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从副县长到院长,如今一手“柳叶刀”一手“医改旗”

5年前从副县长到院长,如今一手“柳叶刀”一手“医改旗”
2020年06月30日 09:13 芊芊健康之家

5年前,“副县长辞职从医”的消息不胫而走,备受关注的潘家东为“避免炒作”拒绝了所有采访。辞职3年后,2017年,他被评为“皖西名医”,紧接着第二年被评为“江淮名医”,这些在安徽省县级医院里都是极为难得的荣誉。如今,潘家东担任安徽省霍山县医院医共体集团董事长、院长,成为一名“医改闯将”,而此次也是他多年来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

安徽省霍山县医院医共体集团董事长、院长潘家东

潘家东给自己起的微信昵称叫“柳叶刀”,他也因为高超的医技被当地老百姓称为“霍山一把刀”。潘家东副县长辞职的消息,已成为霍山县老百姓街谈巷议的话题。说起潘家东,很多人还是习惯地称他为潘院长,更为人们熟知的就是“霍山一把刀”的称号。但是,在与儿街镇,许多人直呼其名,亲切地叫他“家东”。

在医院,医护人员人称他为“劳模”。霍山县医院普外科医生苏俊告诉记者,“他是专家型管理者,在工作中为大家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他对于工作热情特别高,无论每天忙到多晚,只要当天他做完手术,当晚他一定会去查房看看病人的情况。他经常加班到很晚,所以就有了'劳模'这个称号”。

“性格温和,平易近人,医术高超”,在采访过程中,许多医院职工、患者向记者如是介绍潘家东。在霍山县,找到潘家东是件很容易的事。《健康县域传媒》记者采访过许多家县医院,但很少见过像潘家东一样“高调”的院长,把手机号码公之于众。一进医院走廊,右侧墙上医生简介第一个就是潘家东,牌子上就留着手机号码。在潘家东的坐诊室外一侧的墙上,同样有一个医生简介牌子,上面同样附着手机号码。在诊室门上贴着一张A4纸打印的坐诊时间,同样也写着手机号码…………

把手机号码直接公布在外,不会担心骚扰电话吗?

潘家东笑了笑,他回答道,“大家都是乡里乡亲,一般没事不会给你打电话,如果打电话那就是真有事,真的要看病”。稍作停顿,他补充道,“有时候也会接到投诉电话,这对于我们及时发现问题,改善服务态度和流程是大有帮助的”。

6月22日晚上8点,已是下班时间,医院行政楼一个拐角处的灯还亮着——院长办公室,《健康县域传媒》记者在这个办公室见到了潘家东。办公室不大,移动两三步就是办公桌,潘家东正在伏案翻阅文件,见到记者起身热情握手,不及过多寒暄,便指引去隔壁较为宽敞的访客室落座,话入正题。

对医学专业的执着,想做点实事

在常人眼里,好好的副县长不当,为什么会辞职回到县医院当院长?

“2014年辞职后,有许多媒体找上门来,为了避免人们说是炒作,我拒绝了所有采访,今天是我这些年来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这一次,潘家东没有回避,他不假思索地说道,“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对医学专业的爱好和执着。在医院,给病人看病、做手术会让我更有成就感”。

1988年,潘家东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医疗系,胸外科主任医师,如今已工作32年。曾先后多次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国内多家著名三甲医院进修学习。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潘家东向记者介绍,在医院,他曾任霍山县医院普胸外科主任、副院长。2007年1月,潘家东任霍山县政协副主席,但仍然在县医院上班,2012年1月开始担任霍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分管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局、文广新局等部门。

“其实,当副县长之前,我跟上级提了一个请求,就是在不耽误政府工作的情况下,允许我每周回医院做手术、查房。”潘家东说,就在他当副县长期间,很多病人还指名要求他去做手术,一次他都走到医院了,被同事们劝阻回来,说副县长做手术,万一出现问题,法律责任不好界定,所以要想安心当医生只有辞职。回归医院,凭他的专业技能,对患者来说是好消息,对医院来说也能充实力量,对他自己来说,也觉得更有成就感。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大别山主峰所在地。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潘家东而言,他的价值和他口中的“成就感”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霍山老百姓减轻疾病的痛苦,过上健康的生活。讲到这里,潘家东收紧眉头,表情严肃地对记者说,“山区地百姓一辈子可能都没有多少钱,当他们揣上仅有的钱来到医院,心里是抱着很大的希望来的,就想查清楚自己是什么病,怎么能治好?但是你要告诉他们不知道,这里治不好,他们得多失望啊!”

为此,他率先在霍山县开展食道癌、肺癌、贲门癌、纵膈肿瘤、心包疾患、动脉导管未闭及复杂胸部外伤等胸外科手术,熟练开展全胃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叶切除术,肺叶袖式切除术,心脏破裂修补术,胸腔镜下肺大疱、肺叶切除术等一系列高难度Ⅳ类手术,填补了霍山县外科领域多项空白。

作为院长,潘家东带领医院班子和所有医护人员以创建三级综合性医院为契机,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霍山县医院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在医院设立各个学科的博士点工作站,让安徽省、甚至北京、上海的专家能定期来医院开展坐诊、手术、查房等,真正让老百姓在县域内就能享受省级以上专家的医疗服务。同时,送出不同层级的医务人员到北京、上海、广州、合肥等三级医院进修学习。

潘家东认为,医院要发展,学科建设非常重要,而学科建设就要加强人才培养,大力实施“人才树”战略。对此,他解释道,“我们将科主任一级的医生送到北上广等地的大医院,学习最尖端前沿的技术,对标全国一流医院,他们学完回来就是强有力的骨干,从而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对于一些优秀的医生、年轻骨干医生,我们就送到省一级的大医院进修学习,他们的能力也得到加强”。

对于工作未满三年或未取得执业证的年轻医护人员,潘家东采取了相当严格的措施——一周四次,每天下午下班至晚上21点必须在医院加班、学习。医院会有资历较深的医护为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并进行考核。这项措施也曾引起个别刚入职的医护人员的不满,甚至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投诉称 “受到剥削”,要求取消这项规定。

为此,潘家东被上级领导约去谈话,他却倔强地拒绝取消。他语重心长地说,“这都是为了他们好啊!人们常说,教书不好那是误人子弟,但是学医不精就是误人性命。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医生需要加强学习,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和能力”。

潘家东是这么要求的,自己也是这么做的。讲起自己刚毕业去北大一院进修学习的日子。他告诉记者,当时自己每天会看7~8台手术,中午不休息不吃饭,晚上回到房间把一天所看的手术全部整理成笔记,并绘制成手术图谱,加深记忆。从北京进修回来,他带了一大堆光盘和自己写满的笔记本。如今这些笔记本还被经常拿出来翻阅,帮助制定手术方案。

“他是我们的榜样,无论是医术还是医德,他都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霍山县医院胸外科主任王国忠告诉记者,“我们科室就放着院长带的光盘和笔记,他就在我们科室,给了我们很大压力,但是也给了我们很大动力。他是全院都看得见的、在我们身边的'榜样',他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再要求我们,促使我们更加努力做好工作,让科室的各项指标排在全院前列”。

“不恋仕途不为名,辞职县官返杏林。黉门翘楚再悬壶,矢志儒医济苍生”。在医院胸外科病区,记者看到许多送给潘家东院长和其他医护人员的锦旗,墙上也贴着许多字迹各异的感谢信,这是其中一封。

视病人为亲人,待职工如家人

6月24日,星期三,一大早潘家东照例来到与儿街中心卫生院坐诊。刚走到卫生院门口,就遇到刚检查完眼睛的胡女士。

“你眼睛怎样了?”潘家东笑呵呵地迎着走过去,操着本地方言询问胡女士病情。“还好,刚检查完,马上就做手术了”,胡女士也高兴地向潘家东说着自己的检查结果,临走再问了一些应该注意事项,遂笑盈盈地离开医院。

据了解,胡女士的眼睛患的是白内障,为了让霍山县内像胡女士一样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潘家东争取来当地知名企业的慈善基金,发起“迎驾·光明行”公益活动,全县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治疗和手术,如今已实施三年,500多人获益,重见光明。

还未走进卫生院的诊室,门口早已排着前来就诊的患者,今年64的江大爷就是其中一个。江大爷自豪的告诉记者,“别人叫他院长,我不叫,我们就叫他'家东',他就是我们这里人”。

14年前,江大爷在霍山县医院检查确诊为胰头癌,这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记者问他,当时没想过去大医院吗?江大爷听了直摇头,然后笑着说,“在县医院,家东就可以做这个手术,他技术高。做完手术出院后,有什么事我就给他打电话,他还会主动给我打电话询问我的身体情况,是他让我多活了这么多年”。说着便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给病人打电话是有潘家东工作的常态,白天做完手术后,晚上无论多晚都要去病房看看病人,对于一些病情严重,需要“重点关注”的病人,出院后他就会打电话询问。

“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两条:第一,有精湛的医术,第二,仁者之心。”潘家东告诉记者,“看病过程中,一定问详细病史,做详细的体格检查,再有重点的进行辅助检查。作为医生要能决定要不要做手术。而手术的技艺是长期培养,既然要做手术就要精益求精,要把它当成艺术品一样来做,肿瘤手术主要是讲究淋巴结清扫的规范性,病人的长期存活率才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和标志。同时要有好的服务态度,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与病人相处要站在病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视病人为亲人,提高患者满意度;待同事如家人,增强员工幸福感”。采访中,潘家东多次提到这句话,而这句话也作为对联写在医院门口。他说到,人们常说要“以患者为中心”,怎么做到呢?就要像对待亲人一样。

对于职工,潘家东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为他们搭建一个事业发展的良好平台。医学出身的他深知医护人员的艰辛与苦衷。他告诉记者,“医学专业本来就要比其他专业多上一年,毕业还要经过严格的规培才能当上医生,它是一个高学历、高劳动强度、高风险的职业,所以要在绩效上体现与这个职业相匹配的公正透明的劳动报酬。作为'班长'要做到一视同仁,对所有同事都公平相待。医院的重大事项,按照规章制度集体决定,结果要公开公示”。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敬于人品,久为善良”。霍山县县医院普外科医生苏俊是位开朗的年轻医生,他告诉记者,“接触过潘院长的人都会感受到他的平和,不玩花架子,也没有官架子,是一个很平易近人、很务实的人”。

推进医改建设,实现同质化医疗

“潘院长,我这个就诊卡在县医院能用不”?

“可以用,现在卫生院和县医院是医共体了,就诊卡可以通用。你还可以用手机电子健康卡,那个更方便”。

在与儿街分院潘家东的诊室,一位大姐拿着一张过去的就诊卡询问潘家东,不等潘家东做出回答,另一位前来看病的江姓大哥给抢答了。他还笑着说,“你没看他现在每周三上午来咱们卫生院看病,他现在是总裁(霍山县医院医共体集团董事长),县医院、卫生院都归他管 ”。说完,周围一圈等候看病的人都笑了,潘家东听着乡亲们开玩笑话也在丛中笑了,悦然其间,诊室里其乐融融。

医改10年,县级医院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亟待提升。2019年7月1日,霍山县紧密型医共体正式成立,全县成立两个医共体集团。霍山县医院医共体集团下设9家分院、78个村卫生室,分为5个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和4个具有专科特色的乡镇卫生院。

潘家东说道,“要健全三级医疗体系,就要通过医共体建设,强化龙头医院,带动所有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实现同质化医疗服务。这样不仅满足了山区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也是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现实需要,确保医保资金安全可持续的有力措施”。

医共体建设目标已经明确,潘家东就开始下乡巡讲,自己做好幻灯片到乡镇卫生院去给大家开讲座,告诉大家,“我们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潘家东认为,要推进医共体建设,在人、财、物统一管理之前,首先要统一思想。集团内上下一心,明白医共体的概念和理念,实际工作中有抓手,才能早日实现医共体建设的目标。

信息化建设是霍山县医院医共体建设的前提和保障。2019年1月-6月,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霍山县医院就开始了在乡镇卫生院的信息化布局,打造具有霍山特色的智慧医疗和高度信息化医共体集团。

利用众阳集团信息化平台,霍山县医院医共体建设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实现医共体集团内总院和九家分院之间的信息化互联互通,实现就诊一卡通,患者智能服务,医疗资源信息共享,中心药库和中心耗材库建设,远程影像、超声、心电会诊,集团内同质化管理6项功能。第二步,搭建健康霍山平台,实现县域内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建共享。

潘家东介绍,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霍山县域内“健康霍山”电子就诊卡的全覆盖。县域内广泛运用全科诊疗机器人,加强对慢性病的精细化管理,赋予基层医务人员防病治病能力。利用公共卫生信息化平台强化慢病精细化管理,打造“医防融合”新模式,逐步实现健康服务考核的标准由过程向结果转变。

同时,利用分级诊疗系统组建霍山县医院医共体内的县级专家库和分院专家库,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1+1+1”模式变为“1+X+Y”模式,从而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和签约率。利用远程会诊系统,实现总院、分院和村室之间的影像、超声、心电等线上会诊,从而使远程会诊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利用监管平台,实现卫健委、医共体集团、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等部门对各医疗单位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利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登录健康霍山系统,让全县的老百姓享受到一体化、连续性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近期,在潘家东的极力倡导下,霍山县委县政府研究通过由县财政出资1200万元用于推进“基于价值”的健康服务工作。就是以全县30万城镇居民参保人员为基数,每人40元作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医的奖励资金,通过考核医保资金有无缺口;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县域内就诊率等多个指标,年终一次性奖励给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和村医。变以往公共卫生注重过程的考核办法为注重结果的考核方式,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投身到疾病防治中去,成为真正的健康守护人。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潘家东表示,利用信息化工具,可实现县域内居民全连接、机构全连接、医生全连接、产业全连接,一号通用 、一码通行、一生服务、一网监管。医共体建设要立足于百姓健康,最终实现“管理精细化”、“服务同质化”、“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人民群众满意、医务人员满意、党委政府满意的终极目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