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玩坏的“新中式”,有人敛财数亿,有人爆雷离场

被玩坏的“新中式”,有人敛财数亿,有人爆雷离场
2023年12月13日 12:32 酒业家快消

作者丨李欢欢

编审丨橘子

2023临近尾声,回顾这一年,多数企业和个人过得都不太容易。然而,大环境再不利,只要有人折腾,就会创造出新的商业故事,回看2023年,“新中式”不可忽略。

事实上,“新中式”并不新,在市场上“横行”已有几年,甚至被不少品牌当作蹭热度神器,2022年,新中式面馆和烘焙的接连爆雷,非但没有阻止“新中式”刹车,反而在2023年愈演愈烈。

汉堡、茶饮、茶馆、咖啡、馒头......“新中式”风潮似乎席卷了各行各业。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想借此将某个品类重做一遍,也有人只是将其当作一个噱头,他们在缔造少数奇迹的同时,留下更多的是一地鸡毛。

消费风向变了,“新中式”也演变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当过往那些追求新潮、做贵等表象特征的新中式品牌加速坠落后,今年的胜出者将性价比做到了极致,上演了“拼多多”式的崛起故事。

2023年,新中式最大的获利者当属汉堡这个舶来品类,这一切要归功于三个福建人。他们在十几年前创造的汉堡品牌“塔斯汀”,前十年不温不火,门店不足百家,2020年借着品牌升级之机,打出“新中式汉堡”的概念,并且放开加盟,从此驶入发展快车道。

数据显示,2020年,塔斯汀在全国的门店不过500家,2021年、2022年新增门店分别为450家、2289家,2022年底门店突破3000家。而据窄门餐眼的最新数据,到今年11月底,塔斯汀的门店数量已突破6100家。也就是说,今年前11个月,塔斯汀已新开了3000家店。扩张节奏在行业内遥遥领先,其门店总数已超过德克士、汉堡王,仅次于华莱士、肯德基和麦当劳。

门店破新高的同时,也传来了塔斯汀新一轮的融资消息,市场传言融资估值达70元,融资金额高达1.2亿人民币亿。在今年的消费市场,这个金额当属高位。

塔斯汀的狂飙,彻底带火了新中式汉堡这个品类。在其之后,楚郑中国汉堡、林堡堡、麦喜堡、奥丁顿汉堡等品牌密集成立、开店,并相继获得融资。今年的消费市场,新中式汉堡跟零食量贩一起站在风口之上,在资本的加持之下、向着“万店”狂奔。不仅如此,肯德基、贾国龙等大牌连锁餐饮也看中了这块市场,下场做起了中式汉堡。

塔斯汀汉堡的所谓“中式”,体现在汉堡胚是手擀现烤,部分产品的夹馅用上了麻婆豆腐、鱼香肉丝等本土菜式,再配上一系列国潮营销。但其本质仍是西式快餐,主力产品仍是炸鸡汉堡、薯条、鸡块、可乐等常规产品。仅靠所谓产品特色,塔斯汀恐怕很难在三年时间狂飙至6000多家店。

除了汉堡这个品类标准化程度高、易于连锁化、在国内有可供借鉴的成熟商业模式,塔斯汀快速崛起的一个核心原因是精准抓住了年轻消费者的“性价比”需求。

由于最初瞄准的是县城生意,塔斯汀在开店策略上聚焦于三四线城市以及县城市场,产品定价主打低价策略,介于华莱士与“麦肯”之间。比如,一份塔斯汀的“汉堡+鸡翅+可乐”单人套餐,售价19.9元,略高于华莱士,又明显低于麦肯的30元+。

“比华莱士好吃,比麦肯便宜”,使得塔斯汀快速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成为社交媒体中“穷鬼套餐”的一员。如今的塔斯汀也不再满足于做“县城汉堡”,已开始向一线城市和北方市场进攻。

获利的并不只有汉堡这一个品类。今年“新中式”的大赢家,除了塔斯汀,就是主打国风奶茶的霸王茶姬。就在日前,刚刚迎来六周岁生日的霸王茶姬宣布全球门店突破3000家,成为新一任的新中式茶饮顶流。其经典单品“伯牙绝弦”,年销量已突破1亿杯。

以“原叶鲜奶茶”的定位切入新中式茶饮、突出茶在产品中的地位,取名来自传统戏曲《霸王别姬》,品牌LOGO是京剧花旦脸谱,门店设计、产品名称都古风十足。霸王茶姬走的是妥妥国风路线,只是它并非首创,而是一路伴随着争议、靠模仿茶颜悦色快速成长,到今年正式超越后者。

从模仿茶颜悦色到超越茶颜悦色,霸王茶姬用了6年时间,而今年用力尤其生猛。2023年,霸王茶姬做了几件大事:积极与资本对接,拿到美国对冲基金Coatue的投资后还传出了拟赴美IPO的消息;把握住了茶饮消费复苏的机会,加快扩张节奏,尤其是海外扩张加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数据显示,今年截至11月底,霸王茶姬已经新开了1800多家新店,数量多于茶百道和古茗,在一二线城市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霸王茶姬弯道超车的同时,新中式茶饮的鼻祖茶颜悦色却显得有些落寞。由于坚持直营、坚守长沙,截至目前,茶颜悦色的门店总数仍未突破500家。意识到自己已被后来者全方位超越后,茶颜悦色也有些慌神了,加紧拓宽产品线,接连打出了新中式茶馆“小神闲”、新中式咖啡“鸳央咖啡”、新中式柠檬茶“古德墨柠”等好几个副牌。只是市场反响都一般,由于主要聚焦长沙市场,目前也未形成规模优势。

虽然前辈被后来者超越,但霸王茶姬、茶颜悦色谁能成为新中式茶饮最后的赢家,还要看二者后续的努力程度。

当新中式茶饮、汉堡等品类在竞争中日趋壮大和成熟时,有些新中式品牌和品类却在悄然退场,或者上演速生速死的故事。

比如,最先打出新中式雪糕概念的钟薛高今年迎来生死局,被资本和消费者抛弃之后陷入欠薪危机,经营状况堪忧。新中式烘焙代表品牌虎头局、墨茉点心局继去年的关店倒闭风波之后,前者已全线关停,后者退守长沙,整个新中式烘焙今年几乎都没了声量。与其遭遇类似的、还有新中式面馆这个品类,和府捞面、陈香贵、五爷拌面等曾红极一时的面馆新贵们今年集体失声,发展都不尽如人意,轻则放缓开店速度,重则直接关店。

这些新中式品类和品牌的落寞,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了新消费品牌的集体困境。它们诞生于经济上行期,走着融资烧钱换市场的成长路径,定位高端,表象特征是新潮、产品溢价高,彼时的消费者愿意尝鲜买单。只是大多还没成长起来就碰上了疫情,销售周转和融资受到钳制,陷入经营困境,到2023年又碰上消费低迷,很多企业未能及时转型就彻底撑不住了。

这些品牌的败退,说到底是产品定位、发展模式与当下市场不匹配造成的。在消费遇冷的当下,一旦没有资金支持,品牌很快就会倒下。

今年所谓新中式茶馆、新中式馒头、新中式糖水等品类均上演了快速兴起又快速熄火的节奏。有些品类,噱头意味更加明显,并无产品和消费场景上的实质性创新,谨慎的投资人选择了冷眼旁观。没有资本加持,这些品类就停留在小打小闹阶段,热度很快消散,更无可能走出新中式汉堡和茶饮这样的连锁规模。

肉眼可见的现实是,由于跟风者众,“新中式”的风来得快去得也快,生意越来越难做,能长期赚到钱的人是少数。脱去“新中式”的外衣,那些做成的企业无外乎做到了真正的创新和性价比。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