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料事如神非卧龙凤雏可比

此人料事如神非卧龙凤雏可比
2018年03月08日 02:13 趣历史1999

三国第一谋士鬼才到底有多厉害? 三国战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竟争。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众多足智多谋的谋士。大家 耳熟能详的一般有:卧龙凤雏,二荀郭嘉。 如果要说三国第一谋士,许多人都会首推诸葛亮。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三国演义的影 响。在三国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郭嘉从小胸怀大志,在二十岁时就已经敏锐的感觉到天下即将大乱,于是隐居以待时日,另一方面偷偷的和有才识之人保持交往。

郭嘉出生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

郭嘉21岁的时候,郭嘉北行去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就这样,郭嘉一直赋闲了六年。

郭嘉的得意之作是对袁绍两个宝贝儿子袁谭、袁尚的处理。官渡大败,袁绍一蹶不振,忧愤而死。曹操则长驱直入,连战告捷。于是,诸将都想趁热打铁,一举荡平河北。

在郭嘉看来,袁绍虽死,而子嗣甚众,其势仍大,然“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曹操听取了郭嘉的建议,缓攻河北,似乎证明他理解了郭嘉“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这一充满心理学奥妙的决策。以后的事实证明,此时的曹操实际上还是似懂非懂。

赤壁惨败之后,曹操忠实贯彻了郭嘉“缓之而后争心生”的策略。对于三家必争的荆州重地,尽管他处于近水楼台的有利地位,却始终谨守襄樊,不主动争取。相反,还故意把江陵这根骨头扔出去,逗引孙、刘两家争夺。正是曹操的缓势加深了孙、刘的罅隙,撕裂了两家的联盟,也终于打破了三角的平衡。

谁曾想,狼烟铁血的背后还有一场心理大战!谁又曾想,已经死去多年的郭嘉仍旧影响着三国的战局,决定着天命的归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