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万元罚单,富滇银行经营压力凸显

150万元罚单,富滇银行经营压力凸显
2024年06月26日 15:16 财经野武士

6月2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丽江监管分局披露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富滇银行丽江分行被重罚150万元。不过,此次罚单上的违法违规事实只有一条,即“违规发放贷款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罚单开出时间为2023年12月27日。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张罚单披露的十几天前,云南金融监管局刚于6月4日同意了富滇银行所申请的30亿元资本工具计划发行额度。今年以来,富滇银行经历了监管罚款、高管落马、年报数据披露有误、股权再次被挂牌等多重经营问题,显露出该行逐渐增大的内控压力。这份逐渐加大的内控压力,对该行的经营质量提升、IPO进程都会造成一定阻碍。

监管重锤高管落马,内控频遭拷问

此次罚单中披露的“违规发放贷款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近一年来监管的重点打击行为。政府融资有较严格的要求,银行机构不能为地方政府提供担保的企业、项目融资,也不可以向不合规的政府购买服务(如未纳入财政预算内的项目、负面清单内的项目等)。

2023年11月6日,即富滇银行丽江分行收到罚单的一个多月前,财政部还通报了农发行陕西省分行违规向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提供融资及相关服务,新增隐性债务的案例。富滇银行丽江分行的违规行为,可能就与农发行陕西省分行此前的违规情况有类似之处。

而在这次罚单公开前,6月13日,金融监管总局银行机构监察局党支部发表的署名文章《锻造银行检查铁军,以高质量银行检查促金融高质量发展》,还提到了要重点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新增贷款的合规性,严查银行机构违规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富滇银行丽江分行可以说是两次撞上了监管严查的当口。

违规向政府项目提供融资,只是富滇银行业务不谨慎的一个方面。今年以来,富滇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一共收到了4张罚单,该行在业务推进过程中的贷后管理不到位、超工程进度发放项目贷款、未严格落实受托支付和实贷实付要求、违反账户管理规定等不合规行为,都随着罚单被监管机构一一披露。

而在监管罚单之外,富滇银行经营管理的不谨慎,还体现在该行年报的疏忽上。今年4月30日,富滇银行发布了2023年年报,刚发布没多久,富滇银行便又发布了一则关于2023年年度报告的更正公告,表示原年报中披露的逾期贷款信息“2023年12月31日逾期贷款829,952 千元,占比0.39%”是错误的,将其更正为“2023年12月31日逾期贷款8,299,516千元,占比3.89%”。并在公告中致歉,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文件的编制和审核工作,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银行业向来以严谨著称,富滇银行作为云南省唯一的一家省属城商行,却在年报这样的重要文件中出现了数据错误,该行的内控经营合规程度实在是难以想象。

富滇银行频繁在经营方面出现危机,或许与该行频繁的中、高层变动有关。这里的“变动”指的是高管落马,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该行落马的中高层领导超过了10名,包括总行原副行长、各部门总经理、各支行原行长等,最近的一则落马消息就在今年6月——富滇银行普洱分行原行长主动投案,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这些中高层领导分管着富滇银行不同的业务板块,却存在受贿、搞权色交易、干预贷款发放等不同程度的违法行为,反映出富滇银行关键岗位用人导向不正、高层监督管理机制不足的痼疾。在这些落马领导的“带头”作用下,富滇银行的内控不合规很难避免。

高增长或依赖补助,股权转让无人接

虽然富滇银行内控积弊颇深,但所幸的是该行的整体业绩表现较为优秀。2023年富滇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5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28亿元,分别增加9.69%、12.33%。

尤其是归母净利润,在2023年营业支出同比增加了8.46%的情况下,该行的归母净利润反而增量大于营收,实现了双位数增长。但仔细来看,该行的净利润增长或许与政府补贴有强关联,2023年,富滇银行取得了7892.3万元的政府补助,比2022年的430.9万元增加了1731.59%,大增的政府补贴让该行在2023年实现了6164万元的非经常性损益收入(2022年是-249.2万元)。而2023年富滇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增量也就是9088.9万元,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该行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只有2.97%。

此外,该行的资产质量也出现下行趋势,2020年-2022年,富滇银行的不良率逐年下降,资产质量转优趋势明显,但2023年末,该行的不良率又回升到1.99%,不良余额则为42.3亿元,年内增加了3.81亿元。此外,该行还有4.86%的关注类贷款,未来需警惕信贷资产质量下行风险。

一个资产质量下行风险加剧、盈利增长较缓、内控频出问题的银行,同时很难让股东交付足够的信心。6月26日,是大唐集团转让富滇银行9亿股股份的挂牌信息披露的结束日期,这笔股份占总股本的13.47%,从去年12月26日起披露,披露时间为6个月,但如今半年之前即将到来,这笔股权至今仍未传出有人接盘的消息。

大唐集团是富滇银行的第二大股东,这9亿股股份是该公司持有的全部富滇银行股份,早在2021年2月大唐集团就有转让所持股份的意向,但迄今已超过两年,这笔股权仍未脱手。如果说大唐集团意图退出富滇银行股东行列,是为了落实央企严控非主业投资的要求,但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转让不出去,且除了大唐集团还有一些中小股东也曾陆续清仓式转让该行股权,便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了。

不管是内控合规、股权稳定集中,还是业绩平稳向上、资产质量优秀,都是IPO路上的重要部分,2018年就提出上市目标的富滇银行,在当前的经营现状下,离IPO圆梦还有多远的距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