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南通让幸福感在“家门口”落地生根

以人为本,南通让幸福感在“家门口”落地生根
2024年10月12日 07:25 金台资讯

幸福感如何具象感受?是出门就有小游园,是对“一老一小”的呵护,是大街小巷的文艺气息……10月10日,南通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以人为本,创造与时代同步的文明幸福生活”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式破“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收窄至1.9:1等最新数据表明,“万亿之城”南通既要城市的发展速度,更追求市民的幸福指数。

“城乡居民收入比”破“2”,南通市民消费模式不断转型

自从位于南通市通州区的金沙湾金乐公园开放后,今年70多岁的黄善萍每天都来散散步,走出家门就走进公园,让她的生活变得更惬意了。

金乐公园是通州区金沙湾片区发展的重要一环,为全年龄段不同人群提供闲暇游玩区域。

“其实,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家门口的景色越来越美是一方面,更是因为大家日子过得殷实,心中更有底气。”黄善萍说。

黄善萍的感受有数据予以支撑,比如,2023年,南通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51.8平方米,较2012年增长43.9%;2023年,南通全市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每百户拥有量达83.8辆,移动电话每百户拥有264.2台,分别比2012年增加44.8辆、21.7台。

“2023年,南通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449元。其中,城镇人均消费支出38897元,是2012年的2.2倍,年均增长7.9%;农村人均消费支出23802元,是2012的2.8倍,年均增长9%。”南通市统计局局长周雪莹介绍,截至2023年年底,南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第四个千亿级跨越,达到4215.1亿元,是2012年的2.49倍,居民消费模式由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移。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军,悦己型消费占比也越来越高,成为撬动消费增长的新支点。悦己型消费是指从单纯的物质消费,更多地转向商品的个性化内涵和附加的情感价值,体现了个体对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追求。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在南通,文化旅游、美食休闲、美容时尚等成为消费新热潮,2023年,南通全市化妆品类零售总额14.51亿元,同比增长20.2%;智能家电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1.6%。

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在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中,南通城乡居民收入比数据十分亮眼。江苏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该项数据由2012年的2.37∶1缩小至2023年的2.07∶1,而南通是1.9:1,跌破了“2”这一关卡。据统计,南通已连续十年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持续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

“一老一小”无忧无虑,南通托起“朝夕”美好生活

10月10日中午,南通市崇川区永兴佳园的社区食堂大厅里坐得满满当当,几十道菜品明码标价,让附近居民吃出了“幸福滋味”。

社区食堂的隔壁是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项目,有家庭医生工作室、老年人康复室、理疗室、居民休息室、社区议事室、适老化改造样板间、公益理发、社区食堂等8个功能。

永兴佳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孙夕红介绍,社区食堂的设立,首先解决了本地老人买菜烧煮较为麻烦的困难,其次也为附近普通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就餐选择。社区食堂营业时间不长,目前已有日均400单的客流量。

近年来,南通采取开放养老机构厨房、整合社会餐饮企业资源、开展邻里互助服务、配置流动送餐车等形式,灵活多样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全市共建成中央厨房25个,老年助餐服务点273个,有效缓解老年人“就餐难”问题。

除了解决老人的就餐问题,南通持续织密养老服务网络,全市103个镇(街道)全部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936个城乡社区全部建立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南通市民政局副局长包云祥介绍,南通以此为基础,创新“1+N”提档升级思路,以镇(街道)为单位,建设不少于1家综合性嵌入式养老机构和N家社区型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

截至目前,南通全市累计建成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40个、农村乡镇标准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72个、社区长者驿家35个、社区护理站52家、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90个。

对于南通的“上有老下有小”群体而言,除了养老外,育儿是他们普遍面临的另一个负担。

南通市通州区市民薛森玉的儿子还不够上幼儿园的年龄,由于工作繁忙,照顾孩子成了头疼的事儿。在将孩子送到南山湖儿童成长中心后,解决了小夫妻俩的一大难题。与普通幼儿园托育不同的是,南山湖儿童成长中心提供0-3岁托育服务,是通州区首批获得备案资格的0-3岁普惠性托育机构。薛森玉说,这里的保育保教人员证照都齐全,家长也放心,对孩子来说,提前适应集体生活对成长也有好处。

南通市卫健委副主任刘拓表示,近年来,南通探索“1+N”普惠托育模式,具体而言是引导1家高质量的示范园把普惠分园开办到园区、社区和单位,打造“1中心+N园”的服务模式;同时支持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为孩子提供优良的成长环境。目前,市、县先后成立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强化技术支撑作用,推动托育服务规范发展;全市共有各类托育机构536家,可提供托位数3.1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增至4个。

精神文化生活缤纷多彩,文艺风吹得南通半城烟火半城诗意

国庆节期间,南通江海国际文化旅游节拉开帷幕,到今年12月,当地将同步举办景区活动、文艺演出、文博展览等近百项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烟火气十足。

能够持续擦亮“江海有情,南通有请”的文旅品牌,让文旅产业成为提升人民精神品质的幸福产业,离不开南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据统计,2023年,南通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621.4亿元,是2012年的5.9倍,年均增长15.9%;占GDP比重提升至5.26%,较2012年提高了2.72个百分点。南通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1166家,列全省第3,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五年内翻了两番。截至目前,南通全市共有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纪念馆)31个,公共美术馆13个。

利用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空间,南通还探索功能整合,一站式服务有需要的市民。今年9月,南通市首家24小时城市书房——大生书苑对外启用,实现与南通市图书馆通借通还。书房启用后,南通市崇川区司法局、崇川区律师行业党委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组建公共法律服务团队,正式进驻大生书苑,着力助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成为“法治+书香”的融合新探索。

依托公共文化设施为基础,南通持续推动文化供给品质升级,创作以话剧《索玛花盛开的地方》、越剧《风梅图》等30余部精品剧目为代表的“叫得响”的作品,其中话剧《索玛花盛开的地方》获江苏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省第五届江苏省文华大奖三项桂冠,实现历史性突破。

南通市文广旅局总工程师吴敏介绍,今年以来,南通全市已开展送戏1726场,送展538场,送图书2万余册,送演出3890场,极大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记者/龚丹 编辑/高若婷)

来源:江苏广电南通中心站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