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气之殇后,清洁供暖的出路在何方?

煤改气之殇后,清洁供暖的出路在何方?
2017年12月08日 08:50 能源大嘴

环保部12月4日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下发的“特急”函件《关于请做好散煤综合治理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工作的函》指出,煤改气(电)未完工的项目或地方将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或其他方式。

从11月中旬开始,河北保定、曲阳,河南安阳,山西临汾等地就接连爆出村民煤炉被撤走,而新的采暖设施却未建好或者天然气并没有接入的消息。

立冬、小雪、大雪纷至,局部地区夜晚已经达到零下十几度,对于身处暖屋的人来讲,难以想象这些地方的老人、孩子是怎样度过了一个个难熬的冬夜。不得不说,这份特急文件让大家悬着的心落了地,体现出了政策实施中的“人情味”。

煤改气后的未及时供暖、环保部的“特急”文件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治霾政策和能源转型的思考和讨论。有人说,这次煤改气(电)以失败告终;更有评论认为,这次的事件告诉我们: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主导地位仍不可撼动,煤改气(电)面临诸多问题,煤改煤(推广清洁煤炭利用)才是治霾之路等等。

针对热议,笔者认为:

·  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危害极大,所以散煤治理也是重要的民生项目,“去煤化”仍是不可逆的方向,应从长计议,从政策实施方法下手,改善推进方式,而不是开倒车回到烧煤的老路上;

·  另外,煤改电价格昂贵,煤改气又确实存在种种问题,但它们并不是清洁供暖的唯二路径,我们也需要探索多元化转型路径。中国已经进入多能互补时代,除了气、电,可再生能源供热也可以发挥一定的替代作用。

散煤治理是必须推进的民生项目

散煤燃烧是目前京津冀雾霾主要来源之一 / 图片来自人民网

北京及周边六省市是雾霾重灾区,多年来饱受空气污染的困扰。根据《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显示,空气污染每年造成京津冀地区超过10万过早死亡。

散煤采暖是北方主要污染源之一,也是雾霾在冬季尤为严重的主要原因。而散煤污染由于距离人群近,加之室内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其不易扩散,所以危害更直接、更明显,对呼吸系统有直接伤害且有致癌风险。根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散煤的初步调研,发现北京郊区散煤用户室内PM2.5的浓度要比不用散煤时高3-4倍。

所以说,散煤是健康的隐形杀手,散煤治理即使受挫,也是不得不推进的民生项目,这点毋庸置疑。我们的讨论应该关注地方政策落地需整体规划、多方协调统筹上,聚焦在怎么推进,而不是要不要继续治理散煤。

从推进时间来说,自三月环保部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到十一月供暖季开始,有大概将近八个月的时间,应该说地方政府有充足的时间推进工作,评估目标可行性,进行反馈。

煤改气工程 / 图片来自凤凰网

然而,据新华社报道,河北曲阳某学校在临近采暖季的10月12日才进行煤改电设备招标,此时距离11月15日的供暖日只剩一个月零三天。在未来的煤改气(电)工作中,对于地方政府的不作为或乱作为,应进行煤改气(电)专项督察,督察内容不应限于是否取缔煤炉,而是扩展到是否已实施替代方案。

从流程来说,煤改气(电)涉及跨区域传输和多方协调,居民、散煤商贩、燃气供应公司、管道公司、电力公司、电网、临近市县等都是需要协调的对象。首先,区域层面应对燃气电力的可供应量进行整体评估;其次,区域内、市县间应增加沟通,做好统筹协调。

过度依赖天然气的风险

煤改电对于农村居民来说价格昂贵,目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煤改气天然气保供和管道基础设施建设上。然而,往“改气”的方向闷头冲也有风险。

一方面,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高,在自身天然气资源受限的前提下,激增的需求意味着更高的能源安全风险。据能源局的统计,我国2016对外依存度已达到34%,随着需求侧的胃口加大和供应侧中俄东线管道的建成,这个数字将直逼40%。

另一方面,对外依存度高和刚需现实意味着中国在天然气领域没有定价权,煤改气的单位供暖成本大概率会只增不减,这对于农村郊县用户来说负担太大。

再者,天然气也是化石能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使用天然气同样会造成大量的碳排放和二氧化氮(NO2)排放,而后者正是PM2.5和臭氧污染的主要前体污染物。

出路在哪?可再生能源供热的巨大潜能

为了避免陷入“煤改气”死胡同,结合国内城市供热现状,可再生能源供热应的发展应受到更多关注,达到“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的理想效果。

可再生能源供热主要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供热形式,其中风电清洁供暖为间接热能利用,其余为直接热能利用。

其实,国家能源局于今年4月18日就下达了《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供热的意见》的函,该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取暖面积达到35亿平凡米左右的目标,这个目标比2015年的实际供暖面积增加约28亿平方米,相当于增加了4倍之多。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20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可达10亿立方米,能较大程度地替代城镇和农村散煤取暖。

在地方层面,也有相应的规划。以河北省为例,《河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2020年提供1600万平方米太阳能集热供暖和13000万平方米地热能供暖的目标,共可以替代标煤519万吨。据山东官员介绍,2017年山东实施冬季清洁采暖共替代100万吨散煤(即71万吨标煤),也就是说,如果河北能达到可再生能源供暖目标,将达成山东清洁采暖成效7.3倍的减煤成果。

河北省可再生能源供热十三五目标

不仅有规划,河北省也已经有了成功实践。经过中国石化的7年建设,河北雄县实现地热供暖能力385万平方米,成为我国第一个“无烟城”,并成功打造了技术可复制、经验可推广的“雄县模式”,造成一定示范效应,连片发展至容城、博野、辛集、东光、故城等15个市(县)区,整体供暖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

大嘴评论:

燃煤污染的公共健康代价极大,散煤治理也是民生工程,去煤化是必须坚持的能源转型道路。转型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难免磕磕绊绊,重要的是能吸取经验教训,进行纠错和改善。另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多能源互补时代,这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区域整体规划和实施路径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作为真正清洁和自有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供暖应该得到包括中央、地方及企业多方更多的重视。

(本文作者: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 黄薇)

能源大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