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亿阿里系网商银行“假摔”还是改弦易辙?!不良率高企站上“2”

4500亿阿里系网商银行“假摔”还是改弦易辙?!不良率高企站上“2”
2024年05月21日 15:19 行长要览

民营银行“双雄”——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与其他同梯队机构的差距愈发拉大了。

不过,不同于个人客户比招行还多2亿?!5000亿微众银行“得与失”:净利占民营行53%、拨备覆盖率超降60%…一文中微众银行的表现,民营银行的二哥“网商银行”欣欣向荣的发展脉络之下,似乎存在着更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01年报背后两大谜题:六个月资产缩表524.78亿,净利润反超利润总额

2023年年报显示,网商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49%至187.4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8.8%至42.03亿元;到2024年一季度,经营业绩势头依旧良好,实现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23.37%至51.89亿元;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36.18%至10.84亿元。

银行业承压背景下,上述营收、净利指标无疑是相较亮眼的。然而,靓丽成绩的背后却有着诸多“谜题”:《行长速览》发现,自2023年三季度至2024年一季度末,网商银行的资产规模已然缩水近524亿元,距期间内资产规模最高点已下降超10%。2023年三季末资产规模为4847.32亿元,到年底则下降到4521.30亿元,到了2024年一季末,再次下降到4322.54亿元。

《行长速览》分析发现,导致网商银行资产规模大幅持续下降的原因或许有二:一是受制于内部整改,二是有意加强自身风险防控,做优资产质量。

2023年,在蚂蚁集团组织变革的影响下,网商银行不再经营消费贷业务,客群全部变为了小微企业、个体户、经营性农广等小微群体。“现金持有”向“放贷加强”这一战略措施的改变直接导致了网商银行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等低息资产规模的大幅下滑,从2023Q3的1342.98亿元滑至2023Q4的701.42亿元,再进一步滑至2024Q1的517.26亿元,资产规模也跟随下滑;但这也使得网商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创效能力有所提升,小微企业扶持放贷重心的发展促使贷款、投资等高收益资产投放规模得到有效扩展,截至2023年年末,网商银行贷款在总资产中占比已由2020年的不足41%提升至60%左右。

除此之外,网商银行董事长金晓龙曾在财报致辞中明确表示,网商银行的“缩表”行为是为防控风险而做出的主动调整。受制于承压环境影响,银行业利率持续走低,网商银行也开始有意地缩减同业负债,2023Q4至2024Q1,网商银行“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科目规模下降约710亿元,成为网商银行资产缩表的重要推手。金晓龙表示,“2023年网商银行将风险控制作为全年工作的核心,主动控制规模,继续提升识别风险能力,严格认定不良贷款,加大催收力度,全力守住风险底线。”

另一疑惑点是,报告期内网商银行净利润逆势超过利润总额,有些“倒反天罡”。网商银行2023年财报显示,该行利润总额实现34.15亿元,比2022年的38.15亿元同比下降10%,而净利润却高达42.03亿元,净利润反倒比利润总额还高。

《行长速览》发现,2023年网商银行所得税费用被“返还”了7.87亿元,这在此前是现有出现的情况,比如去年同期该科目规模2.77亿元,并没有出现“返还”现象。一般而言,税款“返还”的背后代表的是政府补助,可返税规模之大,不禁令人疑惑。

02不良贷款率高企破“2”,投诉量高居不下

除上述两大年报背后的谜题之外,《行长速览》发现,网商银行的资产质量以及近年来的业务投诉量亦值得关注。

或缘于小微贷款的高度集中,该行的不良贷款率已连续多年上升,2021至2023年,该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3%、1.94%、2.28%,逐年升温并突破至“2”行列,在同业银行中已“名列前茅”。

同时,截至今年5月,网商银行已发生多起较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处置案例,2023年,该行在银登中心以5.89亿元的价格转让了61.4亿元不良资产,2024年4月,该行再次以2800万元的价格转让了3.59亿元不良资产的收益权,转让处理价格均在1折左右,属实是有点“自损”的意味,网商银行的风险把控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另外在知名投诉平台,网商银行“榜上有名”。截至5月20日,根据黑猫投诉[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显示,网商银行共有3625条投诉,投诉数量在民营银行中也居于高位主要包括违规催收、隐私信息泄露等各种问题。

种种内控或资产质量上的问题或许与网商银行的“内核”有着密切关系。在蚂蚁集团的影响下,网商银行的发展采用的是互联网思维,以近似“野蛮生长”的方式快速扩张、获取流量、扩大用户群,在用户基数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监管和审核或未能同步跟上。

自2019年开始,随着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银行的监管收紧,网商银行的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在账户管理、清算管理、征信管理以及客户身份识别等方面受到处罚,业务范围更多次被要求收窄。

实现新型业务渠道的开拓和风险防控之间的平衡始终是网商银行要面临的重点难题之一。

03理财代销规模破五千亿,最大收益回撤仅0.07%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网商银行于变革后正式离开“消费贷”赛道,却在“理财”赛道上大有异军突起之势。

2023年,网商银行累计服务小微企业数量超过5300万,通过与23家理财子合作,为小微商家提供专属理财产品。截至年末,该行理财代销余额超过5000亿元,管理客户资产规模(AUM)突破8000亿元,交易银行业务已逐渐成为网商银行的第二增长曲线

规模上升的同时,网商银行在借助数智化能力择选代销理财产品方面也颇有作为。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网商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极大多数都实现年度正收益,其中46%未出现收益回撤,高于行业平均值的35%,最大回撤平均值也仅0.07%,远低于行业平均值的0.21%;网商银行主推理财产品历史收益更是都能排进市场前百分之三十,部分产品近6个月正收益天数不低于99%,整体收益抗波动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远超行业基本水准。

网商银行理财赛道的一帆风顺,或与互联网巨头“阿里“相关。得益于背靠“阿里系”,网商银行在将依附“淘系”的小微企业转化为理财客户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帮助其经营的同时,同步助推理财规模的快速扩张,弱势复苏的小微经济所带来的理财需求增长更是充当了良好“催化剂”。

同时,政策的呼应也是“天时地利“。2021年,监管部门发布《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银行理财子理财产品可以通过持牌金融机构进行代销,但互联网平台代销路径却做了明令禁止,而网商银行作为一家拥有金融资质牌照的互联网公司,借助自身数字化运营优势,把牌照优势成功在在理财领域铺设开来,依托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发展,网商银行在短时间便能为客户提供精准“画像”,在理财产品甄别上更是设以专项风险管理系统,实现重要风险线上管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