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秦始皇:这个锅朕不背

焚书坑儒?秦始皇:这个锅朕不背
2018年03月02日 17:42 小叶说历史

唐朝末年,有一位诗人章碣,写了首《焚书坑》。毛泽东尤爱此诗。1945年,他专门将其书写下来赠与著名学者傅斯年。诗是这样的:

毛泽东赠与傅斯年(字孟真)的《焚书坑》

这首诗最有趣的是后面的两句话:“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坑灰未冷山东乱,说的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坑里的灰烬还没有冷却,已经天下大乱了;刘项原来不读书,说的是逐鹿天下的刘邦与项羽,都是不读书的家伙。

诗的含义非常的反讽,诗的反讽在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人算不如天算。秦始皇焚书坑儒,目的是愚民政策。想象中,百姓读了书、想法多了、就会造反。秦始皇干脆烧了书、坑了儒生、省了麻烦。想不到堵了东墙,却漏了西墙。坑灰未冷,就已经天下大乱。焚书坑儒,结果是白忙一场。

反讽诗的另一个层面是读书无用论。最后摧毁秦朝、争夺天下的领袖人物,刘邦项羽原来都不读书。刘邦是个无赖、项羽是个武夫。无赖与武夫,才是真正打天下的枭雄人物。

这首诗其实是写意多于写实。我们如果考证一下历史,就知道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其实没有那么严重。秦朝兴起于关中平原,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孔子的活动范围,以齐鲁为主,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秦国的强盛,起自于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商鞅的第一次变法在公元前359年,离孔子逝世的年代(公元479年),晚了120年。商鞅的变法观念,是法家务实理论的实践,与儒家学说没有什么关系。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也相隔了138年之久。在这一百多年之间,秦国的政治、经济、与军事的发展,与孔子的儒家思想也不相干。

简单来说,秦国所崇尚的是富国强兵之术;与孔子所强调的忠恕之道,知书达理,不是一回事。

秦始皇灭六国、修长城、建驰道、建立了完整的郡县制度。他还完成了非常巨大的“文化工程”,统一天下的文字与度量衡。很明显的,秦始皇是一个具有高度前瞻性、格局开阔的一代雄才。

我们可以想象,秦始皇以胜利者的身份君临天下,对于法家的治国成效,必然有充分的自信。对于儒家的崇尚古圣先贤、斤斤计较于传统的礼仪规范,恐怕没什么好感。尤其儒家喜欢以古非今,秦始皇对此,应该没什么好评。

秦始皇是在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八年之后,在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发生了所谓的“焚书”事件。再过一年,就是秦始皇三十五年,发生了“坑儒”事件。

焚书事件是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根据史记的记载,李斯建议焚书的说法是: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

换言之,秦朝统治阶层,对于诸生老拿古人的事来东扯西扯,感到厌烦。秦始皇想要开拓新局面,不想听这些废话,干脆把这些老东西禁止算了。

秦始皇下令烧了民间的《诗》、《书》、《百家语者》。但是,官方还是可以保留、研读这些著作。此外,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禁止之列。若想要学法令的,可以吏为师。

秦始皇其实没有禁绝先秦的古籍。真正对于中国古籍造成巨大伤害的,反而是项羽进入咸阳之后的纵火焚烧。据说烧了三个月,很多书就此失传了。

这就是所谓“焚书”的历史经过。

焚书之后的坑儒事件,起源于方士。大约是秦始皇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起用了一些方士求仙炼药。这些方士,事前夸下海口,后来无法兑现,就在外泄露机密、胡说八道。不但说了些秦始皇的坏话,人还跑了。秦始皇这才大怒:

「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

于是,秦始皇下了重手。一个抓一个,抓了四百六十多人,在咸阳把他们给坑了。这被坑的四百多人,估计大部分是方士骗子,夹杂着一些喜欢以古非今的读书人,当然也有些不幸的倒霉鬼。

西汉以后,罢黜百家而独尊孔子。对孔子不怎么理睬的秦始皇,就被冠上了“焚书坑儒”的帽子,成了千古的大罪人。

所以,就史论事,焚书坑儒的事件本身,与天下大乱,应该没有什么关系。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才是历史变迁的主要动力。

争取天下的枭雄人物,刘项原来不读书,但是各擅胜场。项羽出身于军事世家,天赋异禀,力能扛鼎。在战场上勇猛过人,也能得到江东子弟兵的热诚拥护,是个非常杰出的军事天才。刘邦智商很高、通权达变。在地方做过多年的亭长,大约是今天地方派出所的所长。刘邦由于长年混迹于黑白道,对于人性的掌握、利益的分配,非常的有心得。

刘邦

刘项起兵于公元前209年。那一年,刘邦高龄48岁,是一个十足的混子老油条。项羽年纪轻,才24岁,只有刘邦的一半岁数。

“刘项原来不读书”。刘邦的社会阅历深,知道如何用读书人,其实已经不用读书了。项羽在少年时候,叔叔项梁曾教他读兵书。项羽不肯用心,体会不深。

不知道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的时候,会不会回想自己这一生的成败得失?会不会回想当年,叔叔项梁努力教他研读孙子兵法的场景?会不会想到,孙子兵法中里的这段话: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这是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里的名言。反观项羽,巨鹿之战,杀得呼声动天、人人惴恐;大破秦军,诸侯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短短三年之间,率领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号为「霸王」;百战百胜、力为万人敌……谈不上是真正的善之善者也。

项羽、虞姬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