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西精创医疗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西精创”)总经理孙淼格外忙碌。
一方面,临近年底,项目收官工作迫在眉睫,作为企业联合创始人的他,还接连收到不少产业论坛和学术会议的邀请;另一方面,适逢华西精创在蓉扎根的第三个年头,其科研成果和发展前景吸引了不少科研团队的目光,越来越多的项目前来寻求合作、孵化,“每天能接到不下几十个电话。”
就在2021年,成都高新区正式发布“岷山行动”计划。彼时,已有多年执行、管理医疗机器人研发及产业转化项目经验的孙淼,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员、博导李康以及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顾力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智能医疗器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潘挺睿等具有医疗科技背景的专家学者一拍即合,以手术机器人系列项目,成功申请“岷山行动”计划首批揭榜项目,成立了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华西精创)。
三年以来,华西精创从筹备阶段的10个人,逐渐壮大成为约130人的科研团队。“从成立到现在,我们共孵化了9个团队,涉及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等二十多个产品。”孙淼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华西精创及子公司已经拿到了数千万的销售收入,“今年年底,我们的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还将完成第二轮融资,估值在3个亿左右。明年,预计销售额还会继续翻倍。”
聚焦医疗器械领域
探索“医工结合”创新转化
随着技术进步、老龄化社会需求增加以及医疗资源压力的推动,医疗机器人正成为医药行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赛道,其涵盖了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方向。
“高中毕业后,我就来到了成都,在这里度过了4年本科生涯,又在成都读了电子信息的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医学多模态信息的融合技术,聚焦医疗场景中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等。”孙淼是四川德阳人,却与成都结下了深厚的缘分。他告诉记者,选择医疗器械作为创业的方向,与他博士期间所学的专业紧密相关。
那时,国内的医疗器械领域还处在被“卡脖子”的阶段,“医工结合”创新转化成为医疗设备领域的共识。
“以手术机器人为例,它脱胎于机床技术,但由于国外在数控机床、高精度加工机床等传统领域有更深厚的基础,因此国内与国外相比,在手术机器人产品制造方面差距较大。”国内产业的短板也给了孙淼一个思路:能否针对被“卡脖子”的医疗器械领域,激发医疗行业更多的创新力?
由于此前孙淼就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员、博导李康以及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顾力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智能医疗器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潘挺睿等具有医疗科技背景的专家学者进行过合作,因此8人一拍即合、优势互补,联合创立了西部第一家集产学研为一体、以产业孵化为核心的新型综合研发机构,决心针对以康复机器人为代表的医疗器械领域进行突破。
为何选择将项目落地成都?孙淼与其他创始人有着自己的考量,“一方面,成都高新区的‘岷山行动’计划专门针对手术机器人的项目进行‘揭榜挂帅’,为我们提供了近亿元的资金支持,营造了宽松的创业环境。另一方面,成都还具备非常强劲的医疗资源,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相比,成都的华西医院有着广泛、专业的应用场景,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临床数据,这就是成都本地龙头医疗资源对科研团队的吸引力。”
项目筛选、人才引进、技术突破……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手术机器人伸出机械臂,让导丝在血管模型中不断“探索”,抵达预定的治疗部位。在另一侧的屏幕上,正在操作的穿刺针、导丝以及血管结构以影像的形式精准呈现。工作人员介绍,“机器人搭载了力反馈和视觉反馈技术,能够实现手术的远程精准控制。该机器人预计今年12月底,就能研发出二代样机,全面启动第三类医疗器械报证工作。”
从科创项目,到能够实际落地应用的产品,这一孵化周期十分漫长,甚至随时面临“夭折”的风险。作为创业者,孙淼如何推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一方面,我们会筛选具有临床价值,并有一定成熟度的项目进行落地。另一方面,我们创立了6个公共技术平台,从技术创新、特殊应用场景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突破研发,以实现科技成果到产品落地的转化。”孙淼说。
人才,是孙淼创业之初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医疗设备领域涉及多种技术维度,“三年前,不少学者在落地企业或项目时,会优先选择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并且,项目转化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等专业技术人才在成都也非常稀缺,当时我们的招聘周期可能会拉到三个月。”
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等行业在成都的迅猛发展,孙淼惊喜地发现,成都本地市场上的人才越来越多了,“不少在本地毕业的高校学子愿意留下来了,而更多来自省外,甚至国外的人才也在这里进一步聚集。”这种变化,企业的感受最为深刻,“除了招聘周期缩短、人才匹配度更高以外,之前深圳、广州等地兼职的优秀技术人才,也主动申请转为我们的全职岗位,前来成都安家落户,这无疑为科创类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接连而来的科创人才
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活水
“创业的过程是痛苦的,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孙淼说,资金、人才、政策、行业,几乎每一个环节都会遇到困难,“所幸,在创始团队的努力以及成都政府服务的加持下,我们‘接住’了这些冲击。”
一个细节是,今年成都启动了“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在与政府部门对接的过程中,我们提到,作为初创企业,希望针对社区、养老院等非专业医疗机构,拓展更多的产品试用场景。”让孙淼意外的是,相关部门立刻安排了锦江区、成都高新区相关的街道、社区与企业进行对接,“目前,我们的康复机器人等产品已然落地试用,这不仅打开了市场,更为我们提供了意见反馈的渠道,让我们进一步对产品迭代升级。”
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落地、销售,这家成都本土企业也在市场上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如今已有来自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的项目在与企业进行对接,希望能在平台进行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
项目、人才接连不断,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都让孙淼感触颇多,“从前,大家总说‘少不入川’。然而,近年来,随着青年人才对生活质量、环境要求的逐渐提高,成都这座公园城市的安逸特质和文化氛围,反而进一步吸引了来自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青年人,也为越来越多的科创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活水。”
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摄影记者 王勤
编辑 成序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