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这部片子,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2024年05月22日 19:19 四味毒叔

文 | 王重阳lp

2019年11月8日电影《中途岛》(又名《决战中途岛》)在美国和中国同步上映,截止到2024年4月15日,该片全球累计票房过亿,刚好抵消其制作成本……

但我蛮喜欢这部电影,从叙事结构、服化道乃至主题上可算是近年来较为优秀的战争电影。尤其是在电影中关于轰炸东京的那群飞行员在中国迫降受到中国军民救助的片段,很有些“忆当年……”的情怀。

此外,美国影视剧在涉及二战等严肃的战争题材时一般很少刻意丑化敌人,也不会通过编排一些匪夷所思的情节让人感觉“赢得很容易”,它更擅长刻画角色置于某种特定环境下的变化,动态地展示战争的残酷。美剧《兄弟连》和《风雨太平洋》,电影《红色机尾》等都保持着这种严谨的创作风格。

当然,至于不那么严肃的二战电影也有,如此前略提过的《霸主》,借二战之名说了一个德军研究丧尸的故事,其实创意不错,奈何又在搞正确——

二战美军伞兵中不但有了“黑白混编”,还让黑人士兵活到最后成为一段秘史的见证者。至于德军丧尸的研发等也语焉不详,不过好在动作场景设计不错,特效做得也可以。

影视剧拍摄就像让厨子做饭,好厨子讲究食材,次一点的讲究调味,只有老饕才会吃。而一般情况下,作为娱乐形式的一种,电影本身要有品相,帅哥美女首先走一波,接着是刺激的视觉呈现,然后才是故事主题。

所以如本文开始提及的《中途岛》在军迷眼中必然是佳作,而在一般电影观众看来,可能最“热闹”的是美日双方漫天飞舞打得你来我往的空战。

说起来,讲二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电影略有几部,童年时看过内地引进译制的《虎!虎!虎!》,美国人用山本五十六的视角在影片末尾一个人走在军舰甲板上眺望远方,那是别人眼中的“胜利”,却是他眼中的“灭亡”。

本世纪初,一部同样讲述“珍珠港”的电影被搬上银幕,导演是迈克尔贝,两位男主分别是本阿弗莱克和乔什哈奈特,女主则是出演《黑夜传说》系列的飒姐凯特贝金赛尔。和《中途岛》一样,制作成本超过一亿美元,但全球票房收获近五亿美金,算是赚了。

我记得当年内地对于这部电影的好评颇高,张惠妹还演唱过该片的中文主题曲。《珍珠港》在2002年还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剪辑奖,以及最佳音响、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原创歌曲提名。

但要注意,表演类奖项与其无关。

彼时二男一女在刚迈入21世纪的头一年尚算新人,银幕上的形象也颇为养眼。至于导演迈克尔贝在《珍珠港》中就借二战的“东风”过了一把爆炸瘾。

但我对《珍珠港》一直都不太喜欢,剧情稍后再讲,这部电影在军迷圈里被广泛吐槽的原因就是穿帮镜头:

当日本军机偷袭珍珠港时,于海面上溺在熊熊大火间的是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和诺克斯级导弹护卫舰……不但炸得欢实,还出镜了不止一次。

这两种军舰都是上世纪1970年代的军事产物,比珍珠港展现的二战时期晚了三十多年。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高反转的故事来说,“诚意”达不到,就是严谨考究二战军事细节的“诚意”达不到。这对于迈克尔贝这种后来为国内观众知悉的大导演而言是一种黑历史。他犯的是最不应该且是最低级的错误。

再说故事本身:

两位大帅哥演的是一对从小长到大的玩伴,情同兄弟。

两个人对飞行都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因此成年后他们加入了美国陆军航空队(美国空军的前身)。“哥哥”本阿弗莱克在夏威夷战地医院邂逅了女主凯特贝金赛尔,两人迅速堕入热恋中。恰逢二战欧洲战场风云诡谲,“哥哥”参加航空志愿队奔赴英国抗击纳粹。此时留在国内的“弟弟”乔什哈奈特负责照顾“嫂子”。

一日“哥哥”在空战中失踪被误判阵亡,消息传回国内,“嫂子”悲伤至极,“弟弟”连忙宽慰,仅仅三个月不到,一来二去日久生情,然后大家喜闻乐见的剧情自然演变成“好吃不如饺子……”

说到这里我要提醒一下可能没看过这部电影的小伙伴,影片一开始对“兄弟”之间的感情铺垫特别多,一个出身优渥家庭,一个出身寒门农夫。但自幼两人互助互帮,一同对敌,且多次互“诉”情义: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然而狗血剧情来了:

“哥哥”生还回国,目睹他最关心的两个人成了一对,恨不得自己死在欧洲。为此还跟“弟弟”打了一架。打得正酣时日军偷袭珍珠港,敌人见证了1970年代末美国海军的导弹军舰,“兄弟俩”见证了在绝境中反击日军的壮志凌云。接着二人暂时摒弃前嫌共赴国难,参加了轰炸东京的空袭行动。后在行动成功后迫降中国,又遭遇占领区里的日军巡逻队,“弟弟”为保护“哥哥”中弹牺牲。

临死前“哥哥”对“弟弟”说“你不能死啊!她(嫂子)怀了你的孩子……”

影片末尾,“嫂子”还是“嫂子”,“哥哥”带着孩子在户外玩耍……

列位,咱摸着前列腺说话:

这剧情搁在国内抗日神剧里安排一下是不是得被骂死?

就这,至今都被很多人神捧。

真就三观跟着五官走呗?

你要说女主不爱“哥哥”吧?其实就没必要用各种镜头特写强调女主在得知其“战死”后的悲伤,咱也不是说西方人一定都博爱,但才三个月的时间转投男人的“兄弟”,这个……还是请美国人自己解读吧。

尤其是“弟弟”牺牲前“哥哥”说“你要当爸爸了!”,因为出发前女主偷偷找过“哥哥”,希望他把“现任爱人”完整带回来,告知“前任”自己怀了“现任”的孩子。

最绝的是电影结尾处以美式主旋律的特写展现了迎着阳光奔走在蓝天白云下的“重组家庭”:

“哥哥”带着“弟弟”的孩子,“嫂子”眼中尽是温柔……

服了。

这部电影在本世纪初的成功印证了我的观点:

作为娱乐形式的一种,电影本身要有品相,帅哥美女首先走一波,接着是刺激的视觉呈现,然后才是故事主题。

综上,《珍珠港》总给我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

说它是“被绑架在一场战争中的爱情”?

这“爱情”细究起来却多少有些不忍直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