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君主专制的铮铮铁骨,让一切“九五之尊”相形见绌!

反君主专制的铮铮铁骨,让一切“九五之尊”相形见绌!
2024年05月21日 16:20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文:舒生

君主专制是我国古代政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种特点是如此显著,以至于它给人的感觉,好像完全压制了一切。但事实上,历史上并不乏反对君主专制的“逆流”。

这股逆流,犹如暗室一炬,尽管只是星星之火,却始终不曾熄灭,最终成为中华文明之光的源泉之一。

早在《吕氏春秋·贵公》里就认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违公道。无独有偶,《汉书》作者也持类似的观点。

宋亡以后以“遗民”自称的思想家邓牧也反对专制。他认为自秦以来的专制统治都违背了尧舜禹秉持的天下大道。后世那些喜好歌功颂德的君王,那些看起来器宇轩昂的帝王,那些穿着龙袍的九五之尊动辄说“奉天承运”,其实都是假公济私。

明代思想家吕坤也反对君权至上,认为“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批判君主“以我病百姓”,危害无穷。

明末清初是反对君主专制的高潮。大儒顾炎武在《郡县论一 》痛斥家天下专制对国家的危害:

“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分之国;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而又设之监司,设之督抚,以为如此,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不知有司之官,凛凛焉救过之不给,以得代为幸,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在顾炎武看来,君主本质上都是自私的,特权在手便以为天下独有。随着野心膨胀,君主会试图控制臣民的方方面面,让一切都为自己服务。在这样的制度下,即使他不想加害于民,底下一帮喽啰也必然会盘剥民脂民膏。

视君主为天下大害的还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黄宗羲对这种危害作了更深入鞭辟的分析: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始而渐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享受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这段话真是淋漓地揭露了统治者的嘴脸。黄宗羲在此不仅痛陈专制君主“反客为主”的窃国本质,而且指出了君主利益集团与人民利益之间的根本对立。正是君主的“大私”,使得人民不能“自利”;正是无数人民的牺牲,成全了君主的莫大产业。因此,不反对君主特权集团,人民便不能“各得其利”。

如果说黄宗羲还对君主“口下留情”的话,到了唐甄这位明末清初思想家这里,对君主的批判就完全白热化了。

他认为君主只不过是“匹夫”“独夫”而已,自秦以来的帝王都是独夫民贼。表面上仁义道德,实则杀人越货,血迹斑斑。大将、偏将、卒伍、官吏杀人,皆非彼之所杀,实是皇帝老二所杀。自秦以来屠杀二千年,“何帝王盗贼之毒至于如此其极”?唐甄甚至主张把君王送上刑庭,进行审判。这种思想,可谓是中国版的大革命思想了。在那个专制笼罩一切的社会,真是石破天惊之语。

受唐甄反君主专制影响,维新派的谭嗣同后来高呼:“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面对专制统治的屠刀,这位改革先驱没有丝毫畏惧,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血溅刑场,让一切“九五之尊”相形见绌。

如今,斯人早已远去,但那些反君主专制的铮铮铁骨,却回荡在历史的长河里。

伟大的反专制斗士永垂不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