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时期,频繁而剧烈的战争,使得各个诸侯国对士兵的需求大为增加。春秋时期,传统贵族的竞技式战争逐渐趋于没落,取而代之的则是“兵农合一”的全民战争。
地主阶级的兴起使得郡县制成为各国主要的政治管制方式,各诸侯国主要实行郡县征兵制,农民是主要的征集对象。郡守和县令有权征集本郡、县适龄男子入伍,并可率领他们出征。男子16或17岁“傅籍”(或称“傅”),即进行登记,然后,根据国家需要随时应征入伍,直到60岁才能免征。如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墓主17岁“傅籍”,第二年入伍参战,战争结束返回故里,后又再次应征入伍。
除征兵制外,各国还兼行募兵制。招募之兵,经过严格的考选,多充军队的骨干和国君的卫队。如魏国考选“武卒”,要求能“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这样一来,各国国君非常重视土地和人口,将之作为国家的核心资源和施政方略。比如越王勾践在卧薪尝胆的时候,曾经下过命令,“男子17不娶,女子14不嫁”,其父母皆有罪。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政府还会出面组织民间婚嫁。如此,经过十多年的生育,越国人口增加,军事实力增强,从而一举击败吴国,报仇雪恨。
同时,郡县制度的施行,也使得君主集权的能力增强,可以对地方事务有更大的主导权。国君任命的地方官守不再是世袭贵族。为了能够调动得了国家资源,各个诸侯国还分别变法,其主旨就是把地方隐藏的民户都给登记造册,该纳税多少,服役多少都清晰可查。为了惩罚那些不愿意服役和纳税的自由主义者,政府又制定了“保甲连坐”的株连之法,对社会的管控力度(即是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这样一来,一场战役的参战人数动辄数十万也就不足为奇了。
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很大,以至于廉颇反攻燕国时,能够调用的赵兵多数还是未成年的孩子。可是此战中战损的,更多是邯郸、太原两大军政中心的士卒。在赵国的代地雁门和河套九原一带,赵国还有一支用于防备草原游牧势力的边军。赵国能够在长平之后的邯郸之战和燕赵之战中取得胜利,所依赖的也就是这支生力军。
战国时期,曾有学者统计,秦国人口总数500万,赵国人口总数大约有350万人。根据战国的普遍兵役法,假设兵民比例1:10,赵国可以拥有35万军队。那些战国策士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带甲百万”不是诓语。原因是当时兵民未分,老百姓拿起刀枪就是士兵。所以,这才有范睢的灭国屠军之论,战争越发残忍血腥。不过,极限情况下,赵国可以按照1:5比例征发70万军队。在后世的前秦、后赵等国,都曾经使用过类似的比例征发军队。即使长平之战损失40万,赵国仍能勉强凑齐30万军队。
赵国原本国力大损,边军即使有兵却无粮。不过,燕国此时却给赵国带来了利好消息。燕国倾举国之兵60万众侵犯赵国,被廉颇击败,所获辎重粮草器械无算。廉颇还反攻燕国,一直打到了燕国的都城之下。如不是赵国刚刚经历过大败,不敢久悬大兵于外,燕国此时就要退出七雄之列了。
最后燕国割地赔款,赵国才见好就收。这次战役获得的土地和钱粮人口,大为充实了赵国的实力,使得赵国在庞瑗的带领下又一次成了东方六国的纵约长。在秦王政五年(前242年),第五次五国伐秦失败之后,赵国迁怒于齐国,派兵击败齐国,又夺取了齐国的河间之地。后来魏国被秦国逼迫,不能再守住邺城,也派遣使者将邺城送给了赵国。虽然邺城在赵国手里也不过只有3年就被秦国夺走了,但是赵国一直到最后都是秦国最难啃的硬骨头是当仁不让的事实。
燕赵之战发生在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这场战争的胜利对赵国的复兴至关重要。赵国将取自燕国的资源投入到本国军事发展中,终于在7年后,在边地锤炼出一支精锐的代地边军。
这支军队在李牧的带领下,阵斩匈奴10万骑兵,一战打的匈奴三十年不能翻身。这效率比起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一连30多年的对匈战争高的多!后来秦军不断东进,前锋已经深入到河北中部,在邯郸附近修建营垒。李牧又带着这支边军火速南下,与邯郸守军一南一北,击败10万由桓龁带领的秦军。秦始皇自此不敢再与李牧代地边军野战,而是采用了阵地战,逐渐消耗赵军的有生力量。同时,又施行了反间计,故意放走赵国公子嘉,制造出李牧要扶持公子嘉的假象,污蔑李牧谋反。最终,李牧被赵王冤杀。而这支边军在失去了主帅之后,也无心应战,最终归于失败。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