴,主观美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著名的哲学家康德。很显然,康德当年并没有涉入宇宙循进优存层面。否则,作为一个严谨的哲学家,是不会如此下定义的。

我们从表观上看,美确实是此在主观上的感受,对美的定义也是此在主观上的定义。如果我们绕到美的背后,你就会发现,主观其实是此在的幌子,支撑美的是宇宙客观规律的优存。没有优存,美是不存在的。就像盛开的花朵,没有枝干根叶,花朵是不存在的。

关于美,本书其它章节均有论述,这里不再过多表述。

本文摘自王艾石理论,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原作者简介:

王艾石,本名王江,安徽金寨人,定居合肥,自由艺术家,画家,艺术评论家,新艺术定义奠基人,首次提出《艺术优存定律》、《艺术精神回归》、《艺术新起源学说》等全新艺术理论,并重新整理阐述了《艺术本能性》和《艺术基本特征》等相关论点,在人类史上第一次明确了艺术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绝对主导作用与意义,第一次明确了人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艺术的结果,并将艺术与工艺清晰分类,为新时代艺术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

王艾石为纯粹的艺术爱好者,以艺术开拓探索、理论研究和普及艺术为使命。曾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研究所创作研究员,两岸书画院院长等职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