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挑几组有趣的数据与关键词,复盘下救市时间线。
它们之所以被选中,只有一个原则——它们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地产行业在集体触礁18个月后,今年第四季度终于等到了上岸的机会。
超级红包1.0
2022Q4史无前例。地产超级大红包,漫天飞舞,利好不停。
之前你有多悲观,现在就有多激动。
金融16条,三支箭,保函融资,存量展期,增量敞开供应,尽职免责,重启股权融资等等,字字如金,不仅宽衣解带活久见,而且,万亿盛宴满汉全席,都是硬菜。
什么地产妖魔化,什么救市道德指责,在地产系统性风险面前,统统不算数。这一幕是当年日本的剧本,我们拿来就用,而且务必导演的更好。
超级大红包2.0
疫情防控二十条,四季度过半,王炸出场。但是,来的快,去的快。
过去半个多月,大家亲眼目睹了第九版的反抗,但是,在奥密克戎r0值高达18-21(官方口径)下,决策应时而变,识时务者为俊杰。
二十终归比九大。
如果说地产超级红包是1.0,那么,让二十条重归C位,便是超级大红包2.0.
同理,2.0比1.0大。
更大的数据,影响长远,值得信赖。
证监会交作业
过去一周,第二支箭尚未落地,第三支箭迅疾射出。
股权融资,房企暌违十四年有余,可见地产在监管层那里的声誉之差,令人感叹。
11月28日,当晚7点36分,我刚在朋友圈吐槽,房企的股权融资待遇,还不如核酸公司。几个小时后,证监会就交了作业,重启上市房企有条件股权融资。
数日之内,超过8家房企公布了再融资方案。方案里,不约而同地提到,向不超过35个投资人定向增发,从而引出了神秘的35人议题。
虽然这35人条款是证监会固定的命题格式,但并不影响,全网都在寻找那神秘的35人。
我把答案与悬念留在最后。
定向撒钱
四季度撒钱,有两个鲜明特征。
其一,救市思路,从拯救烂尾楼与市场,切换为拯救市场主体;
其二,定向撒钱。以前多是直升机撒钱,现在是定向撒钱。
问题来了。
为何大利好兑现在了第四季度?
根源出在第三季度。
药效减弱
上半年的救市,当然还是有效果的。
体现在新房数据上,全国楼市销量,二季度对一季度平均环比上涨幅度高达六成。
体现在二手房数据上,二季度对一季度的环比增速也迅速扩大,几个重点城市里,深圳环比涨77%,青岛涨73%,苏州涨18%,最差的北京环比跌幅也大幅收窄到8%。
但是,进入三季度,画风突转。
环比涨幅受到压制,涨幅消失,重新跌落。
痛苦指数不仅体现在数据,还体现在每个人的肉体感知上。八月与开发商朋友聊天,八月真难。九月换一批人聊天,九月真冷。
除了苏州与北京外,其他几个重点城市的二手房,三季度走出又一波优美的下滑曲线,幅度惊人。
原因不详,但结果喜人。
不管是由于耐药性,韭菜不足,还是奥密克戎Plus,政策制定者终于惊醒,于是四季度过半,B端政策储备工具,倾巢而出。
赴宴资格
如此可歌可泣的形势下,谁有资格率先吃到救市大餐。
政策用药明显向两类公司倾斜,天助自助者。
一类是,坚持不躺平到最后一刻的企业,求生欲更强。
另一类是,在混乱波动中始终知道锚点的公司,精准发力。
对一场危机最大的尊重,是通过内功走出危机。至于运气,血统,大而不倒的震慑红利,都只是锦上添花。
走出这场危机,需要创造出全新的自己,而它就在全新的成本结构与运营效率里。以贝壳为例,在全国最惨没有之一的郑州楼市,贝壳在前三季度营收下降43%的局面下,效率占到了C位,郑州德佑及第三方门店经营效益明显改善,店均佣金收入单季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14%。
本轮救市与贝壳无关,但它又对外输出了什么样本价值呢?
贝壳样本
第三季度,贝壳结束了连续几个季度的盈利下跌,扭亏为盈,拿出一份稳健体检表。
前三季亏损收窄至18亿元。
单季存量房业务净收入72亿元,环比增长29%。
单季新房业务净收入78亿元,环比增长17%。
单季家装家居业务收入超18亿元,同比涨40%,环比增长34%。
被窝家装在北京7-8月单月合同额破亿,单季度盈亏平衡。
前三季度,贝壳租房在管房源量超过8.5万间,环比增长100%。其中省心租在管规模超5万套,环比增长近70%,进入13个城市。
贝壳显然没有浪费这场危机。数据的背后是一场事先张扬的海报攻势。
5月22日,贝壳董事长彭永东发出朋友圈第一个海报,右上角写着「百日奋战」,副题:一群人,一场仗,一定赢。
此后一百天,每天一张图,一个口号。
我去他朋友圈看了下,海报多数在早上6点半——7点15分之间发出,误差30分钟以内,雷打不动。
最后一张海报是8月30日,配图上写着,「我们这群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让这个行业里的服务者在精神上、物质上都越来越好,我们跟服务者的心是近的,了解他们,被他们感动;是在做事情时,心里想的,眼睛看到的都是一线的服务者与消费者。一定赢,就是使命驱动。」
此前就听说贝壳高管文化里有每日小作文的鸡血传统,不能重复,还要写读后感。怎么说呢,作为一个以文字为业的人,我表示汗颜。
这已经不是浪费危机,这简直是在面对面挑衅危机。
社区好人
不好意思,每次提到贝壳都会多说几句。
我们不能只看到财报里的宏观数据,还应该看到微观改变。
前三季度,贝壳还有一份社区数据资产。
1,职业化。从业时长超过3年的经纪人占比提升了约10%。
2,忠诚度。贝壳平台连接活跃经纪人超过37万人,环比降幅收窄至2%。
3,平台黏性。第三季度,德佑和第三方门店店均佣金收入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13%,经纪人人均佣金收入同比提升25%,环比提升9%。
4,客户换仓。三季度,贝壳国有房企销售占比从37%提升至42%。9月,贝壳“快佣”收入占比达到34%。
5,现金安全度。贝壳新房业务综合回款天数缩短至78天,较第二季度环比缩短30天,上市以来新低。
6,政府指数。作为唯一民企,贝壳7月入选成都市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运营服务企业名单,迄今服务保租房业主超过1000名。
经纪人是贝壳的核心资产,也是贝壳能力的锚点。
前三个数据可以看出贝壳在本轮过山车周期里的平台忠诚度。它没问题,贝壳无虞。
后三个数据是战果。
都很有态度,每个都是针对性爆破了特定堡垒后的战利品。
这场起源于朋友圈的百日奋战,核心战斗目标是,让留在贝壳平台的经纪人找到新身份:社区好人,然后产生复利价值。
按理说,这轮救市,主要是救甲方,乙方能不能喝到汤,全凭本事。贝壳不仅喝到了,还成功转移了阵地,把独门秘籍ACN能力,赋能国央企,赋能第二赛道,值得给一个高赞。
神秘35人
地产救市因第三季度意外不举而突然加码,是危机中的万幸。
甚至就在此时此刻,路透最新报道说,银保监会以窗口指导方式,要求四大国有银行提供境外贷款,帮助开发商偿还离岸债务,每家银行各自领3-4个离岸贷款计划。
这个路边新闻甚至让神秘的35人从哪里来,都显得没有那么重要。
但是,我还是想回答下问题。神秘的35人,就藏在地产信念里。你信,他就存在;你不信,他会比你更有等待的耐心。也许你能够通过各种资本技巧把他们逼出来,但是,最终输家还是你。
地产信念的消涨,取决于地产行业能否在下一个周期里找到估值的新锚,以及,主流地产玩家能否找到脱完水后自己的真实身份。
局势到了这一步,只能说,政策已尽力了。
接下来的路,就是拼底蕴的过程。危机蒸发榨干了尽可能冗余的脂肪,帮助每家企业还原到最本真的状态,这个时候的新身份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等到上岸的机会,不是说你已经上岸。愿大家至少不辜负这场危机,都能找到自己的新身份。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