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端午节到上影节再到暑期档:中国电影怎么说?怎么办?

从端午节到上影节再到暑期档:中国电影怎么说?怎么办?
2024年06月17日 21:42 四味毒叔

随着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召开,许多曾经创造中国电影市场奇迹的电影人纷纷官宣将再度王者归来。由乌尔善执导、胡先煦、李宛妲、冯绍峰、乔振宇主演的《异人之下》,官宣定档7月26日。闫非和彭大魔联手执导、沈腾马丽主演的《接班人计划》定档7月18日。殷若昕执导、王俊凯主演的《野孩子》定档7月12日。徐峥执导并主演的电影《逆行人生》定档8月19日。陈思诚执导并编剧,刘昊然主演的《解密》也预计将在暑期档与观众见面……2024年的暑期档,中国电影界精英再度群龙聚首,诸多知名人士似乎打算在这个暑期共襄盛举。

不难看出,以上宣布定档的国产片大多是漫改、喜剧、青春和悬疑等类型,和去年乃至更早时的暑期档国产电影相比,内容题材上并无太大变化。繁星璀璨之下,人们对2024年的暑期档多片博弈的盛况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在看似内容繁杂,实则取向同质化的国产电影发展演化的今天,业界是否已经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

对此,《四味毒叔》此刻在上海实时直击上影节,在盛况之下采访了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众多业内人士。

本日上午,作为新任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的贾樟柯表示,(内地)影院频频出现上座率低、导致影院大量空置的现象。相对于中国香港地区和日本的银幕数与上映影片量,内地影院现有银幕数和影片上映量的比例远远低于上述地区。

对此,贾樟柯会长认为全国影院本该获得更充裕的片源以盘活闲置银幕。他认为:

“今年无论创作端还是市场都有忧虑,特别是刚刚过去的端午档(票房)同比下滑比较严重。电影创作者要提供更多、更好、更适应市场的作品;发行和影院方面要激发效能,容纳更多影片,产出更多产值;另外,在管理政策和方向上也应该有所调整。”

贾会长的担心不无道理,就在前不久,#端午档近十年最差#成为业内外热议话题。作为暑期档的预热时段,端午档国产电影无论票房还是口碑总体呈严重下滑趋势。观众似乎对国产电影看似“满天星”渐渐无感。

还是以今年端午档数据为例:

新华社根据猫眼专业版同日发布的相同数据指出,中国内地端午档(6月8日至10日)总票房为近十年来同档期的第三低,仅高于2022年和2020年,该档期内所有上映影片,包括进口片在内票房在假期三天内均未过亿,总体票房远低于业界预期。支撑端午档大盘的青春喜剧《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犯罪喜剧《扫黑:决不放弃》、剧情片《谈判专家》、进口动作片《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等都未能带动整体大盘。

迷,端午档后的切肤之痛

有鉴于此,《四味毒叔》此次上海之行的主要目的便是在采访多名业内人士的同时,提出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如何在目前观众感受无力的情况下吸引观众、留住观众。

二、面临微短剧及其他影音娱乐的冲击,中国电影行业是否已有“切肤之痛”?

“我们传统意义上觉得很好的类型影片,观众没有那么喜欢,之前有明显天花板的悬疑罪案片却得到观众热捧,观众的价值主张、热点话题、情绪、审美趋势、对导演和演员的喜好6-12月就有变化,但问题是电影制作周期是2~3年。”阿里影业总裁李捷直言观众对电影类型题材的偏好正出现剧烈的变化。他据此判断“品质电影”“大制作电影”和“讲述个体及家国时代情怀的电影”更具有抗周期性。

然而就第一种而言,这类在视听语言上更具“电影感”的电影通常由于行业经营压力、对观众主张的判断问题,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

作为一家国内电影制作发行公司同时拥有像“淘票票”这样的大型在线购票平台,阿里影业显然也在为近期的“国产电影怎么了?”表示担忧。他和许多正在上海参加线下讨论的产业大佬们一样,都在面对一个共同的问题:

端午已然“坠落”,暑期依然“缥缈”。

一般情况下,业内人士将端午档视为暑期档的开始,跨度为6月1日-8月31日,人们将这段内地电影业最长的单一季节档视为“收获季”,并将票房希望寄托在尚未上映的电影上。

随着上影节期间诸位电影人携作品纷纷官宣,在原本已经定档的国产片《狗阵》《云边有个小卖部》《海关战线》《白蛇:浮生》,还有日本动画《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美国动画《头脑特工队2》和《神偷奶爸4》等影片基础上,“大神入场”显然为今年暑期档的票房增加了不少信心。

不过就目前一些业内人士分析来看,人们依旧普遍对暑期档大盘信心不足。相比较去年端午档9.1亿元的总票房,今年整体市场预期显示观众对电影,尤其是国产电影的期待值持续走低。端午档过后,不少观众表达“缺乏看点”“吸引力不强”“不知道看什么”等态度。

那么已经官宣的众多国产电影真的能够起到“救市”作用吗?对于已经到来的暑期档乃至2024年接下来的电影档期和电影市场,又将面临怎样的变数呢?

乱,档期扎堆下的边缘炮灰

早在上海之行前,《四味毒叔》创始人、著名策划人谭飞不久前曾撰文指出:

现在电影面对的整体观众心态环境是——非刚需,没有好看的或必须去的或极强社交话题性的,大部分会选择不去看。这种趋势不可逆。

如果一个大档期没有超强大片带,呈现一巨或双巨牵头的情形,吸引力就会减弱,甚至呈现菜鸡互啄情形。更真实的看法是——

中小片能完成的情绪价值输出现在网剧、短剧、微短剧、短视频等基本能覆盖,电影相对它的竞品的最大优势还是“必须去电影院看的大片”抑或“话题性很强,共情力很强的双强好片”,夹在中间的那些电影,比上不足,比下(沉)亦难竞争过更灵活的网生产品,所以显得很尴尬。

情怀与对电影的爱已经解决不了电影面对的“拉新”和“固存量”难题,有识之士不能再心存侥幸,必须带“决绝”之念正视之。

同样,工作在一线的电影发行人也大多持相同看法——

“(现在)没有一部电影(国产片)能提升观众强烈的观影热情”,某发行公司负责人说:

“无论承不承认,我们都要面对题材单一化、主题同质化的创作现象。”

作为电影产业下游却直面市场的发行群体意见,这一观点不仅与阿里影业李捷表达的忧虑相同,也同贾樟柯会长所说的“全国影院本该获得更充裕的片源以盘活闲置银幕”观点近似。问题是就《四味毒叔》综合各方数据(历年档期观影人次、上映电影数量、票房前十电影类型、热议电影主题及内容导向等)来看,无论是李总还是贾会长,都无法左右“题材单一化、主题同质化”的趋势。

以业内发行工作者的角度看,能够勉强挤进票房前十的国产电影起码还有明星和主创阵容打底,一些“影城一日游”的国产电影,几乎全部沦为炮灰或气氛组。这也直接导致许多小成本、冷门题材的国产电影在“头部效应”中的悲剧结果。

相对于一两部热门电影吃光几乎八成以上票房的现象,其余影片只能苦苦挣扎,甚至临时撤档当了“逃兵”。然而对于获胜者来说,之后如何再创辉煌?或者如何在坐享成果的同时脱离舒适区,开辟新题材和新类型?这又存在一个茫然不可知的巨大风险。

久而久之,观众眼中也只有“大制作”和“爆款”的常规与“奇迹”之分,观众在犹豫,片方在犹豫,资本也在观望。即便某个时期内大盘能够收割不俗的成绩,可对于整体行业的创作方向乃至长期的经营而言,笔者认为短期效应不足以抵消长期惰性带来的恶性循环。

“过去三年,我们看到巨大的变化,我们不知道拍什么样的电影给观众。”阿里影业总裁李捷直言不讳地指出。他的意见也代表众多行业制作方的困惑与迷茫:

2~3年的制作周期通常是一部工业化电影的标配,然而这个时间段,观影市场和观众喜好同样也在发生变化。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的国产电影就要面对相当大的投放风险和未知口碑。即便“财大气粗”如阿里,也经不住风向的巨变和落差。

“头部”尚且艰难前行,那“吊车尾”背后的一众中小型电影公司又当如何面对似乎日渐冷漠的电影观众们呢?

难,头部效应中的且战且退

“在所有承接的国产电影发行片单里,最喜欢发的是喜剧,其次是爱情片、然后是主旋律影片,最后按照‘绝望’排名,依次是武侠片、科幻片、惊悚片、纯文艺片和纪录片。排名越往后意味着出现爆款的几率越小,片方给到的宣传和发行预算越少。”某资深电影发行人告诉笔者:

“同样的,排名越靠前的电影意味着乙方竞争压力越大,大家都想承接做案例。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往往能够出现头部效应的电影其口碑共性基本上提前会通过点映在观影群体中爆发,‘内容为王’的好作品基本上都能在主题表达上和观众保持高度一致,通俗地说即结局不那么‘定调’,相反,能够给观众留出较大思考空间的电影,较之往常纯娱乐化的作品越来越受欢迎。但这种情况也存在风险,因为在创作初期就要面对很多变量,如舆论导向、内容审核及观影偏好。”

有意思的是,尽管在某瓣上一些端午档电影评分不低,票房成绩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即“叫好不叫座”。对此有媒体总结称档期失序不仅会影响中小体量影片的票房成绩,也给观众体验打了折扣,给院线排片提出了难题。

影片扎堆给院线排片提高了难度,如何平衡不同影片之间的调性和需求,如何保证收益最大化,院线在影片上映后再根据热度随时调整。观众为了看一部心仪影片,只能在残酷的时间表里寻找。一些影迷抱怨,想看的影片排片量太低,要么时间太早或太晚,直接影响了购票欲望。众片扎堆连评判影片好坏的口碑效应,都可能在混战中难以凸显。

对此,有网友评论:

“扎堆(上映)简直就是对观众的一种伤害和不尊重”。

然而就业内创作团队和资方而言,尤其是中小体量影片的制作方们也是有苦难言:

“要说服资方,就要从档期入手,通过大量数据告诉他们很多同类型影片就是在某个档期忽然‘爆’出来以增加他们的投资信心,我们自己心里很清楚,无论主演、主创还是投资阵容乃至宣发攻势,都无法和大制作、高成本的同行较劲。至于题材方面,如果选择如今相对冷门的电影,如何拉到足够资金拍摄又是个问题——谁也不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这类题材成了爆款,大多数人蜂拥而至,又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总之,整体缺乏有序投入和有序开发的困境,最后只能凭运气,而不是靠数据。”

一位自己在北京某文化园创业开电影公司的导演告诉笔者,他目前公司有十几个项目待审核,主要都是小众惊悚片和文艺片,仅在题材方面就要面对各种制约。

内容审核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在北京备案过审时间太长,剧本修改频次过多,因此他只能通过异地电影局备案,那样时间相对会短一些。同时,主打小众题材虽然是一种艺术创作上的坚持,但也意味着资方对其的犹豫和观望:

“曾经有人说只要拍喜剧就一定大卖,严肃的故事夹杂喷饭的台词,再找一些喜感十足的演员和几个不太愿意致(抄)敬(袭)的编剧一定能在赚钱的同时保住节操。其实这样也很难,资方拿到项目书,第一眼看的就是演员阵容,演员档期是最不好谈的。要凑足资方满意的演员阵容需要的不只是财力。然后是题材,演员定档和项目备案基本上同时进行,其中又涉及到实操的拍摄周期和拍摄成本,哪一样都不是小公司能够决定的。所以我只能拍些惊悚片和文艺片,找一些有情怀的资方试水玩一玩,但如今的整体经济环境让搞钱越来越难,就算搞到了钱,宣发基本上也是走过场。所以我开辟了另外一条路保住我的公司和我的理想。”

自2021年开始,这位导演和他的团队投身微短剧拍摄,同时和某大厂合作拍摄网大和网剧,每年都有定量的拍摄任务和指标,“以战养战,有钱了才能保持自己的爱好。”他说。

相较于院线电影每年就那么几个档期争得你死我活,互联网“快消”对于一些中小型电影公司和制作团队确实是个不错的出路,在内容审核和演员阵容方面更“轻松”一些,票房收益分成转化为简单的收取制作服务费和流量分成,而创作方面,台词、意识导向的表达也更加灵活。

“相较于头部公司出品的电影,我能在自己的作品里掺杂更多的人性化的表述,虽然互联网未必是传统印象里电影该有的文化出口,但至少我还能保证我的个人情绪和主观意识能够保留得较为完整,这些恰恰也是观众能够看到并认同的。”

2014年-2024年端午档总票房图源:灯塔专业版

执,坚守信念的赌定之局

“腰部电影避开头部项目的上映时间,根据影片自身的特点寻找最为合适的档期,不要盲目扎堆大档期,更不能一见票房不好就撤档。当电影档期变来变去仿佛儿戏,在观众眼里自然就没什么信誉可言。而档期过于拥挤,不但让观众失去了方向,也给宣发造成了困扰。”某媒体在评价“电影档期扎堆”时刊文称。

不过对此,一些老电影人有不同的看法:

“票务平台和院线一样,他们也会根据电影类型和投资体量、演员阵容等做出合作评估,就像少有资方愿意加磅投资小成本制作或冷门题材(电影),对方也不愿意在非档期内投放太多合作资源,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有些媒体说要培养中国观众在非档期的观影习惯,都说是习惯了,哪那么容易‘培养’呢?它存在一个‘势’或者说‘潮流’的问题。你观望我也观望,你不努力我也不努力,最后倒霉的是资方和观众。因为大家都知道档期香,都想抢,开辟新赛道这种话是成功之后讲的,现实是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成功前。”

项目文化监理,电影发行人高建华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地网发行”团队创始者,他认为:

“在我看来没有‘腰部’这个概念,电影市场只有两极——高票房和炮灰,如果不深入了解电影公司真实生态现状的人,大可以在旁边指指点点,问题是开公司不是做游戏,每天都在支出,这部电影不卖钱就意味着公司开不下去,那么寻求更广泛的合作,开发更多的文化产品就是如今很多中小公司,尤其是后者的必须。不论艺术梦想和追求,观众的口味也无法确定,那么就只能先活下来,等着下一个‘势’或者‘潮流’的到来再进场。”

在此情况下,所有资源往头部集中,资本紧盯数据表上最瞩目的类型和题材,院线影城减少、上映平台缩减,影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同时意味着观众渐渐只能看到“头部”电影。然而数据同时也说明——

即便在2023年电影票房显著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内地观影人群的观影习惯也没有回到疫情前,根据灯塔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盘点》:

2023年观影总人次恢复到12.99亿,同比2019年的高点下降了25%,人均观影频次上升到2.58次,但低于2017—2019年的人均观影频次,分别为3.38、3.38和3.25。

同时从疫情时代幸存下来的电影公司更愿意用“快评快”的方式迅速介入如微短剧这类可以变现的文化产品,不只是他们,许多影视大厂也在微短剧管理新政出台前后纷纷入场。原本热衷于投身电影行业的诸多编导团队、演员资源乃至资本,也逐渐向电视剧、微短剧这类以前被他们斥为“异端”的方向倾斜。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比之下,疫情后总体仍处于颓势中的中国电影,已经从2019年前和进口片博弈转为彼此间的内耗。

“谁都希望能看到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好作品,谁有这个勇气先行一步?在这十年里,我见到很多导演和编剧纷纷转换赛道投入其他领域,拍电视剧、拍企业宣传片、拍短剧,尤其是这几年,和档期扎堆一样,既然市场和资源目前不会向更多的人倾斜,生存就是第一要务。至于(电影)市场仅有的那么大的蛋糕,还是留给勇敢者吧。”高建华如是说:

“不过我要说明的是:越‘安全’就意味着越单调。和写文章一样,安全的话题总是令人愉悦又不会泛起波澜。”

据了解,目前他手上大致有十几个影视项目,其中电影只占三分之一不到,其余都是电视剧和微短剧。这个比例随着2020年开始不断递减。“如今还有些不太被资方认可的冷门电影交给我运作,但我很看好,市场不是固态,说不准哪天又会出现一位先行者。”

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票房及观影总人次图源:《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盘点》

定,面向观众的转进心态

《四味毒叔》在遍访业内人士后,发现其中一些有识之士对此形成了统一的认知:

与其“取悦”观众,不如引导观众。

与其“献媚”市场,不如塑造市场。

2024年冷档期内,《周处除三害》和近期的《九龙城寨之围城》等都让内地观众大开眼界。说明这些刷新观众认知的冷门电影具备足够的票房长尾效应,即便在档期内票房暂时落后或没有参与热档竞争,都能因为口碑先后获得不俗的票房成绩。

耐人寻味的是,这两部都不是内地制作拍摄的电影作品。

《周处除三害》以此绝不能算“正确”的人物塑造和“枪枪爆头专杀脑残”的自来水口碑获得极大的关注,《九龙城寨之围城》也凭借热血向的视觉暴力和简单叙事勾起不少人对港漫时代的怀念。

虽然早就有人呼吁“片方”当务之急是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多元的创作中,以此激发市场的活力,才能留住观众。但假设上述两种题材置于内地创作团队,将项目书摆在资方、合作方,乃至审核方面前的话,又会出现怎样一番场景?

面对现今的内地电影市场,“降本增效”不只是对应影片类型和受众群体进行精准定位,还有更多复杂的因素困扰着新兴题材作品的诞生,挖掘小档期潜力,摆脱“档期依赖”固然是摆脱疲态发展的手段,总体方向和思路上的大胆前行更有可能满足潜在观众的期待。

早在06月14日,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之光”活动中,上影官宣一系列重磅新片,博纳总裁于冬借金爵论坛讲述下一个十年打造“海外三部曲”。此外,AI交锋、电影版《三体》等也都成为热门话题。然而正如导演管虎和乌尔善所言,“走出去”是结果不是原因。后者更坦言“创作者更关注把心里的故事讲出来,和身边观众有共鸣。”

这一点与《四味毒叔》想法一致,即——

现下不能用聚焦“手段”来转移国产电影陷入困境的根本问题。

笔者认为:

在中国电影迅猛发展的时代,似乎一切都应该“工业化”,但“工业化”并不意味着项目书递进、调研频繁开会、制作周期动辄以“年”为单位和内容自审的小心翼翼,“工业化”不是“官僚化”,诚如此次上影节部分业内著名人士所言,灵活、共鸣、情绪和价值导向才是让艺术深入群众的根本。

现实情况却是和网络文化产品相比,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大家都在过河,桥还是那道独木桥。不同的是有的人干脆在桥的旁边搭起了另一座“桥”——

与其扎档期,不如保持观望,即便入场,“裸发”也是一众公司面对市场的常态选择:

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而且也“打不起”。

这导致了如今一些电影在社交平台和内容社区关于电影话题的讨论弱于往年的原因——

本来话题量就偏向大制作、工业化的电影,小成本电影不仅讨论起来颇显“另类”,也无法在讨论过程中产生成就感,那索性连看都不看了。

“如今很多电影主题都在表达‘和解’的主题,正向地引导价值观,‘理论上’这是对的。但实际上容易造成审美疲劳与消费过度。相对于更加灵活甚至有些‘叛逆’的网络影视剧和微短剧,观众自然会选择换一种情绪看人生、看世界。毕竟成年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之所以精彩,恰恰因为它由不同的面构成。”一位某瓣影迷对笔者说。

至于已经懂得换个赛道奔跑的一些中小型电影公司,他们只是在期待下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到来,无论是否是在电影院里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

对于已经决心“滞留”在电影世界里的头部电影公司和团队而言,突破困境靠的不只是科技与狠活,还须有对市场调研倾听观众意见,做好沟通桥梁,把电影变得“不那么工业化”或者“不那么标配”的转进决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