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经过三场战略决战分出了胜负和民心向背,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有不少人单从军事角度来分析国民党败亡的原因所在。要是说起三大战役中,哪场战役最为重要,可能大家众说不一。其实稍微熟悉三大战役的人都心里明白,解放军给予国民党最沉痛最致命一击的就是淮海战役。为什么这么说?看看国民党在战后的一系列动作就知道了。
首先,淮海战役对国民党致命一击的最直接体现就是,蒋介石在中原地区的精锐主力损失殆尽,尤其是嫡系部队中的骨干,邱清泉的第2兵团和黄维的第12兵团全军覆没,这其中还包括被称为“五大主力”的第5军和第18军。主力部队的覆没使得蒋介石失去赖以支持战争和维护独裁地位的中坚力量。当时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均已经被解放军解放,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已经势在必行,胜负也很明显。
对于淮海战役惨败,国民党在战后的总结分析中,不得不承认国民党军队遭受之失败,影响全局,最为重大。就连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巴达维将军都认为,由于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失败所造成的耻辱,纵令时间容许,国民党政府是否能在华南取得必要的支持,动员这一地区的人力,以重建其军队,实属极端令人怀疑。国民党的完全失败,已是不可避免。同样,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也认为,淮海战役之后,蒋介石的军事力量实际上是崩溃了。
其次,国民党在淮海战役中惨败,再次引发了内部的派系争斗。淮海战役期间全程在武汉避战的桂系军阀白崇禧利用蒋介石的失败,再次联合李宗仁于1948年底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要求蒋介石为失败负责,引咎辞职。李宗仁和白崇禧这一主张,旋即得到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参议会的支持。而行政院院长孙科未经蒋介石批准,就率行政院迁往广州,宣布迁政府于广州,并表示反对与中共谈判,号召继续与中共进行战争,企图在外国势力支持下,经营华南。在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南京、上海,已是人心浮动,惶惑不安。各轮船公司奉命在南京、上海集中船只,以供国民党政府紧急征用。各级政府官员,争相逃往香港、台湾。故宫博物院文物也开始撤离南京迁往台湾。
国民党内部的分裂,使得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的权威收到了打击,他再也不可能把国民党拧成一股绳了,也就是说国民党没有了任何反扑的可能。而四面楚歌的蒋介石,在这样局面下,只得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经过精心策划和部署,于1949年初第三次宣布下野引退,将总统之职交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自己回到家乡浙江奉化溪口,为自己的日后所打算。而解放军方面,正如毛主席所说:“现在,人民解放军无论在数量上士气上和装备上均优于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残余军事力量。只要解放军向残余的国民党军再作若干次重大攻击,国民党统治即将土崩瓦解,归于消亡”。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