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子季的云南人,又到蘑菇中毒的时候了,每天都在中毒边缘试探

菌子季的云南人,又到蘑菇中毒的时候了,每天都在中毒边缘试探
2024年06月05日 00:01 锄禾园农事

又到云南人一年一度的蘑菇中毒的时候了,曾有人这样评价云南人的初夏:菌子季的云南人,每天都在中毒的边缘不断地试探,堪称:一年一度野生菌试毒大赛。

随着云南的雨季如期而至,蘑菇们就在山上纷纷探出头来。对于云南人来说,这意味着一场与菌菇的狂欢盛宴即将拉开序幕。然而,这同时也意味着蘑菇中毒的风险也在悄然增加。如果您还没去过这个时间段的云南,您或许永远想象不到云南人疯狂吃蘑菇的故事有多么魔幻。

这个时间也是每年云南地区医院最忙的时候,因为每天都会收到一群蘑菇中毒的病人,如果你来这个医院足够久,或许里面还有去年和前年的旧病人。他们一个个入院时候神情恍惚,口中简直胡说八道。有的能跳舞,有的唱歌,还有的能化身各种仙界人物,感觉每个人都飘了起来。

每一年的中毒故事其实都在重复着差不多相似的剧本,那就是“先菌子后小人”,有人说,每一个菌子都能带来的100种幻觉:“身边一群蓝精灵围着我转,还有好多小人在跳舞”,“这里面有两头小鹿,其中一头鹿上面有一条龙,正在玩绣球,旁边还有一只虾在围观”。还有“白雪公主、哈利波特一起给自己抬床”,更有“一家子在沙发上比划着划船的场景”。

云南的蘑菇种类繁多,据统计,云南的蘑菇种类占了全世界食用菌的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这些蘑菇有的鲜美可口,有的却含有剧毒。因此,在享受蘑菇美味的同时,云南人也不得不面对蘑菇中毒的风险。有可能是学霸的孩子,吃了菌子后,对妈妈说“我发现妈妈说话带字幕”,有网友调侃,如果是中英文双语的,下次英语考试一定要再吃一点!

像是爷爷奶奶辈儿的云南人,可能是出于经验吧,“吃完了怕蘑菇有毒,遛弯都去医院门口溜”。有网友总结了几个菌子季的生活规律,那就是“吃蘑菇要懂三熟,一个是品种要熟,二个是做的要熟,三个是去医院的路要熟”。

尽管每年都有大量的中毒事件发生,但云南人对蘑菇的热情却从未减退。他们依然热衷于上山采摘蘑菇,享受着寻找和发现美味的过程。可以说是吃最野的菌子,只为了试试自己会不会“先菌子后小人”。在云南人看来,采摘蘑菇不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然而,云南的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有毒的品种。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采摘者,也很难准确识别出哪些蘑菇是有毒的,哪些是无毒的。

为了降低蘑菇中毒的风险,云南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方面,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严禁销售有毒蘑菇;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醒人们注意蘑菇中毒的风险。此外,一些餐饮店也采取了严格的措施,确保顾客能够安全地享用菌菇美食。

尽管如此,蘑菇中毒的事件依然时有发生。比如中毒者们最爱误食的品种,就有一个叫蓝猫牛肝菌的野生菌,可能这个名字您听着生分,没事,因为它还有一个别名“见手青”。

这个“见手青”已经被列入到了不建议采摘食用名单,不过依然有很多云南人为了这一口鲜,踊跃“试毒”。

和其他蘑菇相比,“见手青”算是温柔的,毕竟经过高温爆炒之后,“见手青”就不会再有毒性,且味道极为鲜美。只不过,谁能保证每片蘑菇都能做到高温无毒?所以也有很多人虽然同食一盘“见手青”,但“全家吃蘑菇,自己一人中毒”的大冤种情况。

在云南,几乎有一半的蘑菇中毒患者,都是因为吃到了“见手青”。今年的第一波“见手青”已上市,根据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的数据,品质最好的“见手青”目前价格已经每公斤超2300元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