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客家人为什么要吃鸭子?

中元节,客家人为什么要吃鸭子?
2023年08月31日 09:07 客家人翎儿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也称为“盂兰盆节、七月半、 鬼节”等。在客家地区,七月半一般提前一天过,农历七月十四过节。

七月节“迟”鸭子

客家地区流行一句谚语:“七月半的鸭子命不长”,七月半这天客家人家家户户都要“迟”鸭吃,这是为什么呢?

“七月节”吃鸭的说法有很多

说法一:

传说去世的祖先会在中元节这一天回家探亲,要过奈何桥,但没有船过不了。于是,人们会送些鸭子下去,好让鸭子游泳载他们回来,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一到过节就吃鸭子。

说法二:

也有传说认为,祭祀祖宗时,所用的纸钱、衣物是要靠鸭子驮过奈何桥的。所以在中元节当天的祭祀品以鸭子为主。祭祀仪式完毕后,剩下的鸭子,人们就“散福”了,所以留传下来中元节吃鸭子习俗。

说法三:

人们认为,“鸭”谐音“压”,在鬼节吃鸭子就能压住回魂,驱魔僻邪。

说法四:

农历七月十四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一天,相传古代妇女为了壮阳,都会在这一天叫一个男子来陪自己过夜(叫鸭),可是慢慢发现叫男人太花钱,不少贫苦家的孩子就用吃鸭肉来替代叫鸭的习俗,演变至今就变成了吃鸭肉的习惯。

说法五:

有人认为,这个时节正是鸭子最为肥美的时候,正好用来祭祀和食用。以前,人们是在开春(三四月份)的时候开始养鸭子,到“七月节”这段时间刚好是鸭子成长的季节,由于古代人生活比较贫苦,只有到了节日才舍得杀鸭子吃,于是到七月节家家户户就都爱杀鸭子,吃鸭子,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

其实吧

现在的人在“七月半”吃鸭子

并没有那么多讲究

无非就是找理由加个菜罢了

鸭肉适用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发低热、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佳。同时适宜营养不良,产后病后体虚、盗汗、遗精、妇女月经少、咽干口渴者食用。

今天,你家吃“迟”鸭子吃了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