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项关键技术中国57项全球领先背后的真相 | 笔记

64项关键技术中国57项全球领先背后的真相 | 笔记
2024年11月08日 16:23 未尽研究

西方正在输掉竞争2.0”来了。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更新的关键技术追踪器报告中,中国对绝大多数关键和新兴技术的全球垄断地位日益巩固。但从该机构所使用的数据集来看,还“隐藏”着未来五年全球创新竞争的另一重“真相”。

与去年的报告相比,该机构今年8月更新的报告,将接受评估的技术从44项扩展为了64项,评估周期也从五年(2018-2022年)扩展为最长二十一年(2003-2023年,也可以每五年一个周期进行比较)。涉及论文约680万篇,同一论文多名作者的贡献按比例分配。某段时间内,某国高影响力论文(即引用次数前10%的论文)占比排名,是其研究绩效、战略意图,以及未来科技能力的先行指标;占比越集中,垄断性越强。

据该报告摘要,中国的高影响力研究占比第一的技术领域达到了57项(相当于64项的90%);去年,只有37项(相当于44项的85%)。这一方面是因为新增的评估技术里面,中国优势领域更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短期内中国在几乎所有技术领域的高影响力研究产出都在陡峭上升。而且,高垄断性的24项技术,全部由中国领先。

20年时间,全部64项的技术的主导权,已经逐步从美国转向中国。在2003-2007年,中国的优势领域只有3项;到了2013-2017年,中国领先的已经达到了28项;到了2019-2023年,中国达到了57项。美国则从最初的60项减少到目前的7项。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是中美以外最大的挑战者,过去5年里,在所有64项技术中都名列前5,在30项技术上排名第2;但从20年的时间跨度来看,欧盟的高影响力论文占比,正在被中美两国所挤出。

这些极具冲击力经摘要的事实,在报告发布后,成为了传播热点,为脱钩派提供了弹药。但事实上,中国创新还远未到如此遥遥领先的地步。

原因有很多。高影响力研究能否转化为创新,形成商业闭环,仍有待观察,目前中国高影响力论文多出自政府附属研究机构(公立大学、国家实验室)等,而美国科技巨头则表现亮眼;中国的高影响力论文存在过高的自引倾向(home citations),经过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今年一篇工作论文的纠偏后,中国高影响力论文数量大幅下降,不仅低于美国,甚至还不如英国与德国。

ASPI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隐藏在自己的报告的深处:二十年的时间线很有价值,因为它跟踪了有效专利生命周期内的关键技术二十年大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建立科学能力、吸引人才和为世界领先研究建立制度支持所需的时间。

翻译一下,就是在整个二十年的周期里,中国累计取得的高影响力论文的占比,是否已经领先,或者取得垄断性领先,对于判断国家创新的真实竞争力,才更具现实意义。

在广泛传播的事实里,中国已经在先进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领域超越了美国。这似乎直观上有点不合理?这样不合理的超越,还发生在高性能计算太空发射系统等等领域。那么,被隐藏事实又如何呢?

在先进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领域,近20年来,中国大陆每年发表的高影响力论文的占比,逐年都在提升,但直至2021年才实现了年度占比层面的超越。而在累计占比层面,中国至今与美国仍存在巨大差距。ASPI报告预测,根据当前的趋势,这个差距直至2030年都不会弥合。再加上从研究到商业的时延,中国半导体产业要在前沿领域实现对美国的超越,仍然需要持续高强度投入。

如果以20年为限,中国的技术垄断地位又如何呢?美国领先的达到了25项(相当于40%),中国领先的达到了39项(相当于60%),而且,相当多的技术,如超导、大数据、自主系统操作技术(自动驾驶等)、雷达(不仅包括消费级的激光雷达,还包括卫星的孔径合成雷达等)中美几乎平分秋色,差距只在几个百分点之间。

在累计20年的时间尺度下,中国真正断崖式领先的,如果按占全球50%计,则只有3项,为电池、超级电容(储能等)与高超音速探测跟踪技术。中国占比2倍于美国的技术14项,新能源领域尤为明显;但不足美国一半的,也达到了10项,生物医药领域尤为明显。中美各自在这两个充分市场竞争的市场放大了自己的科研领先优势。

ASPI清楚地知道,近年来,中国目前高影响力论文占比的飙升,正是因为意识到了在长期积累上的不足。包括先进半导体及其相关材料、光通信与光传感、合成生物等,中国起步晚,追得猛。这些领域往往技术路线相对确定、市场空间巨大,又处于成功可以复制的中国规模经济的路径之上。后发优势往往能放大资源集中配置的效率。

ASPI渲染的正是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整合整条价值链上的实力。该机构同样很清楚,科研强国不等于创新强国,但它在报告中预判了此类质疑,多次提前反驳道:中国庞大的投资不限科学研究,还包括对产业政策、供应链与制造业升级的大规模的配套投入;中国往往能在研究、商业化、产能与供应上,形成强大的合力。

报告认为,这20年来,中国最关键的起步始于2010年,最核心的突破始于2015年(即中国制造2025”计划),且决心至今未减。中国在很多技术领域的高影响力研究的年度占比反超美国,发生在2013-2017年期间;累计占比反超美国,不少已经在2019-2023年期间发生,剩下的,不少也将在接下去的5年内实现。

未来五年,相比西方正在输掉竞争2.0”中国建立创新体制2.0”才是需要透过这份报告看到的“真相”。已经取得的长期研究优势,需要形成商业闭环;爆发中的短期研究优势,需要咬牙突破卡脖子环节;还有部分技术领域即将进入无人区,需要养成路径依赖的创新各方,包括政府、企业与资本,重新定位自己在新的创新体制中的角色。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