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汽车发布会被 “浮夸风”笼罩。
什么500万内最好,1000万内最佳,各种“碾压友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改变历史”的技术让人恍惚。
腾势N9也没法不落俗套,在去年8月曝光的伪装车谍照中,测试车辆贴上了浮夸无比的伪装贴纸,上写:“500万以内就换我。”
几天前,这辆车上市了。不是谍照PK的“500万”,也不是预售的45万,而是“很接地气”的38.98万元。
这个价格经过精心设计。
腾势N9的直接竞品是理想L9和问界M9,一个起售价40.98万元,另一个46.98万元。并且,两款车分别定位科技新贵和富裕老钱,在各自细分领域形成了稳固的消费群体。
作为新车,腾势N9想要实现高端大型新能源SUV领域的突围,只能靠性价比。
于是,比理想L9再便宜2万,似乎是腾势N9最大的诚意。
但是,有钱人们真的会在乎这2万吗?
赵长江:“五年内无敌手”
发布会现场,腾势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用近乎嘶哑的嗓音喊出“五年内无敌手”的口号,引得观众一阵欢呼。
而在网上,不少网友表示新车售价偏高,35万左右更加合理,才有成为爆款的可能。
到底谁说的有道理?咱们看腾势N9都装了哪些新技术。
首先,是第五代DM技术。
相比之前几代,第五代DM已经进化成“以电为主”的特性。2.0T四缸发动机,成了一大亮点。
虽然腾势N9这台全米勒循环的2.0T发动机,并未公布具体热效率数值,但搭载于秦L DM-i和海豹06 DM-i上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实现了46.06%的热效率。
为了能榨干每一滴汽油,通过优化燃烧过程、改进进排气系统等手段,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具备极高的能量转化效率。
同时,EHS电混系统同样经过升级,抛弃“传统发动机+变速箱”的结构,让发动机更专注于发电,驱动的任务更多交给前电机。车速与发动机转速解耦的设计,能让发动机始终处于最高效运行区间。
其次,是“易三方”动力架构。
三台电动机,其中两台电机在后轴,一台在前轴。前电机200kW,两台后电机480kW。
虽然腾势N9的裸车重量达到3.13吨,是一台长度超过5米,宽度超过2米的大块头,但在这套“易三方”最大680kW和1035Nm的动力驱动下,依旧能提供3.9秒的零百加速,堪比跑车。
但是,电动时代的大块头摆脱了高能耗,结合47kWh磷酸铁锂电池,腾势N9官方公布的满油满电续航为1300公里,亏电状态下NEDC油耗也仅为6.3升/百公里,和一台飞度差不多。
而且,理想9和问界M9的增程结构,由于没有发动机直连模式,极速180或200km/h顶天。不过,采用插混结构的腾势N9居然能达到230km/h,技术功底确实深厚。
后轴双电机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实现两个后轮的不同旋转速度,甚至是反向旋转。
在雨雪天,一侧车轮为柏油路面,另一侧为积雪路面时,两侧车轮可以通过不同的转速实现车辆稳定向前行驶。
两只后轮的反向旋转能实现“圆规调头”,对于侧方位停车这种高难度操作,新手也能轻松驾驭。
第三,云辇-A底盘。
相比常见的云辇C只能控制悬架阻尼,云辇A标配空气悬架,并且可以实现150mm的上下高度调节。
提供更多悬架变化模式,例如当车速升高时,车身高度降低,除了能减少风阻、提升车辆稳定性外,也能在过弯时减少侧倾。
当然,结合车顶的激光雷达和多颗摄像头,腾势N9也能实时扫描前方路况,对颠簸提前预判,实现类似“魔毯悬挂”一般的超舒适底盘表现。
有意思的是,和早期云辇A单腔空气悬挂相比,如今N9搭载的是“满血版”云辇A,采用双腔空气悬挂。
第四,是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
腾势N9的车顶有1颗激光雷达,并且全车具备5颗覆盖前向、侧后的毫米波雷达,以及12颗高清摄像头和12颗超声波雷达。
搭载254TOPS算力的英伟达OrinX芯片。
从发布会现场官方发布的实测视频来看,上下匝道、自动变道、智能泊车等都没有问题。甚至还能在路况复杂的城中村,和行人、电瓶车battle一把。
四大技术核心,再加上魁梧的造型以及质感颇高的内饰,网友给予“大湾区揽胜”称号。
只是,赵长江“五年内无敌手”的口号还是过于浮夸,按照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年磨三剑”的速度,如果一项技术真的对提升销量有巨大帮助,可能不用半年就会出现友商跟进,甚至不久就成为标配。
所以,“技术堆料”的腾势N9,确实有不少地方可圈可点,但这些技术能转化多少订单,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L9、M9、N9,萝卜白菜
既然是“踢馆”,必须要看对手的实力。
腾势N9的技术已经详述,对于真正想入手的朋友,理想L9和问界M9也一定是重点关注车型。
选择大型SUV的消费者,对车身尺寸以及造型设计非常重视,毕竟“撑门面”也是刚需。
颜值评价不好量化,因为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只是理想L9更加科技、问界M9更加传统,而腾势N9则介于两者中间。
在尺寸方面,三款车做到了惊人的一致。
长度都超过5.2米,宽度都在2米附近,高度也都达到了1.8米。腾势N9甚至还给到了22英寸大轮毂的标配,在问界M9这里,需要花15000元选装。
并且,三款车都非常一致地使用“2+2+2”的大6座布局,确保每一位乘客都能得到不错的乘坐体验。
不过,从动力开始,三台车的差异显现。
其中,理想L9与问界M9均为增程,而腾势N9则为插混。从对比参数的表格可以看到,增程在纯电续航里程方面有一定优势,而插混则在动力性能方面更加强大。
在电池容量差异不算特别大的情况下,理想L9的纯电续航里程可达280km,即将迎来的换代,有可能将这一数值提升至更高。而年度改款之后,问界M9也从225km升级到290km,反观最晚上市的腾势N9则只有202km。
强大动力与超长续航无法兼顾的问题,在这三款车型上得到生动体现。
而发布会现场,腾势引以为傲的底盘部分,空气悬挂、前双叉臂后多连杆这些硬核配置大家都有,唯独后轮转向腾势N9是独一份。
只是,当前基于这项技术的操控体验并不算强,“圆规调头”等功能也因为操作复杂或是轮胎磨损等问题,使用率不高。
智驾部分则更是腾势N9的稍怯,不是基于Momenta赋能的腾势不强,而是对手实在太强,属于闯王者村。
刚刚升级的2025款问界M9,居然使用了4颗全固态激光雷达,还升级了最新的ADS 3.3,甚至为后续的ADS 4做好了准备。
理想L9最低配车型没有激光雷达,现阶段智驾表现也确实如不腾势N9。但改款即将在5月份上市,同时大概率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英伟达最新的Thor芯片。硬件的大幅度升级,再加上理想自研算法的优势,智驾方面相值得关注。
所以,腾势N9的优势在于动力和操控,只是在遍地都是4秒、5秒加速的新能源时代,真正能为一台大型SUV在以上两个产品点买单的用户,又有多少呢?
富人买车不看配置表
赵长江预测,由于腾势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尚需进一步提升,因此公司为N9设定的初步销量目标为3000辆/月,第二阶段目标为5000辆/月。
“未来,我们希望腾势N9的月销量能稳定在5000-10000辆,成为推动腾势品牌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上目标能实现吗?
在笔者看来没问题,但腾势品牌要做一些调整。
当前,腾势依旧坚持用“堆料=豪华”的思维造车。厚道确实没错,但到了高端领域,单纯的厚道并不会让消费者轻易掏钱买单。
以腾势Z9 GT为例:三电机、魔毯悬架、后轮转向、天神之眼······高科技装备一个不少,产品力拉满,但月销不到千台。
“配置清单”≠“价值清单”,豪华品牌产品的高溢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消费者为其品牌或车型认同感买单。
正如尊界S800刚亮相时,点赞较高的一条评论是:“开奔驰回村,别人都知道我混得不错;但开尊界S800回去,还得跟他们解释这是什么车。”
更让人心痛的是,堆料越狠,反而越会对销量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成本高,厂家无法给出让人满意的“一口价”,甚至一些顶尖技术日常使用并没有太多用武之地,这就导致车型陷入“技术过剩—定价虚高—市场遇冷”的死循环。
回到腾势N9,这款车不论在设计、技术、操控、乘坐等各个方面,都做得很不错。但是,高端认同感不足。
笔者觉得,腾势的高端之路可以借鉴领克和小米。一方面,通过赞助国际赛事,提升全球知名度。另一方面,设计独特的销售中心和车展展台,也能凸显与众不同的品牌定位。
同时,学会做减法也是腾势N9的当务之急。
例如,三电机能否变成双电机?2.0T发动机变成1.5T?价格再降个4-5万,和理想L9、问界M9拉开差距。
用比亚迪最擅长的价格战,来阻击理想L9与问界M9,应该能有奇效。
就在笔者撰写本文时,传来了腾势N9大定破万的消息,如果属实,赵长江可以暂时舒一口气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