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涨95%!泡泡玛特的旧逻辑与新故事

大涨95%!泡泡玛特的旧逻辑与新故事
2024年07月15日 09:54 星图金融研究院

截至7月12日,不知不觉之中,今年泡泡玛特股价已经上涨了94.81%,差不多翻了一倍。随着公司市值再次突破500亿关口,泡泡玛特似乎又回归了当初那个意气风发、充满希望的“潮玩少年”。

回头来看,这轮股价自年初以来的连续上涨,更像是市场预测到业绩回升之前的抢跑。财报显示,2023年全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63.01亿元,同比增长36.46%;净利润10.82亿元,同比增长127.55%;经调整后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增长107.57%。

在过去,泡泡玛特一度被称为“90后的茅台”,然而,与茅台股价长期横盘震荡不同,泡泡玛特在2021年2月甫一上市创出105.21元/股的高价之后,便头也不回一路下行,最低跌至9.81元/股,当时高位站岗的投资者们可谓是“血本无归”。

潮玩终究还是潮玩,哪怕它是泡泡玛特,由于客户主要来源于Z时代,相对茅台而言,这些快消公司业绩对于经济冷暖往往更为敏感。

在2023年财报的董事长致辞之中,开篇便是“三年一个小周期”。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泡泡玛特的好日子还会回来吗?这家曾经的千亿巨头又有哪些故事可讲呢?

1

泡泡玛特是中国领先的潮流文化娱乐公司,围绕全球艺术家挖掘、IP孵化运营、消费者触达、潮玩文化推广、创新业务孵化与投资五个领域,构建了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综合运营平台。

当然,这是比较正式的官方说法,一言以蔽之,可以将泡泡玛特理解为 “那个卖盲盒的”,它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卖盲盒”展开的。

简单来说,“挖掘艺术家”可以理解为盲盒寻找设计师;“IP孵化运营”是把新款盲盒卖给客户,同时延长老款盲盒的生命周期;“消费者触达”是选择线下商店或电商销售的方式卖盲盒;“潮玩文化推广”是科普盲盒的各类玩法、培养盲盒的潜在客户,“创新业务孵化与投资”比较复杂,可以理解为公司在探索如何卖出更多的盲盒,比如制作与盲盒IP相关的电影、动画或者游戏。

那么,卖盲盒会是一门好生意吗?毕竟与上市的硬科技公司比起来,例如比亚迪、宁德时代、药明康德等,这门生意看上去没什么专业壁垒,自然也缺乏护城河,即使是与茅台、伊利这些同为消费类公司相比,含金量似乎也要差上许多。

然而,事实可能让很多人大跌眼镜,至少从营利增速和毛净利率来看,这门生意还真挺不错。

自2019至2023年的5年间,泡泡玛特的营业收入自16.83亿元增长至63.01亿元,涨幅达到了274.39%,2019-2023年同比增速为226.80%/49.23%/78.71%/2.81%/36.47%,归母净利润自5.24亿元增长至10.82亿元,涨幅达到了139.91%,2019-2023年同比增速为351.00%/16.19%/62.98%/-44.26%/127.31%。

可以看出,除去中间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导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有所下滑之外,其余大多数时段都在高速增长。并且,随着防控政策的优化和线下消费的回暖,公司业绩增长已经展现出触底回升的迹象。

自2019至2023年的5年间,泡泡玛特的平均毛利率为61.68%,平均净利率为18.84%。如果截取2023年进行对比,泡泡玛特在全部A股中毛利率/净利率排名为352/890位,分别处于前10%/前20%分位数。

并且,还要指出一点的是,泡泡玛特目前依然处于高速扩张时期,比如现在公司正在日韩、东南亚、欧洲等地陆续开店营业,因此,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稍高是完全可以理解。相较而言,毛利率更能代表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这样来看的话,泡泡玛特和中低档白酒差不多,和舍得酒业、老白干酒基本属于同一水平。虽然和茅台没法儿比,但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已经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成绩。

抛开那些玄之又玄的分析,仅仅从财务数据上来看,泡泡玛特确实算是找到了一条好赛道。

2

马斯洛将人类基本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交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五项,其中,社交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些上层需求,决定了泡泡玛特这类企业发展壮大的市场空间。

泡泡玛特对此也不讳言,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就提到,“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后,更多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感,而不是纯粹的刚需。”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一二线等高能级城市,单身、独居、缺乏社交,人们不得不忍受逐渐原子化的生活。在这种境况下,寻找难得的“小惊喜”便成为年轻人枯燥而烦闷的平常生活之中一点仅有的希望。

“今天加班好累……又被老板骂了……顺路去旁边商圈的泡泡玛特抽几发盲盒散散心吧。”

“和好朋友一起去吃饭/喝咖啡很开心,一起去抽几个盲盒吧。”

“哇哦,居然一发出金,赶紧发个小红书/抖音/微博/朋友圈记录一下,顺便换换重复的!”

对于年轻人来说,购买盲盒不仅仅是为了抽到隐藏款时的惊喜,更重要的是,在接下来引发的讨论、分享、交换的过程中,获得的玩偶成为了他们与同好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在超话、贴吧、豆瓣小组、微信群等玩家自发组成的社区之中,人们不分地域、不分阶层、不分职业,所有的社会标签都被隐藏,只剩下“泡泡玛特爱好者”这一身份,所有人可以平等、自由地在群体之中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只不过这种情绪被巧妙地隐藏在抽盲盒这一行为之下。

东方人是普遍内敛的,这可能与我们几千年来的儒家文化有关,但长期压抑的情绪总是要找到出口来释放。在经济上行时期,这可能表现为各种纸醉金迷的奢侈消费,一旦经济陷入衰退,人们就会缩回自己搭建的温馨小窝中寻求抱团取暖。

回顾日韩历史,各类亚文化的兴起恰恰与经济增速的转折点相符,大概正是出于此种原因吧。

3

对于泡泡玛特来说,对星辰大海的征途可能才刚刚开始!

要想预测泡泡玛特未来的发展,市场空间和渗透率是两个绕不开的问题,不过,市场对此的分析已经连篇累牍,本文不打算在这方面赘述,而是打算通过泡泡玛特现有的客户结构来讨论。

据谷雨数据公布,在泡泡玛特用户之中,75%为女性用户,18-34岁人群占比达到78%。2023年财报显示,泡泡玛特在一线、新一线收入占比约为66.85%,中国内地收入占比为83.1%。

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到泡泡玛特用户画像:中国高能级城市的Z世代女性。相应的,我们也可以对症下药,找出泡泡玛特未来的三大增长空间。

第一是要出海,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出海似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凡在国内混出点名头的企业基本上都要讲一下出海逻辑。不过,泡泡玛特作为一个文化消费企业,面临的困难要比比亚迪、传音这些企业大得多。外国人上手中国汽车、手机等标准化产品困难并不大,但由于情感和文化上的差异,普遍很难接受和欣赏泡泡玛特的盲盒产品。

参考一下当年在国内大火的流浪地球、哪吒等IP,尽管电影在国内斩获了数十亿票房,在海外的成绩却乏善可陈,甚至与我们文化相近的日韩对此也反应一般。

泡泡玛特对此主要有两大打法:一是由近及远、由亲及疏,抢先进攻日韩、东南亚等临近内地、受到中国文化辐射更多的地区,然后再进军难度更大的欧美地区;二是推行本土化战略,打不过就加入,通过与当地的艺术家开展合作,依据海外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推出更多与当地消费者情感联结更为紧密的新IP和产品。

要指出的是,泡泡玛特的出海已经初见成效,海外零售店从2022年的28家增长至70家,机器人商店自2022年的49家增长至99家,并且还开设了官网以及 Shopee 等电商平台店铺引流。2023年,泡泡玛特在港澳台及海外营收达到了10.66亿元,同比增长234.86%,其中,线下渠道收入达到了6.40亿元,同比增长324.68%,线上渠道收入达到了1.56亿元,同比增长72.69%,批发及其他渠道收入达到了2.70亿元,同比增长26.82%。

第二是要下沉,当前拼多多市值已经临近2000亿美元,短短几年就反超了老霸主阿里,证明了下沉市场所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

对于泡泡玛特而言,出海是为了增长,内地则是生命线,无论如何,中国市场才是泡泡玛特的最大底气,既然已有拼多多珠玉在前,挖掘下沉市场就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泡泡玛特确实在县域市场发力。2023年,仅从线下渠道来看,二线及其他城市的零售店及机器人商店增加了79家,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则加了78家。与之相对应的,“小镇青年”们明显更能消费,二线及其他城市收入同比上涨48.51%,内地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收入同比上涨45.19%。

第三是要把玩具卖给男性,据说,在消费领域有一句经验总结,“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并且,泡泡玛特偏向于可爱、活泼、温馨的风格与传统的“男性气概”不符,看上去似乎很难挖掘男性市场。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男性的消费能力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了。在传统家庭背景下,女性往往会承担很大一部分采买任务,体现在消费企业统计数据上,就是客户群体主要为女性。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年轻男性群体之中,“大手大脚”的消费并不少见,显卡、球鞋、球星卡,很多限量产品价格都被炒作到天上。

并且,男性对于玩偶绝对说不上反感,很多年前就有“宅男一面墙,北京半套房”的说法,从B站畅销的黑丝兔女郎,再到GW卖了几十年的战锤小人,都证明了男性不是不愿意买玩偶,关键就在于企业能不能找到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形象。

泡泡玛特正在努力迎合男性消费者的兴趣,通过与漫威、魔兽等男性向IP合作并推出大尺寸盲盒,尽管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多款产品的销售火爆已经证明这条路是可以走通的。

4

截至2023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27万美元,逐渐逼近高收入国家1.3万美元的门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中国人的物质需求或许说不上充分满足,但确实已经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边际效应已经开始递减,与之相比,精神需求依然处于蓝海市场,精神类的消费依然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并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培育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批中产群体,特别是其中以Z世代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人,由于独身主义的盛行,他们更加注重当下的生活体验,具备更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无法长时间脱离群体而独立存在,尽管Z世代排斥传统的家庭生活,但他们内心深处却对“小温馨”、“小确幸”有着极其深切的渴望,希冀于通过某种产品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增加与他人之间的互动,而这或许就是泡泡玛特得以存在的意义。

在作者寻找资料的过程中,在某视频网上站看到一位不知名PO主“小心翼翼”地上传了自己的一个拆盒视频,标题写着“分享幸福时刻……”。

给消费者带来幸福,这便是泡泡玛特成功的终极密码!

本文由“星图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武泽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