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宝不舒服踢醒妈妈,成功自救!平均3个孕妇就有一例,严重可致命

胎宝不舒服踢醒妈妈,成功自救!平均3个孕妇就有一例,严重可致命
2024年06月08日 19:30 妇产医生马良坤

怀胎十月,经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生活在广州的27岁小鱼,从未想过在一个普通的夜晚会面临这样的危机:

她的宝宝在子宫内脐带绕颈五周,幸好及时就医才避免了潜在的危险。

脐带绕颈5周,宝宝腹中踢醒妈妈

"幸好宝宝在肚子里踢醒了我,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小鱼回忆起来还感到有些后怕。

怀孕38+1周的小鱼被胎儿在肚子里“踢”醒,她感觉胎动次数比以往明显增多。随着预产期临近,小鱼开始感到担忧,急忙在家人陪同下赶到市妇幼保健院。

医生看完检查结果后,心情沉重。B超显示,胎儿脖子上出现了波纹状压痕,这表明孩子的脖子至少被脐带缠绕了三周。此外,胎心监护显示心跳急促并且微弱,种种迹象表明,孩子在子宫内的处境“非常不舒适”。

最终,在医生的建议下,小鱼进行了剖宫产术,提前将胎儿“取”出来。

当医务人员第一次看到孩子时,他们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因为孩子的脖子上堆积着紫红色的脐带,脖子几乎看不见了。医生数了一下,发现脐带绕了多达5圈。

经过松解,这个重达6斤2两的女宝宝终于脱离危险,幸运的是孩子的其他指标都正常。

脐带绕颈,很危险吗?

脐带绕颈听起来很严重,但实际上相当常见,平均来说,三个宝宝里就有一个会出现脐带绕颈的情况。

对于大多数脐带绕颈的情况,只要时刻关注宝宝并按时进行产检,通常不会带来严重问题。

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脐带绕得太紧,甚至打结或脱垂,宝宝可能会面临危险。

由于脐带是妈妈向宝宝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血液的重要通道。

一旦脐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胎盘向宝宝输送的血液减少,随之而来的是供血、供氧和营养物质不足的情况,这可能导致胎宝宝缺氧、缺血,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胎心率异常、宫内窘迫、大脑发育受损等病症,甚至危及生命。

有什么方法阻止脐带绕颈吗?

这...实在是无法预料的!

宝宝在子宫里活动自如,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他会朝着哪个方向移动。

此外,如果母亲怀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胎儿过大、活动频繁,脐带较长、羊水过多,以及分娩时胎位不正(尤其是臀位或肩先露),都会增加胎宝宝出现脐带绕颈的风险。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脐带绕颈和这些因素并无必然联系,就像它们“任性”地同时发生一样。

准妈妈怎样保护绕颈宝宝的安全?

1. 注意胎动情况

胎动是判断宝宝健康状况的直观方式之一,正常的胎动通常代表宝宝在子宫中处于安全状态。

在孕期的37周或更晚阶段,宝宝应该在30分钟内至少踢动5次。

不论是突然减少还是突然增加的胎动,都应及时就医,切勿等到第二天!

2. 注意产检时机

孕晚期时,准妈妈的产检频率会增加,并新增加一项检查项目—胎心监护,以准确了解宝宝在母体子宫内的情况。

如果发现胎心监护异常,应怀疑是否存在宝宝缺氧的情况,因此有脐带绕颈情况的准妈妈应当重视胎心监护。

此外,在产检过程中,进行B超检查、监测宫高、腹围等可以帮助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宝宝的体型明显小于预期孕周标准,准妈妈也应该引起注意,以预防可能导致宝宝发育迟缓的脐带绕颈情况。

3. 保持心态平和

即使出现脐带绕颈情况,准妈妈也无需过分担心,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这并不会对宝宝造成危害。

准妈妈应该努力放松心情,保持乐观态度和良好营养,可以到公园或绿地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多与宝宝交流,分享积极情绪和美好期待。也许宝宝听了开心,就会自己转个圈脱围而出呢~

4. 注意减少震动

当宝宝出现脐带绕颈情况时,建议准妈妈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改变体位,睡觉时也要避免频繁翻身,以免导致宝宝胎动过于频繁,加重脐带绕颈的情况。

5. 胎儿的自我调整

胎儿也具备一定的智慧,当感觉到不适或受压时,会主动调整位置以寻求舒适。许多胎儿会左右移动,最终自行摆脱困境。

一般来说,在36周之前,胎儿出现脐带绕颈情况后自行脱困的可能性较高。当然,如果脐带绕颈的圈数较多,胎儿自我调整脱困的机会就相对较少。

因此,当医生告知胎儿脐带绕颈时,准妈妈们无需过度紧张。事实上,有报道过绕颈四圈仍能顺利分娩的神奇案例。胎儿天生聪明,求生本能强烈,不会做可能伤害自己的危险动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