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热度和关注的角落里,巴黎残奥会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瞄了一眼奖牌榜,中国队断层第一。
再看一眼比赛,个个选手超越极限,激励人心。
每一位残奥运动员的背后都充满故事,或感动励志,或有血有泪。
今年最让我意外的,是见到跳远选手Bjørk Nørremark再次出征巴黎残奥会。
眼前这位金发碧眼的高挑美女,今年22岁,是今年残奥会丹麦代表队备受关注的运动员。
今年她不仅是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残奥会,更是本届残奥会海报和插画的设计师。
但鲜少人知道的是,在成为残奥运动员之前,Bjørk一度拒绝加入国家队。
因为她实在反感这种刻意区分开正常人与残疾人的形式,也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要和同样需要帮助的人比赛。
“这就像是一种歧视,给残疾人贴上特殊标签罢了。”
由于天生没有左手掌,小时候Bjørk自卑敏感,一直以来都无法坦然地接受这个事实。
尤其是看着几乎长得一摸一样的双胞胎妹妹时,她时常会怨恨上帝的不公平,明明是同一个娘胎出来的,为什么她不能像妹妹一样四肢健全?
那么普通的心愿,却是她这辈子都无法实现的。
幸运的是,Bjørk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长大。
即使一出生就与众不同,她的父母也没有因此忽视她,而是和妹妹一起鼓励她,支持她做任何想做的事。
渐渐地,Bjørk变得乐观开朗,不再害怕在别人面前伸出左手,接纳自己的不健全,也开始接触各种运动。
身体的这份缺陷,成为了她不断前进的动力。
足球、跑步、跳远......练得越多,Bjørk越能理解残奥会举办的意义:
不是单纯的体育竞技,而是展示人类在面对生命的限制时所体现的勇气与毅力。
为了能在残奥会上拿下好成绩,Bjørk苦练体能,许多普通人简简单单就能完成的动作,对她而言要尝试无数次。
你很难想象,少了一只手掌的人,是怎么完成这些动作的。
日常的跳绳、前空翻和俯卧撑等等,Bjørk练起来游刃有余。
做力量训练时,很多动作她没办法像普通人一样抓举,便想尽办法借助工具来完成。
从一开始的屡次失败,从小重量到大重量,Bjørk花了好几年时间。
偶尔还会挑战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动作,借此鼓励更多人:“如果我都能做到,那你也一定可以。”
Bjørk经常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训练日常,有人不理解她为什么要这么拼,也有人说她固执。
她常常开怀一笑:“我就当作是夸奖了,毕竟要不是这份固执,我都没办法走到现在。”
运动让Bjørk看到了原来自己还有那么多可能性,她的人生轨迹也在这份突破下悄然发生了变化。
她变得更加大方自信,更加热爱生活。
像许多女生一样追时尚赶时髦,分享自己的ootd,即使是沉闷的运动套装,她也会花心思地做搭配。
以前拍照总是藏着掖着的“不完美”左手,现在Bjørk学会了欣赏这份残缺美。
这个“黄金左手”帮她完成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她的独特之处。
赛场之外,Bjørk还是一名艺术画家。
她最擅长大型的壁画创作,曾经花了10小时和妹妹一起完成天花板壁画。
后来姐妹俩一起成立了艺术公司,合力创作了不少出圈的作品,是圈里有颜有实力的姐妹花。
个人的画作备受追捧,许多同行都建议她们走来钱更快的商业模式,Bjørk却只想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在巴黎残奥会海报设计上,Bjørk用抽象的绘画展现出不同的残疾运动员,他们
无关性别与肤色,只有坚定的热情和非凡意志力。
作为全球最激励人心的赛事之一,每次看残奥都有不一样的感动。
Bjørk的故事只是茫茫人海中的微小一粟,还有无数不屈的灵魂值得歌颂。
想起英国短跑运动员Jonnie Peacock那句话:“五岁时我失去了我的腿,现在我和博尔特只有1.9秒的差距。”
或许比起奥运会,残奥更能体现体育精神。
奥运赛场上只有一个胜者,而残奥赛场上没有一个败者。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