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时光|宋朝的梧桐叶已落下,立秋是真实的

周末时光|宋朝的梧桐叶已落下,立秋是真实的
2022年08月13日 10:00 中欧基金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酷暑的余热虽未散,但立秋始,自然之节律已悄然变化——《历书》写立秋时,“阴意出地始杀万物”;宋玉感慨“悲哉,秋之为气也”;刘勰《文心雕龙》中称:“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

立秋日,没有万物凋零、霰雪无垠的宏大而显著的物候,关于这个时令的写作也因而别有一种玄妙与蕴藉。

立秋三候的候应为:“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均极为微小,需要用心体认与感受。立秋之时,一切还隐而未发,诗人们已经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早秋意绪中感受到一种“沉思往事立斜阳”的寂寥,也在“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清旷中感受到些许振奋。

立秋日,有什么可以入诗的风物?以古人之眼,可以看到什么样的早秋风光?

关心粮食与菜蔬

苏轼三十六岁任杭州通判一职时,曾写下至今犹在传诵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与此诗同一时期写作的还有一首《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这首诗中苏轼写:

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

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

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

在灵隐寺夜宿的这一晚,苏轼看到月色倾泻入户,床边似堆满了雪霜。这不禁令人想到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那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同样是写空明的夜色,这句“床下雪霜侵户月”是如此肃杀。

苏轼的弟弟苏辙在和诗《次韵子瞻祈雨》中以“人间已厌三秋旱,涧底犹悭一掬泉”句解释了苏轼这种悲凉又茫然的心绪的由来:苏轼任职之处多日未雨,苏轼作为地方官,怜悯农户,因而忧心忡忡。

农谚称“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立秋前后,中国的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的生长发育期。唐人齐己《新秋》中也写及:“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即写立秋时作物尚在生长期,需要丰沛的阳光雨露。

南宋 李安忠 《燕子戏禾图》

立秋日,关心粮食与菜蔬。中稻开花结实,单季晚稻圆秆,大豆结荚,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各种瓜果成熟,民间遂形成“啃秋”“咬秋”风俗。

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大快朵颐,可一清暑气。在浙江杭州一带立秋日还有食秋桃的习俗——每人吃一枚桃子,将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将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这样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立秋日“咬秋”咬住的那枚秋瓜,也是宋画中喜欢描绘的题材:瓜果多子,瓜叶、瓜须绵延生长,有福寿绵长的吉祥寓意。

南宋 佚名《秋瓜图》

元 佚名 《秋瓜图》

明 佚名 《瓜鼠图》

《诗经·国风·七月》写及“七月食瓜”,也写及“七月亨葵及菽”,“菽”即豆类,各类蔬果图卷中,偶尔会出现小巧可爱的豆类。

明 佚名 《蔬果图》

清代在立秋节这天,会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苦夏时,人消瘦掉的那些斤两,需要在秋季补回来,在立秋日食肉吃鱼,是谓“贴秋膘”。

立秋时节,禾黍成熟,稻香鱼肥,多被诗人吟咏。薛涛写“风前一叶压荷蕖,解报新秋又得鱼”,皮日休诗云:“山瘦更培秋后桂,溪澄闲数晚来鱼”,细细地吃鱼,可以解秋燥,再佐以小酒,“雨催蛮酒夜深酤”可谓乐事。

文人们会将最寻常的光景诗意化,立秋日临岸赏花观鱼,常被诗人们写得情思摇曳、妙趣横生。

司空曙的《立秋日》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李郢《立秋后自京归家》写: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北宋 赵令穰 《秋塘图》

“立秋是真实的”

元代的吴自牧《梦粱录》中关于宋朝有这样一则记载:

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庭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按一叶知秋,虽古有此説,然安能应声飞落,此必有人力存焉,惜其之不详也。

虽然早在汉朝的《淮南子》中就有“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的记载,但宋朝禁庭内举办的这一颇有诗意的仪式,让“一叶知秋”的典故更加婉转动人,因而关于立秋的诗中,常化用梧桐叶落这一瞬间:

李白诗云“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宋代刘翰在《立秋》中写:“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宋代黄升《重叠金·壬寅立秋》云:“西风半夜惊罗扇。蛩声入梦传幽怨。碧藕试初凉。露痕啼粉香。清冰凝簟竹。不许双鸳宿。又是五更钟。鸦啼金井桐。”

元 赵孟頫 《百尺梧桐图卷》

立秋三候为:“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立秋时节,气肃风凉,万物揫敛而寒蝉嘶鸣,由此寒蝉也常伴随着梧桐,共同营造着早秋的氛围。

唐代白居易在《立秋夕有怀梦得》中有:“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等句;元稹《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写:“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元 王渊 《花卉册·梧桐》

除了梧桐,另外一个和立秋相关的物象则是楸树,风行于当代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在古代人那里,或许就是秋天的第一碗楸叶膏。北宋的《琐碎录》中写:“立秋日,太阳未升,採楸叶,熬爲膏,傅疮,立愈,谓之楸叶膏。”

故宫博物院藏 广窑楸叶式洗

宋代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曾谈及:“靖康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幡、灯毬、竟渡、艾虎、云月之类。”这段话显示在宋代明代之际,女性间很流行在不同的时节换上不同的服饰、并佩戴不同的头饰。

楸叶的价值不仅仅在药用,它也在立秋日装点着女性。

《梦粱录》记载:“立秋日,都城满街叫卖楸叶。妇女小儿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诗人们也觉得女性鬓边以楸叶剪成的饰品很贴合这个季节,以诗称赞:“叶叶西风翠翦裁,新凉气味蚤相催。金钱买得秋多少,秋傍玉人云鬓来。”这个习俗延续到后代,到了清朝,宫廷中制作的珠翠发饰、耳饰,会模仿着这种颇有自然时令特色的样式来剪裁。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对翠楸叶形耳坠,把金色的福字和錾刻精致的蝙蝠与翠绿色的楸叶搭配在一起,灵动精致。

翠楸叶形耳坠

回到古典诗词中,除了一叶知秋的典故,以“立秋”为题的诗作中,另一出现较多的意象是“新凉”。

明代夏云英《立秋》诗中写:“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箜篌。”宋代方岳《立秋》诗写:“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吴文英有“懒浴新凉睡早,雪靥酒红微笑。倚楼起把绣针小,月冷波光梦觉。”等词句。

“四时之动物深矣”,诗人们很喜欢捕捉气候悄然摇动着万物,而人恍然惊觉的时刻。因而词作中“忽”“惊”等词经常出现,欧阳修《立秋有感寄苏子美》开篇即写:“庭树忽改色,秋风动其枝。物情未必尔,我意先已凄。”

张承志在其散文《天道立秋》中也写了这样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时刻:

可是,那一天是立秋。……中午时我还是没有预感。……在恐怖的酷热中,一切都呈现着残酷感,但又呈现着难言的美。这件事是我的宗教仪礼,身心都纯净透明,尽管觉得生命骤然消耗了。

……

突然觉出“凉爽”的一刹那,我怔了一怔。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浸漫而来,一瞬之间,不可思议,永远汗流浃背的身体干了。我吃惊地回顾,发现行人们——北京人们都在彼此顾盼。接着,满树叶子在高空抖动了,并没有风,只是树杈间传来一个讯号。我差一点喊出声来,一切是这样猝不及防,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

我几乎想落泪。久久的苦熬居然真能结束,立秋是真实的。

南宋 马远 《秋江待渡图》黄叶,是秋气袭来是最显著的表征

北京五塔寺前有六百年树龄的银杏,在今年漫长的炎夏中,依旧准确地遵守着其自然节令,向阳的一面树冠已满是秋意。

立秋日的美丽与哀愁

立秋日,萧条从此开始,天气已凉、扇子搁置。

宋 佚名 《宫女图团扇》

《甄嬛传》第三十二集中,甄嬛失去了孩子,后又与皇上生了嫌隙。甄嬛把玩着一把团扇说:“这团扇,天热的时候当然让人爱不释手,入了秋以后自然是碰也不愿碰了。”在《梦华录》中,赵盼儿也几次提及“秋扇见捐”的典故。

团扇的典故出自汉代班姬,她善辞赋,在汉成帝时选入后宫,后成为婕妤,托名班婕妤创作的一首团扇歌中写: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这是属于古代宫廷女性的哀愁:色衰而爱弛,最终总不免像一柄秋天即搁置起来的团扇一样,在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里度过孤独的一生。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感觉在立秋日忽然袭来,以词作敏感纤细著称的纳兰容若,在一首《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中写尽了种种哀愁:

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暗惹蜂黄。炎凉。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

疑将。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荷裳。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螀。

而不同于纳兰容若的这种文人式的闺情与惆怅,八十五岁的陆游感受到的是更为日常的欢欣与苦痛,在《嘉定己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组诗中,陆游感慨“今年病老遂难禁”,这场漫长的疾病持续到十月,这让垂垂老矣的陆游深刻体会着“自古世间如意少,天公宁肯为君私”。

即便如此,陆游仍旧在生活中寻找一些向好的时刻,“屏深室暖秋垂老,粥美蔬香疾渐平”“清泉白米山家有,盐酪犹从小市求。寸步须扶本常事,细书妨读却闲愁。”能多食一些清洁的粥饭,细细读一点书,于“寸步须扶”的老迈诗人,已殊为难得。

至于《岁时记》中记载的:“京师于立秋日,人未动时,汲井花水,长幼皆呷之。”的乐趣,老病的陆游怕是无福消受了。

明 颜宗 《江山胜览图》

另外,因为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夕节,这一从汉代就延续下来、在历代不断充盈的节日夺取了和它同一时间的立秋日很多风头。

由此,诗人们写的立秋诗中,总是会提到牛郎织女、银汉迢迢等典故。而关于随月令取乐题材的古画中,对于农历七月这一时令,也一般都选择描述七夕——如故宫博物院藏的《胤禛十二月景行乐图》和清代画家陈枚的《月曼清游图》中,都描绘了“乞巧”的图景:众佳丽们按照习俗,以碗装水置于庭院,然后将一束针散放其中,争相观看针在水中呈现的图案,以图案形状来谶验自己的命运。

清 陈枚《月曼清游图》

故宫博物院藏《胤禛十二月景行乐图》

《红楼梦》中,也几乎没有点出立秋日这个时令,但是却对与立秋同一时节的七夕大书特书,在第十七至十八回、第四十回、第四十二回、第七十六回与第七十八回中均有涉及。

只是和笔记体散文、“岁时记”类文献中更关注的“罗绮满街”“车马嗔咽”的民俗场景不同,文人小说、诗文中对于七夕和立秋时节均采用一种悲感的描述,牛郎织女银汉迢迢的别绪和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怅然一同确定了早秋的心理氛围: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马嵬事变之后,唐玄宗“上穷碧落下黄泉”,只寻得杨贵妃的魂魄,悲凉地忆起“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红楼梦》中,涉及到七夕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如元妃、晴雯、巧姐、林黛玉、史湘云等,无一例外地早亡或命运凄惨。

明 周臣 《明皇游月宫图》

立秋,大概是二十四节气中最能体现出“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微妙意涵的节令,比起照本宣科地呈现“秋色”,立秋时节更需要人以足够的耐心去感受隐而未发的“秋气”与“秋意”。

凉风已至、天高且清,宋朝的梧桐叶落下,秋已在人间。

南宋 马远 《夕阳秋色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