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有主见的榜样孩子,怎么就抑郁不上学了呢?

独立有主见的榜样孩子,怎么就抑郁不上学了呢?
2020年10月04日 13:38 教育泪沟

高中生抑郁,休学在家,不敢出门。他描述,如果必须出门,心里都在发抖。

可是过去,他一直成绩很好,小学跳级,在学校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阳光活泼开朗。他一直是老师、学校的宠儿,是爸爸妈妈的骄傲。

孩子独立有主见,爸爸妈妈一直没提过什么要求,从小到大基本没怎么操心过,而且很多时候还听孩子的意见。

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就抑郁了呢?

1.一直优秀,所以必须优秀。这是他的内在价值逻辑。

从小开始就获得各种光环,被优秀笼罩。跳级、阳光、活跃,一路上顺风顺水,让他觉得,优秀就是他,他就是优秀。

一个被优秀绑架的孩子,不能无能,不能糟糕,不能有负面的评价。任何事必须是好的结果,必须无所不能,必须事事完美。

因为只有优秀,才有价值。只有优秀,才被关注和肯定。

所以这样的孩子很在乎事物的结果,很在乎外在的评价,特别是权威角色(如父母、老师)的评价。任何负面的反馈或评价,都会让他们的内在价值遭受攻击,甚至崩溃。

高三了,换了一个物理老师,老师说会采取题海战术,要大家尽可能的多做多练。

对他来说,课上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是一件引以为豪的事。对于题海战术,他有不同的见解,他本是自信满满的以为老师可能听取他的见解,获得老师的认同。

但没想到的是,老师竟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你这家伙不想做,就别找那么多借口!当着全班的面,他感觉到无地自容。

就在一瞬间,他的内在价值体系被摧毁了。他感觉到自己没有价值,一无是处,他感觉到被嘲笑,他感觉到无法再面对外在的任何环境。

2. 表面看起来阳光积极、善良优秀,实际内在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都是非常低的。

是老师激发他的抑郁症吗?

其实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就算没有老师的抨击,也终将遇到其他负面的反馈。

这样的孩子,表面看起来阳光积极、善良优秀,实际他们内在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都是非常低的,他们的价值都建立在外在的评判上,而这样的价值评价体系是不健康的。

看起来阳光积极、善良优秀,几乎所有好的品质他们都有,但实际他们就是为了这些社会认同感而活着。

当遇到糟糕的反馈,他们很难找到出口,很容易陷入黑暗和绝望。

为什么以前没有没有发作?

因为以前的打击不够大,这种负面反馈积累的不够多。

其实以前每次遇到挫折,都会难过很久,也会要好长一段时间才能走出。比如没考好,就会难过懊恼很久,内心深深起誓,下次定要考好。

以前可能还有一定的宽容度,但这次是他价值的评判者-老师,给了他糟糕和否定,所以没有退路,没有出口。

3. 心理的问题解决了,上学的社会功能自然也就恢复了。

不愿去学校,是不敢去学校,因为学校里充满了嘲笑,内心的价值感漰溃了。

其实多年来,内心一直是恐惧而不允许糟糕失败的。当真的陷入失败,整个人完全被恐惧笼罩,变得自卑,变得胆怯。

催眠治疗中,

允许嘲笑来,就看看这么多年内心一直的恐惧,到底会做点什么!让他们嘲笑得更厉害,更大声一些!

当他开始允许人们嘲笑他,当他告诉那些人“我不会阻止你们”,反而那些人不笑了。

害怕被嘲笑,是无力的。承认自卑,才变得完美,变得有力。大声的对自己说,我就是有自卑,可那有怎么样呢!

当能够看到自己的恐惧,放开一直希望紧紧拽住的,允许那么多年来一直想要避免的,我们就会回归到最本来的样子,那是真实有力的样子。

焦点效应中,每个人会高估自己被关注的程度。

在治疗中才看到,每个人的世界中心是自己,别人并没有那么关注自己,但自己可以是自己世界的中心。

亲近自己,爱自己,允许自己,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更透彻更有力。

了解自己的情结、思维,建立自己的力量,也才看清楚当时课上的情况,看清楚老师的谩骂是出于老师自己的防御。

老师似乎也跟自己一样,总是在防御着某些东西,不允许。只是当时的言论恰好激发了老师对外在否定的防御。如果是别的同学有这样的言论,老师也会发怒,并不针对自己。

他释然了,有力了。心理的问题解决了,上学的社会功能自然也就恢复了。

抑郁恐惧、焦虑强迫症的治疗主要有这几部分:

处理潜意识影响事件和和因素;处理情绪;学会与症状相处;建立适宜的改善行为模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