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货币失灵环境下,如何防止通胀在某个阶段,被某一特殊点所触发而全面爆发,以致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等问题?
文 字 / 陈拥军
编 辑 / 白 琳
货币失灵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宏观经济管理面对的一道难题!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宏观管理体系不健全,生产和流通体系不完善,以及简单照搬发济经济体的管理方法,过分依赖货币政策工具解决发展问题,使得货币失灵现象高频出现,深刻影响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何为货币失灵?简言之就是,通过增加货币发行量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不及预期甚至落空,且带来货币无序贬值(包括国内贬值和国际贬值)的现象。
产生货币失灵的机理是:各种因素,如厂商和居民集体预期悲观,重要收入抑制(如股市等长期低迷),宏观审慎管理措施过多过严(典型的如房地产限购)、以及国际收支长期大额顺差等,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带来货币投放后乘数效应降低。
而宏观管理部门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目标,重叠加大货币投放的力度。越来越多的货币和越来越低的乘数效应互相催化,使得经济体中货币漫溢;而经济发展逐步远离设定目标;其他宏观管理措施也随之失灵。
判断是否存在货币失灵,简单的观察视角有二:通胀率和货币流通量与经济总量之比。如果出现恶性通胀,货币失灵肯定存在;如果通胀不明显,则需分析货币量和经济量之比,并横向和纵向比较观察。
复盘我国改开后的数据,从通胀角度观察货币失灵现象不存在或并不明显。即使在上世纪八十年末价格改革闯关阶段,通胀率也就是20%左右,离50%的恶性通胀标准尚有较大的距离。而当下阶段,数据更显现出通缩的迹象。刚刚公布的今年六月CPI,同比持平,环比下降;PPI近几年一直低迷。
而从以M2为指标的货币量,与以GDP为指标的经济总量之比视角观察,我国货币失灵现象近些年则明显存在,且有逐步加剧之势。
先看对比国家情况:按2019年数据,美国的M2/GDP之比约为0.75;日本约为1.85;德国约为0.9;英国约为1.1;印度约为0.2;巴西约为0.6;俄罗斯约为0.44。结合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情况,日本成为发达经济体后出现了失落的若干年,而其上述比值是样本国最高的,接近2。美国、德国、英国等老牌发达经济体发展速度一直是相对平稳的,其比值在1左右。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经济发展速度偏低,其上述比值在0.5左右。据此,我们可以基本结论:M2/GDP之比处于1左右属于正常,货币是相对有效的;超过1.6将出现货币失灵;低于0.6会出现货币抑制,影响经济正常增长。
我国的比值轨迹是:1990年比值为0.82;1995年比值为0.96;2000年比值为1.33;2005年比值为1.63;2010年比值为1.82;2015年比值为2.06;2020年比值为2.16;2021年比值为2.08;2022年比值为2.2。
数据可见,我国改开前期货币是适度的,有效的。从2000年前后开始,出现货币失灵症状,但程度轻微。随后,宏观管理过度依赖货币增加来刺激经济发展,货币失灵症状逐年加重。到2010年后,逐步超过了对比国家比值最高的日本。最近几年,继续实施货币扩张,货币失灵基本成为常态。
一直有种说法,美国近几年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增加货币投放,我国充分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是为了对冲这种外部压力。而从数据看,这种说法的证据并不充分。美国到目前为止,M2/GDP之比仍然在1以下区间,低于我国一倍以上。
货币失灵会有什么不良后果?最主要的就是:通胀压力累加;汇率贬值压力累加;经济循环逐步放慢,以致货币工具推动经济发展功效无限向零接近。
很有意思的是,我国近些年并没有出现高通胀,与货币失灵的后果似乎关联不大。而美国情况是:即使没有进入货币失灵区间,但由于近几年确实因加大了货币投放,导致其通胀成为了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美元汇率也在市场中下行动荡;同时其经济增长出现了疲软状况。
为此,经济学界一直在探讨为什么。基本结论是:除了美国和中国市场化程度存在差异,导致通胀表现形式不同外;主要是我国房地产不计入通胀指标;而这些年高速上涨的房价和房产总价值吸收了大部分新增货币投放;从而减轻了普通商品的购买力。对此,本文不做更多分析和评述。
笔者所关注的问题是:在货币失灵环境下,怎么防止通胀在某个阶段,被某一特殊点所触发而全面爆发,以致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等问题。
为了厘清我国通胀现实与理论相悖的原因,有必要梳理一下通胀理论:
通胀基本成因有:
(1)需求拉升型通货膨胀。是指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即货币购买力过大),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
(2)成本推高型通货膨胀。是指商品的成本要素因各种原因涨价或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
(3)输入带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因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总水平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类型。
(4)结构引发型通货膨胀。是指因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前提下,引起物价某些板块异动,从而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通胀的表现形式有:
(1)公开型通货膨胀。物价水平随货币数量的变动而自发波动,故而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基木标志,又称为开放型通货膨胀。
(2)抑制型通货膨胀。在一国实行物价管制的情况下,商品供给短缺不能由物价上涨来反映,只表现为人们普遍持币待购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又称为隐蔽型通货膨胀。
对照上述归纳,我国目前的迷局是:货币明显超发情况下,通胀,尤其是需求拉升的公开型通胀却没有出现。继而,当下宏观管理仍在继续实施货币扩张(今年上半年最新数据显示,GDP增长率为5.5%,而M2增长率为11.3%;六月末M2和GDP之比达到惊人的4.84。)。如果说这种局面能一直维持;那不失为一条具有自我特色的发展道路。无非是通过降低货币乘数效应换取经济和社会目标的实现。
但令人隐忧的是,我国经济运行确实没有通胀或不存在通胀威胁吗?这种局面能一直维持下去吗?经济学理论是否需要认真研判,并为宏观决策提供方向正确的分析和对策建议?
对此,提出三点思考:
一、超量的货币发行是通胀的弹药库。
经济体中,货币超量存在对物价构成威胁不容置疑!但这种威胁有多大,什么情况下可能使威胁变成现实冲击,从而引发危机,就需要严谨分析。在我国的M2总量中,对CPI构成潜在冲击的应当主要是居民储蓄这块。据官方数据,居民储蓄目前已经超过130万亿元。那么,这130万亿作为通胀弹药库,当量有多大呢?
一种判断方法是,用储蓄存款量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比较。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44万亿。如果推到极致,居民现有储蓄全部转换成消费购买力,而商品供给端保持不变,那物价将提高三倍以上,即通胀率将超过300%。回到合理区间分析:假如居民储蓄的20%参与消费,而商品供给端不变,则潜在通胀率为60%。而如果商品供给同时增加一倍,则潜在通胀率为30%。以此类推,我们设定居民仅仅动用储蓄的10%参与消费,而商品供给端同时增加一倍,潜在通胀率也将超过10%。
所以说,我国已有的超量货币发行是通胀的弹药库且当量巨大,绝非危言耸听。目前已积存的高额储蓄存款对物价上涨的潜在压力到了需高度关注的区间。
怎么缓释这种潜在压力?
治本之策之一是,在宏观管理手段中严格执行审慎的货币政策。这些年,我们的管理口号一直是审慎的货币政策;但从实际数据看,一直是积极型货币政策。这既和外部环境的挤压有关,更是我们政府的管理目标短期化的深刻体现。
在当前已经累积了通胀的高当量弹药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严格把控应该成为实际行动。可行之法是设定未来十年每年货币发行量固定增长比率,并由人大立法保护;需要突破必须走严格审核程序(类似于美国国会和总统之间的债务总额制衡)。
与此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增加经济发展动力,替代货币推动。
一是通过提振信心活跃经济循环,将存量货币的乘数效应挖潜出来。
二是充分运用债务手段增加循环的后续投入。即通过政府发债、百姓买债等方式,为经济建设筹集资金;并固化居民的部分储蓄。实际上,美国政府发债限额不断提升,而货币发行控制在相对适度的水平的做法,值得研究和借鉴。
治本之策之二是,依据通胀产生机理,从增加商品供给量上阻止通胀成为现实。即切实增加商品供给量,对冲货币超发所形成的购买力,为物价控制提供护栏。当然,增加商品供给量并不是简单扩大生产,而是稳定供应能力基础上实行商品结构升级(下文单独分析)。
治标之策是:鉴于前期超发货币主要靠房地产吸收,仍然要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大原则下,稳住房地产市场总市值。当前可采取的措施是,除了一线和部分准一线城市外,逐步放开限购政策,让有钱的人有机会买房,消化货币购买压力。同时,慎用房地产税等抑制手段,稳住财产持有成本和财富预期,推动居民把购买力转移到固定财产之上。强调的是,笔者不主张过度运用个人信贷去推动房产去库存;因为过度信贷又会推动货币超发,带给通胀更大的潜在压力。
二、成功的供给侧管理是抑制通胀的重要抓手。
通胀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货币购买力和商品供应的对称问题。有充足商品满足货币购买力的前提下,即使货币过剩,也难以推动物价的失控性上涨。经过近四十年发展,我国的商品供给能力得到颠覆性改善;供给总量基本上是充分和有效的 。但正如国家正在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样,我们在总量平衡基础上仍然有更多的改善工作要做。
从控制通胀发生的角度看,供给侧可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首先在供给结构中,必须坚定不移的确保事关国计民生、百姓生计类商品的充分供给。不管通胀统计上选择计入哪些样本商品,从而使通胀可以体现为显性或者隐性;要使通胀不为居民所深刻感知,从而引发群体预期改变而助推通胀恶化,首要工作就是确保生活必需类商品的供应充足和价格平稳。当我们实现了居民的基本生活商品供应充足且价格平稳时;即使货币过剩,也难以引发恶性通胀的现实发生。实际上,这也是我国近二十年来虽然货币失灵加剧,通胀却没有实际发生,反而出现通缩迹象的底层原因。据此,确保居民基本生活品的充分而又高质量供给,必须成为宏观市场管理的第一要务。
其次,在确保基本供给基础上,供给侧必须全面推动消费商品(含服务产品)的结构升级和创新换代。尤其是推动居民和社会生活方式迈入更高层次的商品供给方面;我们的生产体系如果能不断推陈出新,对通胀控制会产生重要作用。机理是新型的高端消费商品不是必需消费,百姓对此类价格敏感度较低,甚少引发群体通胀预期。同时,拥有远超基本生活购买力的群体,从这类消费中能实现被社会特殊关注的心理需求,具有高度的消费积极性。市场会在一种新型高端消费品供需两旺中消化掉部分过剩购买力,减轻通胀的潜在压力。另外,新的消费品基本上不会(或不会马上)计入通胀的样本商品中,公开的通胀数据也是稳定而真实的。从今年上半年数据看,消费拉动经济的贡献居首;而消费增加中,升级型商品消费占比较高。这充分说明供给侧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绩,需要坚持和进一步优化。
至于高端消费品的类别,大致分为:(1)财富储存类,如黄金及其制品和各类收藏品等。(2)身份展示类,如各种奢侈商品和高端服务等。(3)生活提质类,如各种高端生活设备等。(4)生命保护类,如生物医药类商品等。(5)特殊满足类,如极地探险和太空旅行等。(6)其他高价值消费产品。对此,宏观管理部门可从规划和政策支持上给与更多关注;厂商供给方在研发和投入上实现更多突破。
三、对垄断操控价格的管理是管控通胀导火索的重要手段。
货币失灵,通胀弹药充足,是通胀的必要条件;但它不是通胀的充分条件。正如我们这些年并没有严重通胀出现的现实所证明的。
通胀的充分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引发通胀弹药库爆炸的导火索。即从某一种或一类重要商品上出现价格异常上涨,引发居民对通胀的预期;从而动用剩余购买力盲目跟进购买,使得商品供需上的短期和局部失衡,形成价格不可控制的局面。这类似于银行因某种传闻发生挤提,从而引发银行危机甚至破产。
近些年,这类导火索时常在我们经济生活中出现。典型案例是猪坚强、蒜你狠、豆你玩、蛋难控等基本生活品的价格异动事件(陈皮金这类价格操控属于另一种情况,因为陈皮不是生活必需品,不受普通百姓关注)。
表面看,这类事件的原因是供给侧特殊事件引起,如猪瘟、禽流感、旱涝灾害等。但实际原因在于:垄断集团利用了这些事件操控市场,造成价格超常规异动。
因为对生活必需品,国家是建立了储备保障机制的。即使出现年份或者时段丰歉情况,供求关系也不需要价格异动来平衡。
这些年,在价格由市场决定的环境下,垄断集团为了获取超常高额利润,利用偶发事件,要么囤积居奇使供求关系破坏性失衡;要么舆论操控推高百姓的恐慌心理,使得某类价格完全偏离正常区间。
与此同时,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对垄断的关注度不够,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处置垄断事件的经验不足,也在一定程度助推了垄断集团操控价格行为的发生。
因此,宏观管理必须在下一步完善对垄断的管控,防止其成为引爆通胀弹药库的导火索。
一是完善对垄断管理的法规体系,清晰界定垄断的定义和范围。
二是建立垄断的预警体系和观测工具,及时发现垄断的出现以及其操控市场的行为。
三是大幅提高垄断违法的处罚力度,使违法成本成为遏制违法行为发生的达摩克里斯剑。
四是建立对付垄断的快速应对机制,用好国家储备机制,及时化解垄断操控对价格的异常影响。
总之,过多的货币投放带来的货币失灵已经客观存在。当下的任务是:逐步收缩未来时期的投放,使经济体中货币量向适度回归。通过供给侧管理,确保基本商品价格稳定,增加高端供给疏解和缓释现实购买力。管理好垄断操控,防止通胀被操控引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