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史上最强的楼市新政!真能拉动房价吗?

扒一扒史上最强的楼市新政!真能拉动房价吗?
2024年05月23日 11:17 理财老娘舅

1

上周五的央行新政,无非三件事:

1 、下调个人公积金贷款利率0.25%;

2 、取消首套和二套商贷利率政策下限;

3 、首付最低比例降至15%

未来房价会不会涨,无非就是看这三个王炸有没有用。

我们来一个个拆解。

首先,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0.25%。

一个人一般是50万的公积金贷款,降低0.25%后,每个月的月供能减少整整70元。

恐怕没人会因为月供少了70块钱而选择买房吧?

再看第二个,降低房贷利率下限。

一句话,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就像相亲的时候,女生嘴上说只要人品好就行,其他没要求。

你还真当人家没要求啊?

银行是要赚钱的。

你央行可以逼我让利,但不能逼我赔本对不对?

房贷利率再压,也得在存款利率往上保证1.5%左右的息差。

真不让银行赚钱了,那银行就不往外放房贷了。

现在,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在2%左右。那房贷利率再怎么降,也很难跌过3.4%。

其次,很多专家在做新闻解读的时候刻意忽略了一点:最新的五年期lpr利率并没有下降,还是3.95%。

那房贷利率=五年期lpr利率+加点。

即便加点按照-0.5%算,房贷利率也就在3.45%左右。

我们判断,除非银行大幅下调存款利率,或者央行官宣降低五年期lpr利率,否则首套房的房贷利率很难跌过3.45%。

那,这个降幅能给老百姓省多少房贷呢?

我们结合第三条新政,也就是首付比例最低降到15%,来一起算。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计算题:

假设我要买200万的房子,在原来的政策下,首付30%也就是60万,贷款140万,房贷利率3.95%,还款期限30年。

等额本息下,我每月的还款额是6651.57,累计偿还利息994565.12。

新政下,200万的房子首付15%,也就是30万,贷款170万,房贷利率3.45%(派克斯研究院预测),还款期限还是30年。

等额本息下,我每月的还款额是7614.79,累计偿还利息是1041325.56.。

发现没有?

在首付15%的情况下,即便房贷利率下降了0.5%,可买房人的现金流压力反而变得更大了,30年总利息也变得更多了。

门槛是低了,可压力却更大了。

另外,说真的,除了极少数出身寒微但个人能力超群的天之骄子外,我真的很难想象,什么样的家庭才敢在只能拿出15%首付的情况下,去上7倍杠杆买房。

很多人对15%首付、7倍杠杆没概念。

这么说吧。

如果你全款买房,然后房价跌了20%,你会肉痛。

如果你15%首付买房,然后房价跌了20%,你会破产。

你要知道,如果房屋价格跌过了贷款总额,银行是可以强制你做一部分提前还款的。

这样的事,在之前房价暴跌的燕郊、深圳等地,已经频频发生。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还是假设买200万的房子。

如果首付30%也就是60万,那么贷款总额是140万。

200万的房子,要跌到140万,那还是不太容易的。

可如果首付15%、只有30万,那房贷总额就有170万。

200万的房子,跌破170万,不难吧?

哪怕我们做最最乐观的预计,我们假设长期上房价还能再翻倍,但中间有个20%的波动,这不过分吧?

而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银行就会要求追加抵押物,说人话就是强制提前还一部分的贷款。

你觉得,会选择首付15%买房的人,手上能有多少积蓄?

如果没法还上部分房贷,那就是房子没收,首付和之前还的贷款全部打水漂。

两代人的努力,瞬间清零。

所以,很多事情,就怕细究。

咱们把账一算、把房产新规一扒,你还觉得房价会涨吗?

当然,也有专家跳出来说,现在除了央行新政外,楼市还有另外两大利好:

限制新地供应,以及国家队出手买房。

那我们继续来扒一下,这两个所谓的“利好”,到底能不能对房价造成支撑作用。

2

先说限制新地供应,这个政策是事实,但别抱太大期望。

这玩意跟证监会限制新股IPO一样,看看可以,真信你就有点憨厚了。

年初A股跌破2600点,限制新股上市。现在好一点涨回3100了,马上打开IPO。

像马可波罗这样的妖魔鬼怪都差点上市。

为什么呢?

因为A股最终的目标,是融资,是让金融市场给实体经济输血。

短期可以赔本赚吆喝,你还指望人家天天赔本啊?

而拉房价最核心的目的,是卖地,是缓解地方的财政压力。

也就是说,如果限制新地供应对稳房价没有用,那么房价不会涨。

如果限制新地供对稳房价有用,那么在房价企稳后,新地供应又会重新放开。

和A股2600点限制IPO,回到3100点就打开新股上市一样。

殊途同归。

大家也可以在我们的小程序里看看当时的A股有多么恐怖。

另外,我们可以看一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

今年1-3月,国内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长15%,住宅待售面积同比增加24%。

信息来源:国家统计局

新房大量积压。

更有网友计算啊,根据目前的在建施工面积和今年1季度的已售/去化速度来计算,即便从现在开始全国不新增任何一个地产项目,也需要整整100个月才能完全消化库存。

这个卖压,听着都吓人。

那咱们专家又说了,卖压大不要紧,现在国家正在出手买房兜底。

这个事,是事实。

但它也有两个问题。

第一,是上头会拿多少钱出来兜底。

即便只收10%的存量房,保守估算,那也是至少万亿级别的资金投入。

这么大一笔钱,拿不拿得出来,我存疑。

第二,即便兜底,可能也只会兜一二线城市的底。

为什么呢?

因为国家买了房子之后,是要作为公租房,吸引人才流入的。

那三线以下小城市,哪有这么多外来人口?公租房租给谁去?

所以,国家队抄底买房这个事,确实可能对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起到托底的效果,也能明显改善地产公司的负债表。

但对于三线及以下城市,恐怕帮助非常有限。

总的来说,央行新政也好,地产新规也好,我们相信它会在短期上明显提高成交量。

毕竟哪怕只考虑置换22年之前的高额房贷,换一下手也很划算。

但想要一举扭转房价下跌的大趋势,甚至说在中期上出现暴涨,恐怕不太现实。

说到底,能影响长期房价走势的,有且只有两个要素:人口和通胀

看看同为东亚文化圈的日韩(甚至韩国北边的邻居),生育率恐怕没有大幅攀升的可能。

那么,在缺乏有效选项的时候,你觉得,大通胀还会远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