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环保公益机构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旗下自媒体“无毒先锋”发布了一则触目惊心的报告。其对多个电商平台在售的高风险美白化妆品送检发现,这些产品近100%出现汞含量超标,有单品最高汞超标6399倍。
仪美尚检索发现,截至发稿,部分涉事产品在电商平台仍有销售。其中,汞超标最高的化妆品在拼多多的多个店铺销量均达到10w+。

单品10w+销量的化妆品
汞超标6399倍
时间倒回到三年前,国际机构发布了一份全球含高汞成分的美白化妆品清单,有80多款商品位列其中。彼时,无毒先锋筛查了在淘宝、京东、拼多多上相同或类似的18款在售化妆品,将其送检发现,大部分商品汞超标。
去年11月,无毒先锋选取上述汞超标化妆品中存在高风险的美白产品“图片”,再在京东、淘宝、1688、拼多多、抖音、快手上搜索发现,仍有16款商品在售。
为进一步评估这些美白产品的安全性,无毒先锋选取在上述各平台综合排序靠前的共计55套109个在售的美白化妆品,将其送至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汞含量测定。
近日,无毒先锋公布了检测结果,显示上述109个送检化妆品中,有108个汞含量超标。其中,有单品最高汞超标6399倍。汞超标501-6000倍的产品数量有86个之多,占比高达79.6%。

如果按照套装中任一样品汞含量超标,则该套产品汞含量超标的说法,上述55套送检的美白产品“无一幸免”。
与之同时,无毒先锋还发现,上述汞含量超标化妆品部分还存在无真实有效的注册证号/备案编号、生产/授权企业已注销等不合规问题。
该事件曝光后,引发业内广泛关注。截止发稿,仪美尚在主流电商平台查询发现,部分涉事产品仍有售。
以无毒先锋送检的汞含量超标6399倍的“娇丽回春素特效美白祛斑王”为例,其在拼多多堪称爆品,在多家店铺的销量均已达到10w+,总的来看,该产品在不同店铺的售价也不一样,价格区间大致在10-40元之间,但在该商品的评论区,绝大部分均为好评。

同样的,在京东,搜索“娇丽回春素特效美白祛斑王”,也有命名与包装类似的相关商品在售,售卖者多为个人商家,相关商品售价多集中在9.9-200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述商品售卖链接的标题中都打着“娇丽回春素”的名号,但不同的商家,背后的生产厂家成谜,大部分商品在详情页面无任何描述,还有一款商品一口气在详情页列出近20个“国妆特字”号,仪美尚随机输入2个备案号,发现注册号均为其他品牌和产品的备案信息,存在“套证”嫌疑。

美白产品是“汞超标”重灾区
已有多人被判刑
公开信息显示,汞离子可以导致蛋白变性,能够通过抑制黑色素形成过程中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合成,从而达到“快速美白”的效果。因此,一些不法商家便通过在化妆品中添加汞,以吸引对美白有需求的用户。
但正如无毒先锋所述,人体若长期使用汞超标的美白产品,会造成神经系统与肾脏功能受损,进而导致头晕乏力、失眠、全身酸痛,严重时出现血尿、尿毒症等症状。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汞及汞化合物不可作为化妆品的原料成分,由化妆品原料杂质及其他原因引入的微量汞不得超过1mg/kg。
国际上,《关于汞的水俣公约》也规定,2020年之后,不允许生产、进口或出口包括亮肤肥皂和乳霜在内的含汞量超过百万分之一的化妆品;《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第七批)规定,(禁止)进出口以下含汞产品,其中包括化妆品,如含汞唇用、眼用指甲化收品(含汞量超过百万分之一)等。
尽管如此,但类似的汞超标案例在行业仍时有发生。
去年5月,江苏检查网发布消息提示消费者,一款宣称“老中医配方”的美白祛斑类产品汞成分超标1万倍,涉事的8名犯罪嫌疑人在被罚款的同时,也已被相关法院判处6个月到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更早些时候,如2022年,陕西省药监局披露,西安某美容院经营者自行从网上购入原料、包装盒,并自制标签,出售多款化妆品,造成8人体内汞超标,其中一人被确诊为肾病综合症,该美容院也被注销,负责人也被追究刑事责任。
可见,化妆品汞超标绝非小事,倘若顶风作案,等待的也必将是监管的严惩。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