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 | 紫竹凌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安心老去》。
昨天,我们读到了推动老龄化的力量,主要来自长寿、少子和迁移三个方面,以及老龄化、老龄社会、养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于延迟退休的问题,作者是如何分析的呢?
下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为什么延迟退休
近年来,延迟退休成为热门话题。对此,也许有人还抱着怀疑的态度。
但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2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逐步推迟法定退休年龄。
既然开始实行延迟退休制度,那么,我们就要做好准备工作去适应。
退休,作为事关每一个人的重要社会保障,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是,很多人还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延迟退休?作者将原因概括为五个“越来越”。
一是寿命越来越长。从全球到中国,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都在不断提高。
二是就业越来越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劳动力需求正从“数量”转向“质量”。而这个质量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学历的提升,很多单位和企业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学历,非“985”“211”不要,或者非硕士、博士不要。因此,很多年轻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工资待遇,不得不报考硕士、博士,所以参加工作时往往已近30岁。
三是工作期越来越短。就业年龄提高了,退休年龄却没有延迟,必然带来工作期缩短的情况。换句话说,学历越高,毕业越晚,工作期就越短。
四是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少。从2012年起,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比重连续七年双降。未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还将进一步减少,预计2042年不足8亿。
五是养老压力越来越大。长寿与少子共同推动的老龄化,突出的特征就是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这就意味着领钱的人越来越多,交钱的人越来越少了。
由此可见,延迟退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延迟退休的好处
那么,延迟退休有没有好处呢?作者认为有以下三个好处:
第一,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与财富积累。长寿时代,健康的身体状态让个人有了延长社会参与时间的可能性,通过延长社会参与,个人既可以保持原有的身心状态,又可以保持原有的收入水平。
第二,有利于社会避免劳动力短缺。少子化的趋势下,使得劳动力数量减少。因此,延迟退休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劳动力的继续供给。
第三,有利于现行社保制度的延续。通过延迟退休,提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要求,缓解现行社保制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的收支压力。
正因为如此,世界上很多老龄化国家都在推行延迟退休。如美国、德国提出将退休年龄从65岁延迟到67岁,新加坡提出从62岁延迟到65岁,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日本,甚至提出将退休年龄从65岁延迟到70岁。
这些国家延长退休的做法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一是男女并轨,将原本不同的男女退休年龄一致起来;二是小步慢走,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一个月;三是弹性退休,将退休金与退休时间挂钩,早退少拿、晚退多拿,个人根据自身情况自己选择。
那么,延迟退休到底有什么影响呢?作者认为影响的不只是个人,延迟退休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在企业内部,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员工老龄化后,该怎么办?
如何在他们的体力能力范围内安排好他们的工作,避免人浮于事,高薪低能的情况;如何发挥这类员工的经验优势,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整个劳动力市场老龄化后,企业从哪里招募年轻的劳动力?要不要雇佣老龄群体?老龄群体的社保缴费标准怎么定等等。
关于如何让老龄员工发挥作用这个问题,日本企业颇有心得。例如,有的企业充分利用老工人的经验,将新老工人分别编组,举办“如何更有效率地工作”等竞赛,提高生产效能。此外,为了让老员工感到惬意,有的企业还设置了专用的休息室和更加灵活的工作时间。
汉尼拔困局
快速的老龄化给日本的社保体制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为此,日本政府从1973年起就不断提高退休年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岁或55岁,逐步提高到60岁,又到65岁。2019年,员工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至70岁,他们甚至希望打造“永不退休”“终身活跃”的社会。
但是,在实施延迟退休的过程中,日本的养老金危机、劳动力不足、老后破产等问题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反而出现了年轻人拒交养老金、出生率持续下滑、老人自杀等新问题。
由此可见,延迟退休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日本老龄化带来的冲击,反而更像是饮鸩止渴,呈现出一种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退休年龄也不断提高的非良性循环。
这种非良性循环被称为“汉尼拔困局”,反应的是当某一趋势出现时,不行动将无法应对趋势带来的冲击,但行动会进一步加剧既有体系的压力。其产生的根源在于,针对某一现象采取的单一行动无法满足趋势对既有体系的结构性挑战,也就是落入了“局部最优”的陷阱中。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使延迟退休避免“汉尼拔困局” 呢?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必须进一步认清人口老龄化的复杂性。推动老龄化的力量,并非孤立的长寿,而是涉及少子化、人口迁移等多个因素。而且,老龄化的冲击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城乡、区域和国际战略格局等几乎所有领域、所有层面。
种种冲击都要求我们在推行延迟退休时,不能照搬国外的做法,因为国外的做法也并不完全成功,而是要立足于更全面、更系统、更复杂、更长远的创新型思考,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其次,以实施延迟退休为契机,全面推动工作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仍接近9亿,短期内并不存在劳动力短缺。因此,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早已从“量”转向“质”。换句话说,劳动力市场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数量不足,而是有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此外,从长远看,随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工作的形式、渠道、标准、收入都会发生重大变革。
再次,可以推行更大尺度的弹性退休机制。比如,以现行的60岁为标准年龄,上下15岁浮动,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允许人在45岁时选择提前退休。
这看似与延迟退休有矛盾,但其实有五点好处:
一是可以切实发挥社会保障的保底功能,让那些因为身体状况、家庭需要等各种原因不能继续工作的人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二是为缓解养老金压力提供新的方法,虽然提前退休让一部分人领养老金的时间提前了,但领取标准也相应降低了;
三是有助于缓解少子化的现象,让一部分人提前退休,能增加年轻人的就业机会,从减少晚婚晚育的角度缓解少子化;
四是能够恢复家庭的功能,提前退休让更多的人回归家庭,恢复家庭对老人和孩子的抚养能力;五是为个人更好、更久地参与社会提供了新的可能。
最后,实施延迟退休,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掌握不同人群的具体需求和数量。只有建立在数据上的科学决策,才能让我们的措施有的放矢,得到大众的理解和支持。
如此一来,才能让延迟退休避免“汉尼拔困局”,进而让全世界有史以来的年轻社会步入前所未有的老龄社会,提供一个富有中国特色、充满中国智慧的方案。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