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2400亿,吉利闯出舒适区

营收2400亿,吉利闯出舒适区
2025年03月26日 18:28 AutocarMax

撰文 | 千里   编辑|马青竹

如果,《台州宣言》和2024年吉利财报一起发布,也许就不用面对某些争议,更能突出吉利整合的战略主动性。

因为这份财报:增量、增利、增现金流。

3月20日,吉利汽车(00175.HK)发布2024年财报:

总销量217万辆,创新高;总收入2402亿元,同比增34%,创新高;期末净现金水平上升40%至398亿元。

全年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加2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52%。

其中,毛利率达15.9%。

在大卷之年,核心指标还能创新高,属实不易。

但是增量背后,与之相关的吉利转型动作和阶段结果,更值得细品。因为变局中,任何已经成功导向增长的变革范式,都对行业有借鉴意义。

如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行政总裁、CEO桂生悦所说:

“这句话几年前我不敢讲……”

“曾经大家对吉利的新能源水平抱有疑惑。如今新能源车渗透率,以及新车平均售价的上涨,证明我们跟上了节奏,找到了自己的感觉。”

所谓“节奏”,无非在走出舒适区之后,找到可行、可持续的路径。

桂生悦看似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得来并不容易,也不靠运气。

这是勇于试错、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快速调整的结果。且依然是很多主流自主/合资车企的巨大课题。

拆解吉利这份2024年的「作业」,比照搬已经占尽先发优势的第一名,更有借鉴意义。

新能源开始「造血」, 敢说「不放弃油车」

桂生悦以前不敢讲的是什么?

是“不放弃油车”,并且燃油车也要智能化,也要加大节能技术投入。

为何现在敢讲了?

因为2024年,吉利新能源销量达到了88.8万辆,同比增长92%,接近翻倍。新能源渗透率已经接近60%,“和中国市场的发展是相称的比例”,于是他才有底气说。

另一面,也确实值得说。

2024年吉利燃油车总销量128.9万辆,同比增长8.7%,逆势增长,死守油车自主品牌销冠的地位。如果将来“油电同权”时代来临,油车的价值会提升。

新能源和油车的比例对了,只是桂生悦所说财报含金量的三分之一。

含金量之二则是,2024年下半年开始,吉利的新能源板块开始脱离亏损,全面走向盈利。能造血了,不烧钱了。

造血多重要?看看新造车势力就知道。

蔚小理三家在资本市场的市值座次,如今就是按照盈利和亏损排名成“理小蔚”。在商业社会,盈利是第一健康指标,也是能否留在牌桌上的唯一凭证。

“过个两三年,不赚钱的汽车公司必定要被淘汰。”

吉利新能源板块实现盈利,规模效应是表象,技术自主是基座。

尤其是电驱基本功:以安全为标签的神盾短刀电池技术;新一代雷神EM-i超级电混,拥有46.5%的超高热效率;银河11合1智能电驱综合效率达90.04%。

含金量之三,从高端豪华的极氪,到全面向宽的领克、面向大众的银河及中国星系列,四大主力品牌都在各自的细分市场拿到了领先位置。

自2024年9月发布《台州宣言》战略以来,吉利汽车各个品牌加速整合进程,目前银河、极氪、领克等已形成多品牌协同合力。其中,银河品牌,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银河为自己正名,冲击百万目标

2024年累计销量突破49万辆,同比增长80%,远高于行业平均34.5%的水平;截至2025年2月,银河品牌累计销量已超70万辆。

报告期内,吉利银河系列正式升级为吉利银河品牌,也是吉利《台州宣言》战略调整的“重头戏”。

银河独立,首先意味着资源优先级的提升,两年前吉利银河发布时,只是吉利品牌下的一个系列,有试水之意。如今银河用销量为自己“正名”,聚焦而来的是更大的势能。

技术层面:包括神盾短刀电池、雷神EM-i超级电混、11合1智能电驱等在内的高价值三电技术已在银河E5、银河L7EM-i等最新车上应用;Flyme Auto已广泛应用在银河E5、吉利星愿等车型;千里浩瀚智驾首搭全新吉利银河E8……

2024年10月,几何并入吉利银河,成为吉利银河GEOME系列,打造精品新能源小车,定位精准,打造差异化优势,销量十分凶猛。今年2月,吉利星愿销量2.85万辆,位列新能源汽车销量榜第一名,超过比亚迪海鸥。

总之,找准定位的GEA架构新品全系热销,银河E5 2025年1月排行纯电紧凑型SUV销量第一,银河星舰7 EM-I 2025年1月排行全品牌插混车型销量第一。

据吉利透露,银河E5、星愿和星舰7这三款新能源产品,都是在当季度就实现了盈利。

截至目前,吉利银河品牌的产品矩阵已经包含了精品GEOME系列、主流精品车系列、高端MPV系列,涵盖了轿车、SUV、MPV、硬派越野等多种新能源车型。

2025年,吉利品牌全年销量目标 200 万辆,将推出 5 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及多款改款车型。 银河也是产品出新的重头戏。

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表示,今年定的目标是百万银河,“通过规模化+技术上的通用,以及技术的领先性给客户带来更高的价值感。”

新品势能,除吉利银河星耀 8 外,还将推出 2 款 SUV 和 2 款轿车,实现全面覆盖 A0级 到 B+级的新能源产品矩阵。

下半年开始,银河全新产品及改款产品,都将全系搭载不同层级的千里浩瀚智驾方案。一款搭载H7智驾的旗舰产品也将会推出来,拥有顶级算力的旗舰产品。

四季度,吉利银河还将面对C端用户推出第五代可醇、可电、可油的超醇电混产品,轿车和SUV双车齐发。

而且银河系列产品均为全球性的产品,银河E5甚至是按照80多个国家甚至100个国家的标准同步开发的。

吉利品牌海外渠道布局目前也已经超过了80个国家,海外销售及服务网点近900个,截至2024年底已经打造5家本地化海外工厂,基于银河E5的纯电汽车GEELY EX5已在海外多地上市。

国内渠道赋能方面,到今年年底,银河双网门店规模将达到1300家以上。

AI赋能,回归「一个智驾」

2025年是“智能吉利2025”战略的收官之年,最大的战略变革是回归「一个智驾」——千里浩瀚。

在《台州宣言》指引下,吉利根据市场变化,重新梳理了智能化产品序列。基础能力依然来自2021年开始打造的“一网三体系”。

千里浩瀚拥有行业最大的软硬件带宽,5大层级智驾方案,搭载在集团全系不同价位车型,推动智能驾驶的“油电平权”。

H1支持高速NOA和记忆泊车;H3最低支持通勤NOA;H5城区无图NOA;H7支持VLM后续还将向VLA演进;H9具备全冗余、全备份的L3架构,支持高速场景下的L3,未来也为向城区L3演进留下足够空间。

吉利银河未来的全新产品都将搭载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吉利银河E8、吉利银河星耀8已经全系标配搭载了千里浩瀚H1。值得一提的是,吉利中国星等燃油车的迭代,也将全面搭载Flyme Auto及千里浩瀚。

得益于吉利的安全基因,“安全”成为贯穿千里浩瀚始终的主线,举起“安全平权”的旗帜。

类似的整合还有很多,例如在智能座舱上的大整合。

智能座舱方面,吉利依托集团资源,与星纪魅族共同开发的Flyme Auto已成为搭载车型最多、覆盖价格带最广的智能座舱操作系统之一,特点为车机端、手机端、云端的无感融合体验。

目前上车量已超过60万+,生态用户数增速行业第一。

AI赋能方面,吉利采取全面拥抱的策略。

2021年,吉利在汽车行业最早部署AI技术。目前,星睿智算中心2.0综合算力提升到了23.5EFLOPS,中国车企算力第一。

星睿AI大模型与阶跃多模态大模型、DeepSeek等大模型已完成深度融合,大幅提升场景生成与规划能力、语音指令响应速度和用户需求分析能力。

AI应用范围也是无所不包:吉利自研的GEA智能新能源架构、雷神EM-i超级电混、星睿AI云动力、AI银河精灵等;应用于架构、动力、底盘、座舱等智能汽车全域,研发、生产、售后服务等全链路。

结语

2025年,吉利汽车集团全年销量目标271万辆,新能源目标150万辆,分品牌来看,吉利品牌200万辆,极氪品牌32万辆,领克品牌39万辆。

目标的完成离不开海外市场。2025年1-2月吉利汽车海外出口销量5万辆,势头良好。

吉利的全球化战略一直独具特色,是产品、品牌、合作和投资多头并进式发展。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国人皆知。

2024全年海外出口累计销量41.5万辆,同比增超57%,超额完成38万辆的年度出口目标。

如今,国际化是当代车企的必修课,出海先锋的吉利也在持续加码。

2025年,吉利将增加300多个销售及服务网点,预计到年底全球渠道网点将超越1100家,加速推进印尼越南、中亚等地KD本地化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极氪、领克将加强全球渠道建设协同,在欧洲以外新兴市场,成立统一销售公司,海外团队也将深度整合,共享研发、渠道、营销服务等,提升运营效率。

今年,吉利将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

在中东市场冲击中国品牌第一,泛欧及东欧市场冲击中国品牌前三,在亚太地区打造第二个10万量级市场,在拉美、非洲市场重点布局新能源、燃油车改款产品。

总之,新能源、智能化和全球化是当代中国汽车跨越式发展的“三重奏”,内外兼修是课题,也是发展的动力源。

随着全球化受阻、国内竞争持续上强度,粗放式增长已过时,如吉利这般强调资源的整合和协同,降本增效,握紧拳头,将成为内外市场的主旋律之一。

1条评论|1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股价不涨总是不舒适
3月26日19:52举报回复
最新评论
股价不涨总是不舒适
3月26日19:52举报回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