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好”变“工作”,农村小伙养活了自己,还拉动了全村脱贫!

把“爱好”变“工作”,农村小伙养活了自己,还拉动了全村脱贫!
2024年06月26日 18:42 锄禾园农事

直播,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以前都是光鲜靓丽的城里人才会做直播,用农村话讲。这叫做赶时髦。但现在的直播平台上,却有着一圈默默耕耘,“土味”十足的农民主播们。

在某宝,春节前发出了一份农村直播“成绩单”。数据显示,有万农民参与到了直播中,直播场次超230万场,销售额达50亿元以上。

江西上饶的余文巍和黑龙江的李成斌,就是这群直播农民中的一份子。

余文巍是个90后,别看年轻,却也做过不少小生意,从2019年开始,他参与到农产品的直播中,渐渐从为自己的店铺卖货,发展到无偿为村子里的留守家庭直播带货,现在,每月的成交额超40万元。

李成斌是个妥妥的中年人,年近半百的他原本对直播的理解,就是女孩在手机上的跳舞唱歌,觉得这些人咋如此不务正业,挥霍青春呢?但没想到,2018年开始,他也开始通过直播的方式,销售起来了自家的大米和木耳。并且一干就是4年多,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每月能卖10多万,农民们争相向他取经学习。于是,他就开始帮助村里人销售起了农货,提高了自己销量的同时,也让农民有了一份收入保障。

我们在直播平台上,经常能看到的新闻,就是类似娱乐明星的带货直播了。但别看明星带货场面火爆,可消费者的信任度上来讲,明星的信赖度比起农民来说,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另外,农民对自家农产品的特点、属性的了解,明显高于明星,以及网红主播,还能展示或者描述农产品的生长环境以及制作流程,这都是其他主播不具备的优势。

致富,也未必只有直播一条路。在河南,有个叫尚勤杰的小伙,20多岁,原本在北京找了个好工作,月薪就3万多,但自己却辞职回农村老家画画,靠一根画笔,成功让全村人月入过万,成功脱贫。并且成功上了央视新闻,还被人民日报点名表扬过。

2020年春节,尚勤杰回老家过的年。本来平淡无奇,只是想好久没回家了,好好过个年。没曾想,遇到了疫情,封村了,回不去上班了。在家无事的尚勤杰,干脆就把自己的爱好拾了起来。如今已经坚持两年的他,在最初的那个春节,还有人劝他:爱好不能当饭吃,只有爱好能为你带来收益的时候,爱好才显得有意义。但尚勤杰觉得,自己可以把“爱好”作为“工作”,养活自己。

机会在尚勤杰画了两个墙面之后,就找了上来。当地的一个景区,想开辟一个研学基地,开给尚勤杰工资,希望他能发挥自己所长,把整街的墙都画满。能画画,还能赚钱,这不就是尚勤杰找寻的机会吗?他二话没说接下了这个活。几个月之后,他发现偶尔会有客人来村里参观了。随着他们拍摄以及发送朋友圈,这个冷静的村子竟然也人流攒动起来。原本冷眼旁观的村里人,也开始觉得尚勤杰在做一件很不一般的事情,于是每天都会坐在他周围看他画画,尚勤杰变成了全村人的“希望”,还有不少农民主动联系他让他给自家房屋画画。

昔日贫困村,渐渐变成网红村,农民们终于坐不住了,看到村里的人流,他们开始在自家门口支起了小摊,卖着自己家生产的水果以及蔬菜。到了现在,村里每天的人流量能达到5000人以上,在今年春节期间,有个摆摊卖水果的农民,从初一到十五,仅水果一项就赚了2万块钱,换做平常时期,这可是他一整年的收入。在今年五一期间,5天时间一个卖凉皮的大叔赚了2000多,要知道,一份凉皮的纯利润都是几毛钱。

村里也借助尚勤杰的作品,做了配套的绿化,甚至还制作了灯光秀。原来没生气的村子,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手机成为“新农具”,手机也带来了“新农活”,传播着“新农资”。但手机毕竟是工具,在手机的背后,则是新农民们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