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派IPO:可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业务合规性待考

量化派IPO:可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业务合规性待考
2024年06月24日 09:47 经理人助手

再度赴港上市,虽有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两大巨头作为联席保荐人,另有复星国际资本作为财务顾问,但量化派可持续经营能力,公司业务的合规性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挑战。

近期,量化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量化派”)再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开启了第四次IPO之旅。

这是一家2014年才成立的公司,但却有丰富的IPO经历,2017年就开始赴美上市,但未能成功;2022年6月29日,该公司转而寻求港股上市,但经过6个月聆讯期过后,招股书失效;2023年2月21日,该公司重新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结果仍未成功。

此番再度赴港上市,虽有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两大巨头作为联席保荐人,另有复星国际资本作为财务顾问,但量化派可持续经营能力,公司业务的合规性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挑战。

从公司财务上来看,量化派的业绩属实有些单薄,而且还处于下滑之中。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量化派录得收入分别为3.51亿元、4.75亿元、5.30亿元;年内溢利分别为5400万元、-28.3万元、364万元。

量化派成立初期主要从事消费者贷款相关业务,旗下的贷款平台“信用钱包”一度是业内知名的现金贷贷款超市,放款量处于行业头部。随后在P2P行业整顿风暴中,量化派转型为商品服务交易。

2020年11月,量化派“信用钱包”正式变更为“羊小咩”,该平台定位为一站式生活消费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分期购物服务,应用的页面布局与常见电商平台相似,销售3C数码、食品酒饮、美妆护肤等商品,产品来源于量化派的业务伙伴。

此外,量化派还推出了“消费地图”业务,主要为本地商家的商品及服务交易赋能,如发放消费券、补贴、商家福利等,这一过程中本地商家需支付一定技术服务费。

如今,量化派改头换面为“中国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但现金贷的影子始终挥之不去。

在“羊小咩”平台上,量化派提供了享花卡、备用金两种贷款功能,享花卡仅用于用户在平台上购买由业务伙伴提供的零售商品,用户使用享花卡发起购买商品的申请后,金融机构为其支付商品价格,实际上是一个消费金融类产品。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乐享花卡收入分别为250万、560万、1420万。

备用金则主要通过H5跳转页面为其他金融机构导流,每笔备用金的金额在100元至5万元之间。

由此来看,虽然量化派极力将自身塑造为一家数字科技公司,但实际上干的依然是助贷导流的生意。虽然资金主要来自于金融机构,但量化派也没少遭到消费者投诉。

截至2024年5月20日,黑猫投诉[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收录了有关羊小咩的投诉19168条,投诉内容均有关羊小咩平台暴力催收、电话骚扰等情况。

关于消费者投诉,量化派在2023年9月还遭到监管问询,中国证监会公示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时要求量化派说明“你公司‘羊小咩’等平台存在大量用户投诉的原因以及你公司涉及行政处罚情况,是否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对本次发行上市构成实质障碍。”

此外,由于量化派为金融机构提供的“精准营销服务”涉及到一系列数据收集,面临潜在的数据采集违规风险。

比如,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征信办法》,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与未取得合法征信业务资质的市场机构开展商业合作获取征信服务。该文件的出台,极大的限制了助贷机构滥用征信的行为。

征信新规对量化派产生了显著的影响,2022年量化派合作的金融机构从30家下降至6家,来自金融机构的收入从2021年的2.70亿元降至2022年的5610万元,当年业绩也由盈转亏。

证监会在补充材料共公示中,同样要求量化派说明,公司业务是否属于类金融活动、是否涉及个人征信业务服务,是否已取得相关业务资质许可;公司开发、运营的网站、APP等平台收集和存储用户数据是否存在向第三方提供信息的情形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