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透过丹麦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能量饮料,看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警示!透过丹麦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能量饮料,看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2024年09月11日 16:46 食安时代

能量饮料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入局品牌越来越多,产品种类也更加多元化,作为一种功能性饮品在市场中也获得了不少关注。由于能量饮料并没有特定的适用人群划分,不只是成年人可以饮用,未成年人饮用能量饮料的情况也不少见。

然而丹麦健康组织却呼吁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能量饮料,随着能量饮料在年轻人中日益普及,他们担心其会对未成年人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很多未成年人是出于口味、包装等购买能量饮料,但是对能量饮料的认知并不清楚,加强能量饮料监管并提升健康教育可能仍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Section 1

丹麦拟禁止儿童饮用能量饮料,

呼声日益高涨

日前,丹麦多家健康组织呼吁政府对能量饮料实施更严格的监管。据报道称,丹麦儿童健康中心呼吁禁止向18岁以下未成年人出售能量饮料,丹麦消费者委员会和丹麦食品管理局也发出类似的呼吁。欧洲范围内已经有多个国家意识到能量饮料对未成年人健康又影响,并采取了强有力的行动来应对这一问题,还有一些国家也正在考虑出台相关法规来规范能量饮料在未成年群体中的售卖。

有不少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消费能量饮料与多种不良身心健康结果相关联。《Science Direct》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饮用能量饮料会对心理健康有负面的影响,“能量饮料和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行为障碍、抑郁和恐慌症状的增加有关”“经常引用能量饮料还和情绪困难和幸福感降低有关”“频繁引用能量饮料与自杀企图和严重压力有关”等。

先不提及上述问题,单就能量饮料的含糖量来说,对于儿童群体来说可能就不是一件好事。大部分能量饮料中含糖量较高,每100毫升的含糖量超过10克,一罐能量饮料含有约30克碳水化合物,有的含有近50克碳水化合物。

对于儿童群体来说,日常的运动量远达不到能够消耗这么多糖分,很容易导致肥胖甚至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很明显会对儿童健康会带来较大影响。除此之外能量饮料中也含有较高的咖啡因,也会给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带来一些副作用。

Section 2

能量饮料市场蓬勃发展,在青少年群体中渗透度较高

有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能量饮料市场规模达889亿美元,预计2024年全球能量饮料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大关。在全球主要消费国家和地区,红牛、魔爪等品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但各国和地区的本土品牌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如中国的东鹏饮料、乐虎,日本的力保健、日加满,英国的Blue Bolt蓝带等。

近些年全球消费者对能量饮料的需求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从2018年至2023年能量饮料的销量增长了73%。这类产品在全球的流行程度还在提升,且不止吸引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也不容小觑。有市场研究公司调查显示,在12至17岁的青少年中,超过30%的人经常饮用能量饮料。

很明显,能量饮料在未成年人中有着较高的渗透率,味道可能是吸引他们的一个重要因素,甜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受到儿童群体的欢迎。只是正如之前所说,较高的糖分、咖啡因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也是不少地区对能量饮料进行监管的一个原因。

早在2014年,立陶宛便禁止向18岁以下儿童销售能量饮料,随后拉脱维亚在2016年也通过了类似的禁令,波兰在2023年初也加入了这场运动。与此同时,英国也在考虑出台相关的法规,尽管尚未正式颁布全国性的禁令,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马里兰州、伊利诺伊州和印第安纳州的州议员已经提出法案等,而且许多大型超市已经自愿停止向16岁以下的青少年销售能量饮料。

Section 3

能量饮料主要成分的威胁,

影响儿童健康成长

能量饮料的特点在于增加能量、缓解疲劳、提高注意力和灵敏度以及增强运动表现,所以在成分上与普通饮料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国际运动营养学会对有关能量饮料的定义一共涵盖13类成分,包含咖啡因、牛磺酸、人参、瓜拉那、肉碱、胆碱、维生素、电解质、糖等,每种成分的含量从1.3%到100%不等。

通常含量较高的两种成分是牛磺酸和咖啡因,目前还暂未有相关研究证明关于牛磺酸的摄入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而咖啡因这种成分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比如通过与腺苷受体的非选择性结合,使大脑保持兴奋状态。还有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可能会加重消化道不良症状,频繁摄入大量咖啡因可能会对其产生依赖。

对于儿童来说,适宜的咖啡因摄入量,各个组织的建议不同,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儿童与青少年不应摄入咖啡因,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青少年咖啡因的日摄入量不能超过100mg、儿童则不能超过2.3mg/kg。

市面上常见的能量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达到了21-25mg/100ml,以一瓶净含量250ml的能量饮料为例,青少年如果一天喝2瓶,摄入的咖啡因就已经超标。

如果每天摄入超过这个水平的咖啡因,就很可能出现健康问题,再加上大多数的儿童青少年对咖啡因没有药物耐受性,因此更易于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带来健康威胁。

Section 4

身心健康影响较大,

可能会增加更多的风险问题

能量饮料之所以被越来越多国家禁止未成年人饮用,还是由于其饮用后对他们的生理、心理的危害都较大。在生理上,表现较明显的就是对睡眠的破坏作用,有研究发现,与不喝能量饮料的人相比,那些经常喝能量饮料的人,睡眠质量更差、睡眠时间更短等。

还有不少研究证明能量饮料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比如“心理困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症状”等,甚至与吸烟、饮酒、暴饮暴食以及其他物质滥用等存在正相关。而且有相关研究表明,能量饮料的摄入量与压力水平升高之间存在联系,可能会带来更高的焦虑、压力和自伤念头。

从大部分儿童、青少年饮用能量饮料的原因来看,部分是由于这类群体常常熬夜读书或玩游戏,为了上课保持清醒便会喝能量饮料,到晚上要写作业或社交时又会喝更多来支撑其完成任务。然而能量饮料只是扮演辅助作用,过多的依赖能量饮料只能形成恶性循环。

由此来看,能量饮料确实会为未成年人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自控能力不足的未成年人来说,更容易出现滥用、过度的情况,从而引发严重为问题。从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对于能量饮料加强监管也存在很大的必要性。

Section 5

能量饮料替代品表现如何?

尚且有待进一步研发

面对不同国家的禁令和法规,能量饮料品牌并没有坐以待毙,许多公司积极参与到关于能量饮料安全性的讨论中,并试图通过调整产品成分、增加营养信息透明度以及推广适量饮用的理念来应对市场变化。也有声音表示能量饮料的负面影响与滥用相关,而非正常适量饮用。

不过从产品本身来看,能量饮料宣称其产品能够“缓解疲劳、提神醒脑”,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能量饮料中的部分成分添加量都过高,不太适用于未成年人。

对此能量饮料品牌或许可以从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设计更适合他们的产品,从而减少风险的出现。比如在糖含量上,随着糖摄入量过多的危害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已有不少能量饮料在推出0糖、0脂肪类产品。

还有对未成年人印象较大的咖啡因,“0咖啡因”已经开始在饮料市场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即饮茶和咖啡领域。从相关产品的介绍中了解到,降低或去除产品中咖啡因含量的方式既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也可以从源头种植端控制。这为能量饮料创新提供了方向,相关品牌可以加大研发投入,降低咖啡因的不利影响但又保证其功能属性。

另外还可以寻找不含咖啡因的原料,比如南非醉茄在咖啡因替代产品中展示出了潜力,红景天也可以作为咖啡因替代的选择之一,以及灵芝、冬虫夏草、白桦茸、猴头菇等菌菇类原料。某品牌推出的饮料中添加了猴头菇、冬虫夏草、L-茶氨酸、人参等成分,宣称可较大限度减少与传统能量饮料相关的紧张感,提供持续的能量支持。

这些替代成分的应用是否对儿童群体优化还有待研究,而且目前市场中真正涉及儿童群体的能量饮料产品也并不是很多,无论是在产品开发度还是接受度上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Section 6

监管措施还需不断完善,

提高消费群体的风险认知

大部分儿童、青少年对能量饮料的认知度不高,选择产品的原因与口味、包装、宣传等不无关系。而且相对来说他们也缺乏足够的自控力,在面对高糖、高咖啡因的能量饮料时,也很保持在适量、适度的饮用范围内。

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就需要从监管上出发,以外力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像出台更严格的政策来约束能量饮料的销售,比如食物公正非营利组织提议在西班牙禁止向18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能量饮料,并呼吁消费部门采取全面监管来解决与这些饮料摄入相关的风险。联邦政府早已颁布规定,不可向12岁或以下的儿童宣传推广含咖啡因的能量饮品等等。

此外还应该加强成分标签和营养价值说明,提高他们对能量饮料风险的认识。欧盟有关法规要求自2014年12月起,所有咖啡因含量高于150毫克/升的能量饮料均需突出加注“高咖啡因含量”的警示信息,字体大小与产品名称一致,同时还要将每100毫升产品中的咖啡因含量标出,并需要标明有针对儿童和孕妇的警告。

这样不仅有利于消费者在购买时分辨产品,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儿童、青少年群体对高咖啡因饮料的认知。不过目前我国对青少年购买、饮用能量饮料尚无相关规定,尽管一些能量饮料外包装上有“不适宜人群”的相关提示,但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缺乏自制力的孩子们来说,能量饮料宣传的止渴、提神、可增强运动表现的描述更能吸引其目光。

未来我国对此类饮料产品的监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分级、警示、限制等多种方式出发,尽量规避风险问题,同时减少儿童群体对这类饮料产品的依赖。

Section 7

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正确引导儿童消费

儿童年龄较小,尚未形成正确的健康消费观,对相关产品的认知度较低等可能都造成了上述问题的出现。想要提高未成年人对健康的关注度,不能忽略家庭教育对儿童健康消费认知的引导。比如在家庭中可以通过播放相关动画片的形式让儿童对这些问题有基本的了解,然后在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帮助孩子建立健康消费观。

另外学校对于监管能量饮料销售的责任也较大,大部分青少年饮用能量饮料的场景在学校或者多少与学校沾边。学校可能在限制饮用上不具有太大的权利,但是可以从宣传教育的角度出发,将其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来提高儿童对能量饮料危害的认知。

还可以适当减少青少年的课后压力、留出足够的睡眠时间,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相关数据,青少年的睡眠模式正在不断后移,所以会选择能量饮料来提高精神。这样或许可以从根源上解决购买能量饮料的情况。

当然社会各界也可以共同参与到监管和教育工作中,通过加强对能量饮料的监管力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儿童购买和饮用能量饮料。南澳卫生当局自去年开始对非法能量饮料展开了一次“打击行动”,旨在遏制含有不安全咖啡因水平的饮料销售,对销售“不合规”饮料的店铺进行处罚也有助于减少销售。

总的来说,面对儿童群体,要让他们主动意识或被动减少饮用能量饮料,可能还需要集结多方力量,而且这也不是一件轻松就能实现的问题,但仍旧需要家长、学校、行业等共同参与其中。

行业思考:能量饮料凭借口味和功能在市场中发展迅速,消费群体和消费场景都在不断扩大,问题也随之出现。能量饮料在未成年群体中得到了广泛传播,但产品中较高的咖啡因、糖分等可能并不适合他们长期饮用,甚至可能会对身体、心理造成一定危害。目前已经有不少国家明令禁止,但仍有些国家监管政策尚不完善,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帮助儿童群体健康成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