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棉田扒开棉行调查来看,部分棉田蕾铃已进入脱落期。有棉农问什么原因,当前棉田应该怎么管?天山植保针对今年棉花徒长、化控和防虫等问题找一找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并提出田管的看法。
一、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找一找
(一)徒长的问题
进入6月份以后,连续的高温少雨,使北疆棉田旱情加重,棉花生育进程加快,6月上旬棉田过早的进入初花期,很多棉田头水晚,一水和二水灌量小,6月中旬棉田棉苗蕾包头情况严重。而6月18日以来,由于天气断续地降雨降温,加之高频次灌水,旱情得到缓解,棉田进入7月份后进入快速生长增高期。从调查来看,由于前期灌水量少,投肥量低,进入棉花快速生长期后大量投肥的棉农积极性较高,高频次灌水加上大量投入氮肥(每次投尿素甚至达到10公斤),棉苗不徒长才怪!
徒长的表现为,棉田大片的嫩黄头,茎杆青绿,棉杆脆,叶片肥大。今年本身棉苗株数多,甚至有些棉田双株和无效株也多,棉苗稠密,加之棉株上部叶片大,棉株中下部通风透光差,棉花蕾铃不脱落才怪!由于棉田棉苗过早徒长,棉苗过早进入蕾铃脱落期。
(二)不合理化控
棉农怕棉花长不起来,既然棉田棉苗徒长了,就化控吧!不合理地化控造成棉田蕾铃期过早的来临。怎么不合理化控呢?一是表现为甲哌鎓的量大,没有坚持少量多次。由于棉花徒长,有部分棉农怕控不住,一次每亩98%甲哌鎓使用量在3-5克,棉花偏嫩生长而造成棉花嫩小叶灼伤。由于棉苗徒长而造成棉花营养生长过旺,过量的甲哌鎓又要让棉花不长,存在着矛盾,有矛盾棉花反馈就是脱落问题。二是化控时间不合理,水量过大。甲哌鎓上午打的药,加之打药的配水量大,一亩地达到50-100公斤,大水冲在幼嫩的棉蕾上,或花蕊上,造成棉花脱落的问题。
(三)不合理治虫
从目前棉田来看,由于温湿条件适合,极有利于棉蚜的生殖生长,尤其是进入7月以来,棉蚜扩散速度加快,翅蚜也开始少量迁飞蔓延,部分棉田可见点片卷叶流油株。大水量低药量冲洗错误的用药方式,造成偏嫩的棉株造成药害或机械损伤,使棉花蕾铃脱落率增多。
二、当前棉花蕾铃脱落期技术田管的看法
(一)合理水肥运筹,使棉花生长嫩长而不徒长
从田间调查来看,棉花徒长的原因主要是高频灌溉加偏施氮肥造成。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棉田没有打顶,一方面棉农计划着化学打顶,另一方面棉苗晚长,株高不够,无法人工打顶。天山植保曾谈过,不管是化学打顶的棉花,还是晚长的棉花都需要控水肥,促进棉花由偏旺的营养生长向花铃的生殖生长转化。株高不够是水的问题,叶片肥大是氮肥的问题。此期要控氮,不要把叶片搞得过大,建议每天每亩的氮肥投放量在0.5-0.7公斤尿素为宜,不要超过0.8公斤尿素。如果按8天灌一次水,那么每次每亩的尿素就是4-6公斤为宜。磷钾肥可以增加些,但是磷肥也不要太多。如果养分供应不平衡,会加速棉花蕾铃脱落率增加。
目前棉田不旱了,没有连续高温了,应该正常轮灌了,由以前的4-6天灌一次水拉长至7-9天灌一次水,每次滴灌湿润过苗行即可停水,保持田间土壤湿润不干裂为宜。让棉苗嫩长长出有营养的小叶片和短壮的果枝,而不是出现棉叶肥大、果枝节间过长而徒长长势的棉花。
(二)合理塑形促转化
天山植保认为当前棉花田管的重点是控制大行封闭或郁闭的速率,这是获得棉花高产的关键。要控制大行的封垄或郁闭就要考虑棉花塑形的问题。此期要控制叶枝和果枝的伸长,还要改变与主茎夹角的问题。田管在水肥控的前提下,要考虑使用一些塑形的产品问题。甲哌鎓和赤霉素作用主要是抑制和促进细胞的伸长,对塑形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氟节胺、烯效唑和其它塑形剂产品对塑形和转化效果更佳。
(三)合理治虫
蚜虫害来了不可怕,怕的就是打乱仗!要有没有调查就没有防治权的思想。棉田每一株都有蚜虫是棉蚜发生发展趋势和规律,不可能做到将全部棉蚜消灭掉。
棉蚜的防治要讲究方法,要调查棉花叶片上的棉蚜数量。揪上三片棉叶棉蚜数量达到200头再进机车打药,水量不要太大,亩用水量在35-45公斤为宜,避花施药,建议傍晚用药,农药可选择洗尿合剂、苦参碱、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唪、吡蚜酮、呋虫胺、烯啶虫胺、氟啶虫酰胺、氟啶虫胺腈、双丙环虫酯、等,不建议使用菊酯类、灭多威、丁硫克百威和毒死蜱等农药防治。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