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机构瑞典文学院收到了这么一封“尴尬”的信,内容是“鉴于我所从属的社会对这种荣誉的用意所作的解释,我必须拒绝这份已决定授予我的不应得的奖金。请勿怪! ”
作为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委婉的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至于原因?满满的辛酸泪,一场因美苏打冷战而带来的文学界“大悲剧”。
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的时间是10月23日,帕斯捷尔纳克获奖的理由为“在现代抒情诗和俄罗斯小说传统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起初帕斯捷尔纳克对于自己的获奖是持兴奋态度的,他回复瑞典文学院的电文用的是“无限的谢意、感动、安慰、惭愧”。
但帕斯捷尔纳克还未从获奖的兴奋中回过神来,一盆冷水就从天而降,苏联文化部长向媒体放出话“须由作家协会讨论是否领奖”,至于为什么苏联政府要“讨论”?
原因有很多但绝对离不开这个根源,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高调的宣布“对苏联发动冷战以遏止共产主义”,为此美国军队进入全面的扩张阶段,无数的美军海外基地在盟友的配合下拔地而起。
对于美国的不友好态度,苏联也相应的反制了起来,停止了绝大部分跟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政治、文化、经济上的交流,至此全球分成了2个“世界”,苏联的社会主义世界和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
与此同时2个世界之间的摩擦从未断过,它俩都想当人类的未来。而舆论攻击即为当时双方争斗的主战场,所以考虑到诺贝尔文学奖理论上是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产物,苏联在对待苏联人获奖这事上持非常严谨的态度。
生怕被西方的舆论武器逮住脚来强迫穿小鞋。然而怕啥来啥,就在苏联文学界高层积极讨论之时,西方的政治媒体不顾“诺贝尔奖”政治立场属于中立的身份,强行将其搞成了攻击苏联的武器。
一时间绝大多数西方媒体的报纸,开始大肆鼓吹帕斯捷尔纳克,将其推崇为“自由俄国之声的重新崛起”,是争取苏联内部民主化的“勇士”。而这一切正是苏联政府绝对不能看到的。
一个被对手鼓吹为反自己的英雄,自己还屁颠屁颠的推崇他,这不是自己打脸?因而苏联作协方面的表态意见是“不太愿意让帕斯捷尔纳克去领奖”。如此一来弄的帕斯捷尔纳克根本不敢去领奖,领了可能就是“不爱国”了,而他深爱着祖国。
于是帕斯捷尔纳克致电瑞典相关部门婉拒了诺贝尔文学奖。如此一来作为苏联最优秀的作家之一的帕斯捷尔纳克,跟当今世界文学界的最高荣誉擦肩而过,而这一切不是单纯的西方媒体的错或者是苏联政府的错。
较起真来说,真的只能怪帕斯捷尔纳克“生不逢时”,成为了“冷战”无辜的牺牲品。
配图来源网络,版权人若觉不妥,联系我们!立马删除
参看资料:叶夫根尼·帕斯捷尔纳克:我父亲的诺贝尔奖风波 .大公网
意识形态博弈下的苏联作家,《看世界》 2011年第22期
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牛人 刘继兴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