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腋窝汗蒸饭团”火爆日本,茅台躺枪笑不活了!

“少女腋窝汗蒸饭团”火爆日本,茅台躺枪笑不活了!
2024年06月21日 20:34 Liya的种草手记

今天文章有些辣眼睛熏鼻子,如果你正在吃东西,麻烦请跳过。因为今天这一篇注定是“眼睛不可承受之重”。 今天的主角是日本的奇葩营销。 前段时间日本高级餐厅的“少女腋窝汗蒸饭团”火了,据说价格是普通饭团的3-10倍。

图源:科学未来人

名字有些炸裂,但我不会告诉你,更炸裂的是它的制作过程:把饭团放胳膊处使劲揉捏,再夹几下让饭团成型,充分吸收一下腋窝汗液的精华,最后用方形海苔纸卷起来....

图源:科学未来人

更炸裂的是,还有顾客会先做下运动,嗯就是排最多的汗,做最香的饭团。

图源:科学未来人

据说有些厨房禁地还会开放给顾客参观,只为证明真是妙龄少女夹制的。把这条新闻再多刷一会儿,真的要彻底yue了。多少人跟我一样,想跪求一双没看过的眼睛。

我以为“想你的腋”足够炸裂,没想到大厨在民间,把jiojio、狐臭都搬出来了。不过大家可要失望了,因为日媒《西日本新闻》做过调查,大约有34%受访人士认为腋窝这位置,比其他部位更具吸引力。

既然说到jiojio,也不是没人用脚整活儿,茅台“少女踩曲”这次就躺枪了。

茅台也不寂寞,青岛啤酒葡萄酒也躲不过。

虽然说这“腋来香”操作就真的很日本,但还是有人好奇为啥日本对“少女”执念那么深?

要知道在日本除了少女的“腋窝饭团”,还有少女的“口嚼酒”。什么意思?字面意思!就是用少女的唾液发酵制作而成的。

图源:坦荡的山雀

中国的叫花鸡里没有鸡,老婆饼里没有老婆, 夫妻肺片里没有夫妻。

只有日本大厨诚不欺我:

“腋窝饭团”里有腋窝,“口嚼酒”里真有口水。

虽然“少女腋窝饭团”的营销很辣眼,但很显然这家餐厅有自己的想法,请允许我不正经分析一顿:

一是融入宜家效应。说到宜家效应并不陌生,比如“奥利奥”饼干“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科罗娜啤酒“在瓶口放一瓣青柠”。

图源:科罗娜

其中最深入人心的当属奥利奥的做法,把两片饼干分开,舔一下奶油夹心,再搭配牛奶一起吃。

图源:奥利奥宜家效应,简单来说,品牌在营销中加入一个行动力按钮的引导,为消费者使用产品过程中增加仪式感。少女腋窝汗蒸饭团亦如此,把“挤一挤、压一压、蒸一蒸”的动作融入其中,为平平无奇饭团增加更多仪式感。其次是营销少女。说起来还真不是只是日本,目前国内品牌做营销的,对于少女二字颇有执念。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少女这个词成了品牌、KOL的营销流量密码。好比MIUMIU拉来80多岁的吴彦姝奶奶代言,展现其优雅不过时一面,营销年纪最大的缪缪女孩。MIUMIU就是借助极具反差感的代言形象,反向营销品牌的少女风。

图源:

miumiu

如果说有的品牌热衷营销少女感,是强化品牌年轻化的形象。那有个特例就是茅台,茅台忙着营销少女的脚,醉翁之意不在于年轻,而在于文化。前面我们就提到,网友看完“腋窝饭团”一幕后,就在评论区艾特到茅台。不同于日本少女饭团,大家对于茅台少女营销,包容度似乎更高。

图源:酱酒知识库难道因为茅台是大品牌,是硬通货吗?其实大家对于“少女光脚踩曲”是有误解,说起来人工踩曲久矣,这是一种古法技艺。虽然茅台是否为“奢侈品”存在争议。但好在茅台学习LV讲旅行、爱马仕讲工匠那一套,讲好品牌故事,大大方方营销“少女光脚踩曲”,没有藏着掖着。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表达的观点那样:任何一个美的形式都要内含一个理性的概念。美是理性与感性、形式与内容的平衡,品牌也是。茅台理性和感性两手抓做好品牌教育,早在2018年,茅台就推出品牌纪录片《人生致味》,把“少女制曲”的美具象化。在感性方面,茅台把“踩曲女工”,形容为赤脚跳芭蕾的姑娘;把“少女制曲”打工现场,美其名曰“曲间芭蕾”;把看似辣眼睛的“脚踩”,营销成对我眼睛很友好的“一曲一芳华”画面。

图源:

茅台时空

在理性方面,茅台以《人生致味》纪录片为载体,讲好茅台制作酒曲故事,让大家知道“踩曲女工严选妙龄美女”并非博眼球。正所谓“水为酒之血,曲为酒之骨”,一个好曲块儿,是有自己的标准:13厘米-14.5厘米之间,四面紧中间实。曲踩得对了,酿出来的酒味儿才对味,如果不达标则不能入库。

要达准就要控制“体重”,所以需要找到体态轻盈女子踩曲块。

图源:

酱酒知识库

少女步态轻盈,让酒曲均匀受力,这效果是男性和机器无法达到。据说制曲车间工人体重不能高于120斤,因此排除了大部分男性,我们也就看到制曲工人多半为妙龄少女。

相对于大家对于茅台“少女营销”给予最大的宽容,网友对于日本的“奇葩营销”刻板印象就很难抹去了。这主要怪日本的首因效应。 放在品牌身上来解释的话,就是说我们跟品牌打交道留下的第一印象,往往会产生“先入为主”的效果,影响我们往后对于它其他动作的认知。 我们对于日本的营销和设计师,也存在首因效应:重口味、阴间、辣眼睛、惊悚。毕竟我们看过日本策划的骚操作,一个比一个辣眼睛。日本眼药水的品牌,在地铁设计让人窒息的闹钟,疯狂支配打工人。

图源:

酱酒知识库

整顿打工人的,还有日本北海道Koyoyoju Plywood公司,设计长颈鹿午睡箱,主打一个站立睡姿,被戏称“午睡棺材”。就怕门一关、灯一灭,人一躺,直接凉凉了。

图源: 狂丸研究所

不过最吓人的还是东京奥运会,直接在天上放起人头风筝,看完san值狂掉。

图源:在艺app

明明核污水是有害的,日本还设计无公害的吉祥物「氚」,证明核污染处理水是安全的。「氚」最后被网友骂下架,喜提史上寿命最短吉祥物。

图源:观察者网

从东京奥运会到腋窝饭团,日本的营销一出手绝对不会失手,一直发挥稳定。看似上天下海无所不能“接地气”,实则无处不在无时无刻“接地府”,这些骚操作多了,也就沉淀为我们对于日本营销的刻板印象。

日本少女腋窝饭团翻车,茅台的少女踩曲出圈,再次印证了一句话:做品牌,就是做时间的朋友。脚或腋窝本无罪,有罪的是品牌的滞后。隔行如隔山,消费者对于每个行业的认知,都是有壁的。这就考验品牌长期做好自身行业的市场教育,讲好品牌故事,才能将产品正向的一面,种进消费者心智中。因此品牌不能局限于产品种草,还要兼顾长期种树,才能将品牌沉淀为文化,而不是笑话。就像茅台把制曲文化教育前置,持续讲好少女踩曲工匠文化的故事,避免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误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