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有没有抢走人类饭碗,该听东亚的,而不是欧美的 | 笔记

机器人有没有抢走人类饭碗,该听东亚的,而不是欧美的 | 笔记
2024年10月22日 13:53 未尽研究

人类对与人工智能或机器人的关系,一直被来自欧美的、科幻式的叙事所主导,似乎后者很快将为自己分担一点工作压力,但这最终又会让自己丢了工作。尤其是这两年,人形机器人融合了这两项技术,让人类或多或少暴露在冲击之下,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概莫如外。

马斯克近年来一直在各种场合渲染“未来机器人数量将远超人类”的故事。尽管这位全球顶级富豪补救说,“我们可能都不需要工作了”,“这不是坏事”,但这明显安慰不到普通人。今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先前的研究,又加深了这种“幻觉”,他称工业机器人的引入,导致了欧美国家就业人口的下降。

这些研究缺少一点来自东亚的“数据集”。这里才是近四十年来工业制造与全球产能的中心,世界工厂所在地。

可能有一项实证研究,能够让人稍微放宽一点心。至少,来自东京大学等机构的学者们,通过来自日本制造业的真实数据证明,自1978年以来到2017年为止,工业机器人在日本产业界的渗透率逐步提升,而就业市场整体也向着积极方向重塑。这篇研究论文发表于2022年10月,是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RIETI)的课题子项目,受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资助。

各国机器人密度趋势

来源:论文

论文给出了以下两组最核心的数据:工业机器人的价格,平均每下降1%,产业界对它们的采用率就会上升1.54%,就业人数也会上升0.44%;每为1000名员工增加一台机器人(相当于机器人密度的概念,单位劳动力人口中机器人的数量,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一般以“台/万名员工”为单位),人类员工的工作时间就减少2%,时薪就提高4%。

日本是工业机器人在早期发展阶段的主要研发、制造与应用市场。在1969年,川崎重工等制造了日本第一台国产工业机器人后,日本国内的机器人采用率开始逐步增长,到了20世纪80年代,工业机器人密度增长趋势陡峭,直至1990年左右放缓,取而代之的是出口的迅速增长,但仍高于绝大多数工业国家。

日本机器人协会(JARA)记录了整个发展过程,为前述论文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时间跨度更广、数据颗粒度更细的工企业机器人相关数据,包括历年的应用(application,机器人执行的任务,如焊接、装配等)、类别(type,机器人的物理结构和特征,如数控机器人等)、出货量、价格与目的地行业(destination industry)等。这样可以细致分析不同类型与应用组合的机器人在不同行业领域的价格变化趋势与采用率情况。

论文还用到了日本总务省(MIC)每五年一次的就业状况调查(ESS),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每年一次的制造业普查(CoM)与海外商业活动基本调查(BSOBA),以及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的日本工业生产调查(JIP)。从1978年到2017年,日本面临着国内人口出生率下降与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同时,离岸外包和跨国生产随着全球化加速而兴起,这些因素都是左右国内劳动力供需的关键变量,如果不加控制,会影响对机器人采用率与劳动就业率之间内生关系的判断。

经过控制一系列变量后,研究发现,日本国内对机器人采用率的提升,一方面取决于机器人价格相对于劳动力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取决于机器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任务执行范围的扩展。但无论如何,在整个时间段内,在所有行业类别下,“劳动力需求弹性都要大于替代(人工)弹性”。这说明即使机器人可以执行某些任务,替代人类劳动力,但由于机器人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刺激了产出增加,企业仍然需要更多的人类劳动力,来支持规模的增长。别忘了,日本算得上是当时的“世界工厂”。

这种就业的增长,既包括原有工作岗位数量的增长,也包括围绕与机器人相互协作的新兴工作岗位数量的增长。尽管这篇论文的重点并非详细描述机器人具体创造了哪些新的岗位需求。

机器人促进就业的现象,在制造业显得尤为明显,而且,对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性别的就业者的影响,几乎没有显著区别(只有老年工人的就业率没有增长),惠及了所有工人。在剔除了机器人制造工人这一新工种后,结论依然成立。

不过,同样是薪酬随机器人密度提升而提升,教育水平更高的四年制大学毕业生,获得的工资增长更为显著,比高中毕业生高出了约20%,意味着机器人技术的采用,更多地创造了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

此外,研究还发现,机器人密度的提升,减少了人类员工的平均工作时间意味着机器人技术的采用,提高了工人劳动生产率。这也是企业敢于招聘更多劳动力扩张市场的重要原因。

研究者在附录中还定性分析了,日本为什么如此特殊。因为此前诸多研究,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论文还提到了阿西莫格鲁的那一篇。研究者引用了行业高管的分析称,制度是日本区别于欧美的重要因素,包括工会制度,它在日本主要是以企业为核心,而非以职业为核心,这就有助于将员工更灵活地安排到机器人技术新创造的工作岗位上去

事实上,欧美产业界也并不完全认同当地学术界的研究。亚马逊全球机器人主管StefanoLa Rovere就表示,所谓机器人夺走人们工作岗位,只是一个“传说”,新技术的引入,已经为该公司的欧洲物流中心,增加了5万多个工作岗位。他强调新技术创造新岗位。

机器人密度是反映工业制造中机器人采用率的核心指标,又深刻影响了该国的产业竞争力。在1990年后,日本国内的机器人密度提升开始停滞,并最终在2010年后被韩国超越,并于2023年被中国赶上。

中国的机器人密度正在高速增长,增速超过同期的工业大国。据IFR最新发布的《2024年世界工业机器人》报告,截至2023年底,中国目前每万名员工拥有470台工业机器人,实现了对德国(全球第三,约429台/万人)与日本(全球第四,约419台/万人)的超越。近两年,韩国的机器人密度的提升也开始停滞,停留在1012台/万人,这为中国继续赶超提供了机会。

无论是日本、韩国的此消彼长,还是中国的高速赶超,它们都是近四十年来工业制造与全球产能相继崛起的“世界工厂”。在一个工业产能相对充沛,出口占据经济重要地位,人口出生率低下、老龄化结构严峻的国家,工业机器人之于就业市场的冲击,中国要多看看日韩的经验与教训。

中国工业类别的广度与供应链的纵深,有助于机器人技术在生产线与工作流程中的整合和创新,有助于创造和适应对新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人形机器人来了也一样。

论文https://doi.org/10.1086/723205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