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高分满屏”,如何屏蔽?

锐评|“高分满屏”,如何屏蔽?
2024年06月24日 18:34 长安观察

高考“放榜”,查到好成绩者激动,查不到分者更激动。近来,“高分屏蔽生出现了”等多条类似新闻冲上热搜,短视频里考生与家长的喜悦之情溢出屏外。

所谓“高分屏蔽生”,指的是那些成绩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排名较高,因此被屏蔽具体分数的考生。寒窗苦读终有所成,考生与家长高兴万分、晒晒喜事,这是人之常情。网友围观送祝福,也有对天道酬勤、知识改变命运的期待。

但是,有关“高分屏蔽生”的消息如此密集,也不免让人有些别扭。要知道,之所以屏蔽高分不予显示,本就为防止炒作“高考状元”“高分考生”“高考升学率”等等。如今,“某某考生成绩被屏蔽”却被大肆宣扬,“高分屏蔽生”满天飞,那屏蔽的意义又何在呢?显然,“高分屏蔽生”刷屏,与政策本意背道而驰,倒有种另起炉灶、再造焦虑的意味。

高考出分,几家欢喜几家愁是常态。可再看“热搜”之上,似乎只有高分的喜悦,除了“高分屏蔽生”,六七百分的高分考生也是一抓一大把。有人调侃,“没考个700分左右都不好意思上热搜了”。但稍微一咂摸,也不难发现其中尴尬:高分考生是极其有限的,怎么可能“遍地是学霸”?高分之外,更多的是沉默的、普普通通的大多数,其中不少考生还相当失意。对高分的过度关注,越来越多带来情绪压力与审美疲劳,也让不少网友“越看越焦虑”“最近想退网”,这就值得警惕与深思了。

何以出现“满屏高分”?除了没考好的学生一般不会特意分享之外,关键还是流量机制推波助澜。高分考生自带流量,媒体也好,平台也罢,一拥而上,自然就推高了高分考生的关注度。此外,也不乏一些营销号刻意渲染高分、制造焦虑以变相卖课,实现商业利益。更有一些人为造假,自编自导自演,编造高分视频,博眼球,赚流量。一来二去,大家视野里自然都是“高分”“学霸”了。对此,相关方面需要及时出手,刹一刹拿“高考高分”当“流量密码”,一味制造焦虑的歪风。

人生是旷野,而非单行道。高考分数或高或低,都不是奋斗的终点,比起关注既定的分数,适时、理性地规划未来的方向更加重要。我们自己身边,想必也有没有发挥好的考生,他们除了郁闷、失落之外,更多是在为之后的前路发愁。学校、家长乃至相关方面,有没有多多关心他们有什么计划、有什么出路、有什么需要帮一把的地方?既然总说“不以分数论英雄”“一考不能定终身”,那么另一边就不能过度关注、炒作“高分”,而忽视对学生的长远教育与引导,否则对于整个社会良好的教育心态养成无益,也会对多元人才培养平添更多舆论阻碍。

“满屏高分”之外,普通人最真实的奋斗同样精彩。为高分鼓掌,也看得见“沉默的大多数”,传递“无论分高分低,只要奋斗了就无悔”的价值理念,营造一种“高考友好”的舆论环境,才是一个理性、不功利社会该有的样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